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壽桃長壽嗎?
中華壽桃又稱“中華聖桃”、“王母仙桃”、“霜紅蜜”、“九九桃王”等,是山東省發現的一個晚熟桃優良品種,1998年通過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近幾年,一些農技推廣部門、新聞媒體對其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報道。某些苗木公司、育苗個體戶更是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炒作,一時間,在全國不少地區掀起了種植中華壽桃的熱潮。一些縣、鄉政府還將其作為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的一項支柱農業,號召大麵積發展。
中華壽桃的主要優缺點
中華壽桃作為一個極晚熟的桃品種,與傳統上種植的“冬桃”、“春桃”相比,具有果個大(平均果重350克,最大可達750克以上)、著色較鮮豔、品質優良、豐產等突出優點,是我國晚熟桃資源中少見的品種,在栽培技術配套、管理水平較高的條件下,其果實具有較強的商品性。
但是,中華壽桃對栽培管理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首先,在自然條件下,40%-60%的果實裂果,必須全部實施套袋栽培,否則,果品失去商品價值;其次,該品種對細菌性穿孔病敏感,管理不當,易造成早期大量落葉、落果。此外,該品種果實生長期長,易受病蟲危害,管理措施稍不到位,常導致成熟時產量或商品果率極低,無經濟效益。
發展中華壽桃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適地種植,避免盲目發展
中華壽桃屬於典型的北方品種群,花芽及葉芽休眠期對低溫(0-7.2℃)的需求量較高,在南方冬季溫暖的地區栽培可因需冷量不能滿足而無法正常開花結果。例如川南某地區大麵積引種的中華壽桃開花不整齊,且隻開花,不結果,造成栽培失敗。此外,該品種在南方種植,果實生長發育要經過漫長的高溫、高濕的夏季,病蟲害和裂果都會更加嚴重,很難生長出優質果品。一般來說,除非個別小氣候,淮河以南地區不宜種植中華壽桃。華北北部因冬季低溫來臨較早,成熟極晚的果實易受凍害,必須采取保護措施才可栽培。
2、適度規模種植,集約化、產業化發展
中華壽桃雖然是一個優良的極晚熟品種,但對栽培管理技術的要求較高,一些從未種植過果樹,不懂栽培技術,又缺乏可靠的技術信息的投資者,如果盲目上馬,將很難成功。該品種果實生長期長,管理時間也較長,因此,零星種植很難實現資源和勞動力的合理配置。建議在生態條件適宜的地理位置建設若幹具有一定規模、栽培管理精細化、集約化的生產基地,並有完善配套的采後處理體係,實現其產業化發展。
3、加強市場預測,注意總量控製
中華壽桃果實成熟期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其品質雖然在晚熟桃品種中居上乘,但也很難與早、中熟桃的風味相媲美。且此間雖然鮮桃較為短缺,卻正值蘋果、梨、柑桔等水果大量上市,質優價廉,因此,限製了桃市場空間。極晚熟桃管理時間長,生產成本高,一旦市場過剩,造成價格大幅度下滑或滯銷,必然給生產者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應加強市場預測,降低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