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我國金融體製改革的思考(1 / 2)

關於我國金融體製改革的思考

理論與實踐

作者:張臣 尹全勝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金融改革和發展能夠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得益於金融體製改革。如今在美國、歐洲都深陷債務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國際背景下,中國經濟仍能保持較快增長,也主要是得益於前些年大刀闊斧地進行了金融體製改革。到了2013年,中國麵對新的情況,有了新的任務。這也同樣需要深化金融體製改革的支撐。

【關鍵詞】金融體製改革任務改革方向

一、當前我國金融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是形勢較為複雜和麵臨新的挑戰。從國際上看,國際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階段已經過去,但是世界經濟複蘇的基礎仍比較薄弱。從國內來看,當前麵臨的深層次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國內內需回升的基礎還不平衡,民間投資和內生增長動力尚待強化,持續擴大居民消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優化的任務還很艱巨。

其次是金融發展格局還不合理。我國間接融資比重高,金融體係仍然由銀行主導,銀行業資產占全部金融資產的90%以上,全社會的融資風險仍高度集中於銀行體係。資本市場仍具有“新興加轉軌”的基本階段性特征。保險業處於發展初級階段,保險密度和深度較低。

再次是金融組織體係和金融服務需要加強與完善。從組織體係看,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足,銀行業對民營資本的市場開放仍有空間。從服務領域看,農村金融服務需要強化。對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仍不足。金融機構開拓國際市場力度不足,支持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服務需要加強。

第四是金融機構潛在風險和金融係統性風險不容忽視。銀行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仍然突出,市場風險管理水平不高,內部控製需要進一步加強。銀行巨量信貸增長存在風險隱患,貸款集中度風險日趨突出,資產負債期限錯配有所加劇。國有大型銀行和股份製銀行普遍存在資本金補充壓力。證券期貨、保險類機構的經營機製和風險管控能力需要加強。普遍存在的順周期行為和監管、會計等製度因素不利於防止和化解係統性風險。在分業監管體製下,對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監管存在縫隙。此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融資主體和部分金融理財產品存在風險隱患。

二、我國金融體製改革麵臨的主要任務

第一個任務:繼續深化金融企業改革,既要提高它的效益,也要降低它的風險,同時要讓它盡可能地逐步實現市場化。從目前中國銀行的效率來看,目前跟國際上比較有較大差距。而繼續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就要求健全法人治理,同時加強防止道德風險。以我國內地銀行的不良資產為例,它既有曆史因素遺留下來的,也有管理上的原因。我們要通過提高銀行的效率,來不斷消化這些不良資產,當然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從整個趨勢來看,還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個任務:建立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多層次資本市場應該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還有金融衍生品市場。就股票市場來看,我們現在有了主板,還有積極慎重的推進二板市場的建設,也就是小型資本市場的建設,同時也要考慮發展櫃台交易的問題。

第三個任務:加強金融的法製建設,依法進行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雖然我國近年來出台了多部金融行業的立法,但由於金融業現在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而資本一定要通過盡快地流動才能更有效的配置好資源,同時取得更好的收益性。另一方麵,風險會在各行業之間、市場之間流動和傳遞,外彙市場的風險可能傳到證券、證券市場的風險可能影響保險業。所以從客觀上看,隨著金融的發展,混業經營講是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