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建議(1 / 3)

區域經濟

作者:薩如拉

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成分,對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內蒙古中小企業多,中小企業在改善經濟結構、促進就業、實現社會和諧發展方麵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麵臨許多問題,其中,融資問題難是擺在中小企業麵前的首要問題,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不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擴大就業。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尤為重要。

一、內蒙古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內蒙古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在內蒙古經濟總量中的份額越來越高,成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支撐。在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市場繁榮、引進和建立市場競爭機製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1年6月末,自治區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計97.19萬個,創造了全區70%左右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二、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基本情況

隨著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資金的需求也迅速上升。近年來,自治區金融機構不斷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傾斜,改善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截至2010年底,全區中小企業貸款餘額達到2326億元,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占全部企業貸款餘額的49%,占全部貸款餘額的32%,同比增長37%,高於全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增速15個百分點。但全區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一)總體融資能力差

中小企業大多處於規模小、附加值低、經營粗放的初級階段,企業競爭力相對較弱,利用外部資源的能力差,生產經營主要靠自身積累,很難通過外部融資獲得更加充足的動力,85%以上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題。

(二)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

近幾年,民間融資十分活躍,但其僅占中小企業融資額的14%左右。中小企業主要通過銀行融資。總體來看,在銀行融資渠道中傳統貸款、貼現最為常見,非信貸融資占比較少。企業貸款絕大多數以抵押、擔保等方式獲得,質押貸款、信用貸款較少。非信貸融資中,承兌彙票貼現是企業運用較多的一種融資渠道。

(三)短期融資難度降低,長期融資嚴重不足

大多中小企業業務期限短,需求急迫,因此,短期融資需求較多。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期限較長的中長期信貸和權益性資本,但大部分金融機構現有的信貸政策僅對這些企業開放短期信貸業務。

三、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困難

(一)自身缺陷

一是中小企業經濟效益差。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情況下,導致利潤率低、經濟效益差。二是償債能力低下。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資產負債率高,自有資本比率低,長期償債能力不足,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高,債務結構不合理。三是可供抵押的資產不多。目前,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以抵押貸款為主,而中小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缺少足夠的抵押資產,並且變現保值能力較低,抵押率不高。另外,辦理財產抵押貸款業務時,需要辦理房產評估及抵押登記手續,評估費、手續費過高,這些費用超過貸款利息,甚至超出民間借貸利息,無形中提高了融資門檻。四是信用觀念淡薄。如企業多頭開戶,多頭融資現象突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低,賬冊報表不全不實,銀行貸款可控性差。同時,個別企業拖欠不還銀行貸款時有發生,致使中小企業貸款信用風險加大,銀行信貸人員對企業放貸心存戒心。五是中小企業人力資本缺乏,高學曆專業人才不願到中小企業就職。人力資本的短缺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能力和融資能力。而且由於中小企業內部管理缺乏規範性,大多數中小企業還存在家族式管理和道德風險問題。

(二)主融資渠道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