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放任型
對子女放任自流,很少管教,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沒有明確的目標,全憑孩子自由發展。他們放鬆對子女各方麵的教育,學習很少過問,生活較少關心,孩子品德上出現的不良萌芽也常常被忽視,子女猶如一棵自生自長的小樹,長直了還是長歪了他們都不必操心。一旦孩子在成長中真的出了偏差父母又苦於沒有好的方法,實施打罵體罰。調查中我們發現,凡是喜歡打罵孩子的父母,不完全是嚴厲型的,放任型的家長也不少。
在放任型父母身邊的同學應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用加倍努力來彌補父母教育上的不足。
4.指導型
對子女嚴格而不苛求、關心而不溺愛、放手而不放任,他們對子女的思想、品行、學習和生活都予以關心;又注意教育方法,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在與子女的關係上,平等相待,既注意讓孩子獨立自主的活動,又不放鬆對他們的指導教育,一般說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父母類型。
父母類型縱然理想,並不等於與父母相處中就不會發生矛盾。對於子女來說,父母越是信任自己,越要尊重父母,父母越是關心自己,越要愛戴父母。由於父母與子女關係密切和諧,一旦發生摩擦,雙方都會更痛苦。
對於父母類型的分析,隻能是針對父母與子女關係中的主要傾向而言的,事實上各種家庭的父母也不會絕對地隻顯示一種特征,往往是各樣類型的特點互相交叉兼有。
父母的不同類型對子女肯定會有不同的影響,但並不是說我們生活在某一種類型的父母身邊,隻能消極地接受某一種影響,嚴厲型父母孩子未必都成才,放任型父母的孩子未必都平庸,關鍵還是取決於子女自己,隻要自己努力,吸收父母身上的積極因素,都有同樣的發展前途。
三、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
要與父母正確相處,就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中學生在與父母相處的關係中,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順從型
遇到問題從不自作主張,一切都聽從父母的,很少違抗父母之命,明明父母的意見主張不合自己的意也未必正確,但還是違心照父母意見辦,這種絕對聽話的孩子,很少與父母發生矛盾,但就中學生個人成長而言不一定有利,往往依賴性強,離不開父母的指導幫助,生活自理自主能力差,缺少必要的鍛煉和考驗,性格怯懦,膽小怕事。
2.親密型
與父母的關係融洽自然,感情親密深厚,一般說這類同學大多具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一旦與父母交往中出現矛盾也善於靈活處理,但應該注意的是:對父母過於隨便,不拘小節,就會失去對父母應有的尊重和禮貌。
3.疏遠型
這種類型的同學在現代中學生中並不少見,他們不太看重與父母感情上的聯係,不注意與父母交流思想,遇到問題也不注意向父母傾訴,對家中發生的事情幾乎持一種局外的冷漠態度。成長中的中學生持這種態度很不利於自己的進步。因此,培養和發展與父母的正常關係,對這些同學就顯得格外重要。
4.獨立型
在眾多類型的同學中,要數獨立型的同學最能反映青少年固有的心理特點,對人對事有主見,既聽從父母的教誨,又不對父母的意見盲從。一方麵他們遇到問題敢於獨立處理、獨立負責、獨立做主,渴望自己的意見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麵對於父母的過多幹涉,則由於反感而更加堅持自己的意見,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矛盾衝突。
對每一個具體的中學生而言,往往具有幾種類型的共同特點,隻是某一種類型的特點在你身上表現得突出而已。作為中學生要學會與父母正確相處就應能融合各種類型同學的長處和優點,注意克服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真正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適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