手風琴有兩種類型:1.鍵鈕式手風琴,右手的鍵盤是鍵鈕式的,主要流行於蘇聯;2.鍵盤式手風琴,右手的鍵盤和鋼琴、風琴的鈕盤一樣,由白鍵與黑鍵按一定的次序組成,我國普遍使用的就是鍵盤式手風琴。
鍵盤式手風琴是由高音鍵盤、低音鍵鈕和風箱三部分組成。手風琴的大小與高音琴鍵的多少有關,若以高音琴鍵的多少來分,有13鍵、25鍵、30鍵、34鍵、37鍵和41鍵等。41鍵的高音鍵盤的音域為f—a3。但是習慣上是按低音鍵鈕(又叫“貝司”)的多少來區分手風琴的大小,計有8、12、24、32、48、60、80、96和120鍵鈕等幾種。根據琴的大小,低音鍵鈕分別排列成二排、三排、四排、五排或六排。以120鍵鈕的手風琴為例,其六排低音鍵鈕的功能分列如下:
第一排低音鍵鈕為輔助低音,
第二排低音鍵鈕為基本低音,
第三排低音鍵鈕為大三和弦,
第四排低音鍵鈕為小三和弦,
第五排低音鍵鈕為屬七和弦,
第六排低音鍵鈕為減七和弦。
手風琴的風箱裝在高音鍵盤與低音鍵盤之間,推、拉風箱抽壓空氣,引起簧片振動而發音。風箱運用的好壞對聲音的音量與音色均有直接的關係。
在高音鍵盤和低音鍵鈕附近均裝有數目不等的變音器,使手風琴在演奏中可變換各種不同的音色,豐富了演奏時音樂的表現力。在低音鍵鈕的上方有一放氣孔,用左手姆指按下放氣孔的按鈕,即可把打開的風箱毫不費力地關上。如果在風箱打開時,不彈奏鍵盤,不按下鍵鈕,也不按下放氣孔按鈕而硬將風箱關上,就會使風箱受到損害。
演奏時把手風琴用皮帶 在兩肩上,右手彈奏高音鍵盤,左手彈奏低音鍵鈕和操縱風箱。高音鍵盤通常以演奏旋律為主,但也能奏出各種和聲;低音鍵鈕以伴奏為主,也可演奏曲調,手風琴的樂譜是用兩行譜,分別標記對左、右手的要求。
手風琴的曲目很豐富。R·貝納特、I·貝農、P·克裏斯頓、D·戴蒙德、W·約科比、P·皮斯克、G·羅瑪尼、W·斯蒂爾等人為手風琴創作了奏鳴曲、協奏曲和其他音樂會演奏樂曲。有些20世紀主要作曲家也將手風琴用在他們的作品中,如伯格的歌劇《沃采克》、普羅科菲耶夫的《紀念十月革命20周年大合唱》,塞柏的《大提琴與手風琴的序曲與快板》等。
鋼片琴
鋼片琴是一種小型鍵盤樂器,音域有四個八度。係法國人A·米斯泰爾發明於1886年。此琴的機械結構與鋼琴相似,但琴槌是擊在鋼片上而不是打在琴弦上發音。發出的聲音清脆透明。
鋼片琴現已被廣泛使用於歌劇、舞劇以及某些帶有神秘色彩和需要特殊效果的管弦樂曲中。柴科夫斯基就是最早使用鋼片琴的作曲家之一。他在巴黎聽到這種樂器的聲音後,印象頗深,即於1892年把它用於管弦樂曲《胡桃夾子組曲》的糖李子仙女的舞蹈樂段中。拉威爾在《鵝媽媽組曲》中也用了這樂器。巴托克1936年為弦樂、打擊樂與鋼片琴寫的樂曲中把鋼片琴置於很重要的地位。
鋼片琴的記譜法與鋼琴相同,但它的實際發音要比記譜高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