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人(1 / 2)

導讀:

文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周身被薄幕包圍著的快樂的人。快樂的人快樂,他樂善好施,他因給了別人快樂而自己也感到快樂,是因為他把一切都看做是美好的,善待一切;這是一種大慈、博愛,應得善報,但結局卻是惡報;這是人生的悲劇,是作者對黑白顛倒的不公社會的控訴。

世界上有快樂的人嗎?誰是最快樂的人?

世界上有快樂的人的,他就是最快樂的人。現在告訴你們他的故事。

他很奇怪,講出來或者不能使你們相信,但是他確實這樣奇怪。他周身包圍著一層極薄的幕,這是天生的,沒有誰給他圍上,他自己也不曾圍上。這層幕很不容易說明白。假若說像玻璃,透明得跟沒有東西一樣倒是像了,但是這層幕沒有玻璃那麼厚。假若說像蛋殼,把他裹得嚴嚴的倒是像了,但是蛋殼並不透明。總之,這層幕輕到沒有重量,薄到沒有質地,密到沒有空隙,明到沒有障蔽。他被這麼一件東西包圍著,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被這麼一件東西包圍著。

他在這層幕裏過他的生活,覺得事事快樂,時時快樂。他隔著這層幕看環繞他的一切,又覺得處處快樂,樣樣快樂。

有一天,他坐在家裏,忽然來了兩個客人。這兩個客人原來是兩個騙子。他們打算弄些錢去喝酒取樂,就扮做募捐的樣子,一直跑到他家裏。因為他們知道,他自身圍著一層幕,看不出他們的破綻。

兩個客人開口向他募捐。他們的聲音十分慈善,他們的話語十分懇切。他們說:受到旱災的同胞餓得隻剩薄皮包著骨頭;受到水災的同胞全身黃腫,到處都滲出水來;受到兵災的同胞提著快要折斷的手臂在哀哭,抱著快要死去的孩子在狂叫。他們說救濟苦難的同胞是大家應當做的事,所以願意盡一點微力,出來到處捐募。

他聽了兩個客人的話,心裏十分感動:受災的同胞這樣悲慘,這樣痛苦,他覺得可憐,兩位客人這樣熱心做人,他又很敬佩。他從口袋裏取出一大塊黃金交到客人的手裏。兩個客人誠懇地道了謝,就告別了。出了大門,兩個人互相看看,臉上現出狡獪的笑容,一同去喝酒取樂了。

他捐了一大塊黃金,覺得非常快樂,他閉著眼睛想:“這兩位客人拿了我的黃金,飛一般地跑到受災的同胞那邊,把黃金分給他們。餓瘦了的立刻有得吃了,個個變得豐滿而強健;浸腫了的立刻得到醫治,個個變得活潑而精壯;快要折斷的手臂接上了,快要死去的孩子救活了。這多麼快活!”他又想:“我能得到這樣的快活,都靠這兩位客人。我會遇到這樣好的客人,又多麼快活!”他快活極了,對著鏡子裏的自己隻是笑。

他的妻子在裏屋,知道他又給騙子騙去了一大塊黃金。她一直不滿意他這樣做,很想阻止他,但是看著他堆滿了笑意的臉,不知為什麼又沒有勇氣直說了,隻在心裏實在氣不過的時候,冷諷熱嘲地說他幾句。他聽妻子的話全然辨不出真味,因為他周身圍著一層幕。

一大塊的黃金無緣無故到了騙子的手裏,他的妻子的心裏該有多麼難過。她想這一回一定要重重實實地罵他一頓,教訓他以後不要再上騙子的當。她滿臉怒容,從裏屋趕出來。但是一看見他堆滿笑意的臉,她的怒氣就發不出來了,罵他的話也在喉嚨口梗住了。她隻得臉上露出冷笑,用奚落的口氣說:“你做得天大的善事,人家一開口,大塊的黃金就從口袋裏摸出來。你真是世間唯一的好人!這樣好事,以後盡可以多做些!做得越多,就見得你這個人越好!”

他看著妻子的笑臉,這麼美麗,這麼真誠,已經快樂得沒法說了;又聽她的話語這麼懇切,這麼富有同情,更快樂得如醉如癡,不知怎麼才好。他的嘴笑得合不攏來,肥胖的臉上都起了皺紋;一連串笑聲像是老鶴夜鳴。他好容易忍住了笑,說道:“我遇見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好人,尤其是你,好到使我想不出適當的話來稱讚,更覺得含有深濃無比的快活。我當然依你的話,以後要盡量多做好事。”他說著,帶了幾塊更大的金子,向外麵走去。

前麵是一片田野,矮敦敦綠油油的,盡栽些桑樹。他遠遠望去,看見有好些人在桑林中行動。原來這時候正是初夏天氣,蠶快要做繭了,急等著桑葉吃。養蠶的人晝夜不停地采了桑葉去喂蠶。桑林不是那些人自己的,他們得給桑林的主人付了錢,才能動手采。他們又沒有錢,隻好把破棉衣當了,把缺了腿的桌子凳子賣了,湊成一筆錢來付給桑林的主人。所以每一片桑葉都染著錢的臭氣。這種臭氣彌漫在田野間,淹沒了花的香氣,泥上的甘芳。養蠶的人好幾夜沒有睡了,疲倦的臉上泛著灰色,眼睛網滿了紅絲。他們幾乎要病倒了,還勉強支撐著,兩手不停地摘采,不敢懈怠。這樣昏倦的人在桑林中行動,減損了陽光的明亮,草樹的蔥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