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逆向思維隻要彎一彎腰(1)(1 / 3)

不去彎腰或疏於彎腰,是糊塗;而恥於彎腰者,肯定是傻子!

夜深了一位巴格達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個神秘的聲音傳來:“彎下腰,請多揀些小石子,明天會有用的。”商人決定執行這一指令,便彎腰揀起幾顆石子。到了第二天,當商人從袋中掏出 “石子”看時,才發現那所謂的“石子”原來是一塊塊亮晶晶的寶石!自然,也正是這些寶石,使他立即變得後悔不迭:天!昨晚怎麼就沒有多揀些呢?

這是科學家巴甫洛夫講的一個故事。尤其發人深省的是,他在講完故事後說:“教育就是這麼回事——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才會發現以前學的科學知識是珍貴的寶石,但同時,我們也會覺得可惜,因為我們學的畢竟太少。”不是嗎?教育送給人的明明是瑰麗的 “寶石”可總有人因為彎腰太累視而不見。結果白白地錯過了許多機會。還有個故事更意味深長,是歌德在他的敘事謠曲中講的。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破爛的馬蹄鐵,耶穌就讓彼得把它揀起來,不料彼得懶得彎腰假裝沒聽見,耶穌沒說什麼麼,就自己彎腰揀起馬蹄鐵,用它從鐵匠那兒換來三文錢,並用這錢買了十八顆櫻桃。然後,二人繼續前進,經過的全是荒野,耶穌猜到彼得渴得夠嗆,就讓藏於袖中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彼得一見,趕緊揀起來吃。耶穌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十八次腰,於是耶穌笑笑對他說:“要是你剛才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彎腰。小事不幹,將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勞。”

不去彎腰或疏於彎腰,是糊塗;而恥於彎腰者,肯定足傻子!

彎腰的確有點累,但如果農民不彎腰,他能開鐮收割嗎?

以退為進

先跨上較低台階再踏上較高的台是十分容易的。如果直接向較高台階跨可能跨不上。

有一位留美的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種 “最低身份”再去求職。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這對他來說簡直是 “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幹得一絲不苟。不久,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比。這時他才亮出學士證,老板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對口的位置。

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要高明。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證,老板見後又提升了他。

再過了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對他 “質詢”。此時他才拿出了博士證,於是老板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麵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別丟了腳下的金子珍惜現實,紮根腳下,因為丟失得最多的往往是你腳下的金子。

很久很久以前,天山腳下有一個貧窮的農民,他的名字叫阿力,是約克爺的兒子。有一天他夢見有人指引他:在通往皇城的橋下埋藏著無數的珠寶。他沒有在意,第二天仍是日出而作,但一連幾天,這個夢連續幾次在他的睡夢中出現,阿力有點坐不住了,他決定出發前往皇城。

皇城的橋上日夜都有人守衛,因此阿力不敢明目張膽地挖掘,隻好在一旁等候。他在橋畔走來走去,從日出等到日落。守衛的隊長過來問他為什麼。他看這個隊長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於是把夢中的事告訴他,並說自己走了幾千裏路,就是為了挖掘寶藏。隊長聽了哈哈大笑:“如果我對夢中的事也像你那樣忠實的話,那麼我就該跋涉千裏,遠征天山,到約克爺爺的兒子——阿力家的大樹下麵去挖掘寶藏,你看我是不是一個傻子呢?”

阿力想了一會兒,向隊長深深地一鞠躬,然後就打道回府了。回家後,他果然在大樹下挖到了隊長所說的寶藏。他用這筆錢建造了一幢房子,過上了舒服的日子。

他感謝上蒼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寶藏不在遙遠的天邊,就在你每天生活的身邊。

這是十多年前,當我紮好行囊準備到北京讀大學時父親給我講的故事。

是的,你得珍惜現實,紮根腳下,因為丟失得最多的往往是你腳下的金子。

逆向思維

身處逆境時,不妨換一種思維,或許就是另一片天空。

聽來這樣一個故事,或許能給人以啟示——一個老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信貸部坐下來。來人身著豪華的西服、高級皮鞋,還有領帶和金領帶夾。“想借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