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促進經濟轉型升級(1 / 3)

區域經濟

作者: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0世紀中後期以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重心開始轉向服務業,全球產業結構開始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作為現代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並最終取代製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從國際經驗看,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後,就開始進入產業加速升級、服務業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當前,南京的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0美元,正處於這種發展轉型的新起點。因此,全麵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加快經濟的轉型升級,已成為南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力爭在新一輪發展中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的重大戰略選擇。

一、南京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戰略意義

(一)全麵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得益於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但是這種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和能源,而且給我市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在處於全麵實現小康、向現代化邁進的重要階段,我們既麵臨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又麵臨資源、能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的“瓶頸”製約。因此,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具體到南京的實際,就是要按照“調高、調輕、調優”的總體要求,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汙染、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不斷增加現代服務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同時,南京要建設長三角先進製造業中心,也必然要求現代服務業的配套、融合和互動。

(二)全麵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是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強化中心城市地位的戰略舉措

現代服務業具有強烈的輻射特征,是建設中心城市、推進城市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產業,是體現城市輻射帶動功能的重要支撐。因此,現代服務業的發達程度不僅是一個城市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而且也是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內容。隨著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之間的分工與合作不斷加強,城市間的競爭也不斷加劇,南京在區域經濟中的位置也出現了悄然變化,在長三角中心城市中,一些發展領域的差距逐漸顯露。要縮小這種差距,首要和最現實的選擇,就是要以全麵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為突破口。特別是南京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市在南京都市圈、蘇北、安徽等地具有較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這些區域腹地遼闊,發展空間和潛力都十分巨大。我們必須從服務長三角地區先進製造業、提升城市經濟實力和中心地位的戰略高度,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在對外交流與區域合作中的先導作用,進一步增強南京對都市圈城市、蘇中蘇北地區乃至長三角地區和中部地區的輻射帶動功能。

(三)全麵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是放大南京自身優勢、增強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抓手

南京發展現代服務業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發展服務業有著堅實的基礎。一是城市規模優勢。南京是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省會,總人口將在未來5年達到1000萬人。遊客多、學校多、機構多,決定了南京的服務消費群體數量和質量都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聚集,必然孕育和產生巨大的服務消費需求。二是產業集聚優勢。南京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長三角先進製造業中心之一,電子、汽車、石化、鋼鐵、裝備製造業等大型產業以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對與之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需求旺盛。三是區位交通優勢。南京區位條件優越,在江蘇沿海、沿江、沿線開發戰略中處於樞紐位置,是全國八大通訊樞紐之一,有南京港、祿口機場、亞洲最大的火車南站,以及四通八達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網,縮短了南京與都市圈兄弟城市乃至更廣大腹地的時空距離,服務需求的空間也更大。四是人文資源優勢。南京是融山水城林於一體的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古都,又是全國重要的科教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集,每萬人擁有大學生人數全國第一。雄厚的科技人力資源和研發實力為南京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創造了必要條件。

二、南京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情況

(一)“十一五”以來的發展成績

——服務業總量不斷提升。2010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540.57億元,增長13%,“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速達到14.8%,高出全市GDP年均增速1.3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從2005年的46.3%提高到50.7%。經過幾年來的高速增長,全市服務業比重已經穩定達到50%以上,實現了“三二一”經濟結構的戰略轉變,全市經濟正在向服務主導型的產業結構邁進。

——服務業結構不斷優化。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較快。2010年,全市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1104.02億元,增長16.8%,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3.5%。軟件、服務外包、旅遊會展等新興產業增長迅速,成為服務業發展中的亮點。商貿流通、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生活性服務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城區服務業發展達到新的高度,所占比重整體達到85%。

——服務業載體建設不斷推進。“十一五”期間,全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功能質量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南京承接、集聚和發展服務業的重要載體。目前全市共有市級以上集聚區29家,其中省級集聚區17家,占全省總量的比重接近20%。2010年,全市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營業收入、上繳稅收同比分別增長46.5%、27.7%;累計入區企業數達到5573家;累計就業人員數達到16.8萬人。服務業重大項目加快建設,2010年全市服務業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29.6億元,有力支撐了全市服務業的加快發展。

——服務業企業發展不斷加快。2010年江蘇省服務業百強企業中,南京居有一半,前10強中占據9席。全國十大連鎖企業中,南京有2家名列其中。同時,南京積極引導服務業企業開展行業標準化建設和爭創名牌、質量獎,全市已經擁有市級以上服務業名牌企業81家,獲得市級以上質量獎的企業35家。

——服務業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十一五”期間,我市不斷強化服務業招商引資,精心組織境內外服務業專題招商活動,積極引進國際國內服務業品牌企業,有力促進了中國郵政航空速遞物流集散中心、萬達廣場、菲律賓首都銀行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南京。2010年,全市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12.8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的比重從2005年的不到35%提高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