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1 / 2)

葉聖陶童話是我國兒童文學經典中的珍品,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有些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課本,影響了幾代人。葉聖陶的童話反映的是創作年代少年兒童和作家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

葉聖陶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他在《我和兒童文學》中說道:“我寫童話,當然是受了西方的影響。五四前後,格林、安徒生、王爾德的童話陸續介紹過來了。”他的童話除了被賦予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還體現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

童話集《稻草人》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苦難,但有時氣氛顯得低沉和悲哀,稍後的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著重表現人民群眾團結抗暴的集體力量。他的童話構思新穎獨特,筆觸清新,富於現實內容。魯迅說,葉聖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的”。

導讀:

國王、富翁、商人、軍士得到這粒種子後,都精心服侍它,給它最好的土、最好的肥料,希望它能開出美麗的花兒,能讓自己成為世界上最最富有、最最高雅的人或者能讓自己升官發財,可是他們耗費了精力和時間,那粒種子就是不開花。最後那粒種子落在了農夫的田裏,這個農夫並沒有欣喜若狂,他隻是該耕就耕,該鋤就鋤,該澆就澆,沒想到,那種子卻開花了……

世界上有一粒種子,像核桃那樣大,綠色的外皮非常可愛。凡是看見它的人,沒一個不喜歡它。聽說,要是把它種在土裏,就能夠鑽出碧玉一般的芽來。開的花呢,當然更美麗,不論是玫瑰花,牡丹花,菊花,都比不上它。並且有濃厚的香氣,不論是芝蘭,桂花,玉簪,都比不上它。可是從來沒人種過它,自然也就沒人見過它的美麗的花,聞過它的花的香氣。

國王聽說有這樣一粒種子,歡喜得隻是笑。白花花的胡子,密得象樹林,蓋住他的嘴,現在樹林裏露出一個洞——因為嘴笑得合不上了。他說:“我的園裏,什麼花都有了。北方冰雪底下開的小白花,我派專使去移了來。南方熱帶,象盤子那樣大的蓮花也有人送來進貢。但是,這些都是世界上平常的花,我弄得到,人家也弄得到,又有什麼希奇?現在好了,有這樣一粒種子,隻有一粒。等它鑽出芽來,開出花來,世界上就沒有第二棵。這才顯得我最尊貴,最有權力。哈!哈!哈!……”

國王就叫人把這粒種子取來,種在一個白玉盆裏。土是禦花園裏的,篩了又篩,總怕它還不夠細澆的水是用金缸盛著的,濾了又濾,總怕它還不夠幹淨。每天早晨,國王親自把這個盆從暖房裏搬出來,擺在殿前的台階上,晚上還是親自搬回去。天氣一冷,暖房裏還要生上火爐,熱烘烘的。

國王睡裏夢裏,也想看盆裏鑽出碧玉一般的芽來,醒著的時候更不必說了,老坐在盆旁邊等著。但是哪裏有碧玉一般的芽呢?隻有一個白玉的盆,盛著灰黑的泥。

時間象逃跑一般過去,轉眼就是兩年。春天,草發芽的時候,國王在盆旁邊祝福說:“草都發芽了,你也跟著來吧:”秋天,許多種子發茅的時候,國王又在盆旁邊祝福說:“第二批芽又出來了,你該跟著來了!”但是一點兒效果也沒有。於是國王生氣了,他說:“這是死的種子,又臭又難看,我要它幹麼!”他就把種子從泥裏挖出來,還是從前的樣子,象核桃那樣大,皮綠油油的。他越看越生氣,就使勁往池子裏一扔。

種子從國王的池裏,跟著流水,流到鄉間的小河裏。漁夫在河裏打魚,一扯網,把種子撈上來。他覺得這是個希奇的種子,就高聲叫賣。

富翁聽見了,歡喜得直笑,眼睛眯到一塊兒,胖胖的臉活象個打足了氣的皮球。他說:“我的屋裏,什麼貴重的東西都有了。雞子那麼大的金剛鑽,核桃那麼大的珍珠,都出大價錢弄到手。可是,這又算什麼呢!有的不隻我一個人,並且,張口金銀珠寶,閉口金銀珠寶,也真有點兒俗氣。現在呢有這麼一粒種子——隻有一粒!這要開出花來,不但可以顯出我高雅,並且可以把世界上的富翁都蓋過去。哈!哈!哈!……”

富翁就到漁夫那裏把種子買來,種在一個白金缸裏。他特意雇了四個有名的花匠,專門經管這一粒種子。這四個花匠是由三百多人裏用考試的辦法選出來的。考試的題目特別難,一切種植名花的秘訣,都問到了,他們都答得頭頭是道。考取以後,給他們很高的工錢,另外還有安家費,為的是讓他們能安心工作。這四個人確是盡心盡力,輪班在白金缸旁邊看著,一分一秒也不斷人。他們把本領都用出來,用上好的土,上好的肥料,按時候澆水,按時候曬,總之,凡是他們能做的他們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