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人員結構不夠合理。隨著人民銀行進人機製的不斷改革,以及職能結構的深化調整,基層央行人員結構總體呈年輕化、高學曆化發展,然而後勤隊伍結構卻因各種客觀因素的羈絆,遲遲未能得到改觀,並牽出一係列無法回避的矛盾。比如專業駕駛員少並老齡化與人民銀行履職空間不斷拓展的矛盾、專業人才缺失與風險防控的矛盾等等,致使駕駛員難予滿足履職需要,非專業人員管理水、電、火專業工作等諸如此類的不適,使後勤安全管理工作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四是係統性檢查相對缺失。經過近20年的總結和摸索,人民銀行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而成熟的業務檢查和培訓機製,並通過該機製以交叉檢查、向下檢查等方式層層推進,使各級人民銀行業務工作規範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然而,後勤部門不僅嚴重缺乏檢查培訓機製,即便是檢查也基本困滯於單一的自查模式。據統計,2013年開展的全省人民銀行安全生產大檢查,對於基層央行後勤部門而言,還屬單設後的首次,其缺失程度不言而喻。
三、解決的建議
後勤風險不僅直接體現在生命財產的損失,還關乎著基層央行職責的履行,可謂事關重大。因此,建議:
一要提高認識。首先,必須樹立“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意識。使用部門要轉變觀念,摒棄“防範安全生產隱患與己無關”的錯誤認識,樹立使用部門防範安全生產隱患責無旁貸的理念,嚴格把好第一道風險防範關。其次,作為管理部門,後勤部門應切實加強規章製度學習,合理利用“習慣”、和“經驗”,切實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同時,政策製定者應出台相應的約束機製,使“安全重於泰山”意識深植人心,全行上下樹立堅決、自覺貫徹落實“強基礎、保安全”的工作主線和“零風險”、“零容忍”的管理理念,從意識形態上構築起堅強的思想防線。
二要統一標準。建議參照業務風險防控體係,建立適宜後勤部門的製度體係,並出台相關實施細則,使全係統工作實現標準統一、管理量化。同時,應投入力量,積極探索後勤風險防控電子化係統,使各項規章製度融入各個操作環節,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的幹擾,構築後勤風險防控現代化體係。
三是優化人員結構。一方麵,應建立駕駛員年齡與行駛公裏合理化參考值,嚴格控製行車風險,並盡快充實駕駛員隊伍,使其向合理化、年輕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麵,應適當考慮專業領域外包管理模式,比如水、電、火等專業領域,可以在法律保護的框架內,嚐試把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外包,達到解決專業化人才缺失和分散風險的目的。
四是建立長效檢查機製。近年來,不論是人民銀行,或是商業銀行,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都得予以持續不斷的檢查,此種方法對於基層央行後勤安全管理工作同樣行之有效。因此,建議上級行從上至下建立後勤風險管理的檢查和培訓機製,並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以查帶訓,以查促規,切實防範基層央行後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