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美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發展曆史及啟示(1 / 3)

英美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發展曆史及啟示

宏觀經濟

作者:葛晶爽 張夢麗 唐宇婷

【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以追求企業經濟利潤為主轉向以追求社會效益為主的“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廣泛開展,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應運而生並得到廣泛應用。它在改善政府公務人員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形象,構建組織文化方麵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公共部門績效管理越來越被受到重視,然而不知史是研究不好一門科學的,本文主要回顧英美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發展曆史,對其進行分析,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寶貴經驗,逐步提高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水平,促進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體係的逐步完善。

【關鍵詞】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發展曆史

一、英美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發展實踐

(一)英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發展曆史

1968年最早出現在英國,當時各個部門的整體生產率指標被英國的國內稅務局、王室土地監督局以及就業局發布,並製定各種績效指標來指導下屬部門工作。績效評估局限於輸入和產出易於識別和調整的執行功能,直至20世紀80年代以後,為了改進政府績效、提高行政效率,英國的撒切爾政府、梅傑政府和後來的布萊爾政府才陸續施行各種改革措施革來推廣和普及組織績效評估。

1.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後期。績效管理主要追求效益和產出的最大化,對財政上麵臨的困境提出方案。(1)雷納評審:1979年首先任命雷納為其效率顧問,成立效率小組直屬於內閣辦公廳,首要任務是全麵的調查、審視和評價中央政府各部門的運作情況,擬定提高組織經濟和行政效率水平的具體方案,概括有三點:對某一特定政策或活動進行考察,即使是平時例行的事務;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並提出建議;監督檢查已達成共識的解決方案和改進措施。這一評審重點在於追求金錢的價值,在保證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削減開支,同時也持續數年,是英國非常重要的公共部門改革成果之一。(2)部長管理信息係統:運用部長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讓部長知道部裏麵的人正在做的事情、主要負責人以及完成情況等。部長管理信息係統是融合目標管理、績效評估等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術而設計的信息搜集和處理係統,是一種重要的管理工具。它隨後在某些中央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並直接導致了財務管理新方案的出台。(3)財務管理新方案,財政部於1982年5月頒布,主要特征有:第一,高層管理係統,即要圍繞部內的層級結構,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網絡;第二,目標陳述,包括目標的界定,多重目標的排序,目標具體化而形成的可測定的指標等;第三,績效評估,包括經濟效益和效率幾方麵,涉及成本與投入,投入與產出,產出與客觀效果之間的關係;第四,分權與權力下放,是財務管理方案最主要的特征,采取財務分權形式,改變了傳統的工作關係,實現財權、人權與責任的統一,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成本意識和效率意識。

2.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以質量和公共服務為主要內容,三項重大事件推動了這一時期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發展曆史:(1)下一步行動方案,1988年由伊布斯領導的效率評審小組向首相提交了著名的《伊布斯報告》,指出政府部門相同的組織結構,公務員內部統一的層級、工資製度、晉升程序等已不適合新形勢發展,要求加速改革,建議在部門內部設立“執行機構”,並提出新的機構設置指導原則,要求核心部對執行機構的運作進行監督、協調和“適距控製”,伊布斯報告主張政策與執行職能的分離,其影響是深遠的。(2)公民憲章運動,1991年,梅傑接任英國首相後便發動了“公民憲章”運動,要求所有公共服務機構和部門製定憲章,內容和實施時間可靈活安排,但設計必須依據以下指導原則:一是明確的服務標準;二是透明度;三是顧客選擇;四是禮貌服務;五是完善的監督機製;六是資金的價值。在梅傑政府的有力推動下,幾乎所有的政府部門、公共服務部門和已私有化的壟斷性公用事業都對其業務設定了目標,並公布各主要方麵的工作業績情況效率和質量,公民憲章在英國的公共部門得到廣泛的應用。(3)競爭求質量運動,“公民憲章”發動四個月後,梅傑政府又發表了《競爭求質量白皮書》要求提高服務質量和顧客滿意度,政府管理活動通過市場來檢驗,做出考核和評估。引入競爭機製,競爭出質量,競爭出效率,競爭機製的引入與完善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根本之道。擴大競爭的實質就是引入私營部門的經營原則。為此,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私營化引入競爭;打破壟斷,鼓勵競爭;政府幹預,維護競爭;市場檢驗,激勵競爭。競爭求質量運動可以說是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競爭觀念的進一步確立和競爭機製製度化的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