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懂低調、知進退的男人最命好(2)(3 / 3)

蘇克薩哈是順治皇帝臨終時指定的四位顧命大臣之一,一向為鼇拜所妒忌。在一次朝會上,鼇拜對康熙說:“蘇克薩哈心懷不軌,蓄意篡權,我已下令將他抓了起來。請皇上同意將蘇克薩哈立即正法。”此時康熙盡管對鼇拜的做法不滿,可自知實力太差,遠不是鼇拜的對手,隻好隱忍不發。雖然表麵上一個要殺,一個不準殺,誰也不肯讓步,但實際上還是鼇拜勢力更大。

鼇拜一氣之下,袖子一揮,揚長而去。滿朝文武,人人惶恐,沒人敢吱聲。鼇拜一回到家,馬上傳令絞殺蘇克薩哈,同時誅殺了他的一家人。康熙聽到蘇克薩哈被處死的消息後,氣得兩眼冒火,決心除掉這個欺君擅權的鼇拜。但是,康熙心裏清楚:鼇拜羽翼豐滿,並且掌握著朝廷的軍政大權,親信黨羽遍及朝廷內外;鼇拜本人也身高力大,武藝高強,平時行動總是戒備森嚴。康熙深知要除掉鼇拜絕非一件易事,弄不好,激起兵變,那麼,他這皇帝的位子也就別想再坐了。經過一夜的冥思苦想,康熙最後定下了鏟除鼇拜的計策。

第二天鼇拜上朝時,康熙不露聲色,也不再提蘇克薩哈的事情,仿佛根本就沒有發生過昨天那場爭執。鼇拜卻在心裏暗自得意:“皇上到底是個小孩,你一厲害,他就軟下來了。”他哪裏知道,這是康熙高明的地方,先忍一步為的是最終的勝利。沒過幾天,康熙給鼇拜晉爵位,又加封號,還給鏊拜的兒子加官晉爵,鼇拜心裏美滋滋的。康熙一麵故作軟弱無能,穩住鼇拜,一麵挑選了十幾個機靈的小太監,在宮內舞刀弄棒,練習角力摔跤。康熙自己也加入摔跤隊伍,與小太監們對陣取樂。消息傳到宮外,大家認為隻不過是小皇帝變著法子玩罷了。鼇拜進宮奏事,見一夥小太監們練習摔跤,康熙在一旁忘情地呐喊、助威,也認為是小皇帝瞎折騰,鬧著玩。

小小年紀就能如此機智、沉默忍耐,康熙確實有過人之處。朝中大事一切照舊,鼇拜還是那樣為所欲為,康熙對鼇拜還是那樣信賴,於是鼇拜漸漸放鬆了戒備。練習拳棒和摔跤的小太監們,技藝逐漸純熟,康熙見時機已到,決定向鼇拜下手。

一天,康熙派人通知鼇拜,說是有要事商量,請他立即進宮。鼇拜直奔宮中,康熙此時正和小太監們摔跤玩。鼇拜上前,正要與康熙打招呼,十幾個小太監打打鬧鬧地挨近了鼇拜身邊。說時遲,那時快,大家一擁而上,拉胳膊扯腿地將毫無防備的鼇拜翻倒在地。等鼇拜反應過來,感到大事不妙,想要掙紮反抗時,十幾個小太監已牢牢地將他製伏在地,哪裏肯讓他脫身。

他們拿來準備好的繩索,將鼇拜捆了個結結實實。

康熙正顏厲色地對躺在地上動彈不得的鼇拜說:“你欺淩幼主,圖謀不軌,飛揚跋扈,濫殺無辜。今日下場是你罪有應得。你鼇拜罪行累累,罄竹難書,待我查清你的罪行,一定嚴懲,絕不寬待。”鼇拜自知難逃一死,緊緊地閉著雙眼,一句話也不說,隻能像待宰的羔羊那樣任人宰割。

善於進退的男人懂得進退規則中暗含的玄機。退是為了更好地進,特別是當自己的力量還處在弱勢地位時,更應該多一些隱忍,等待機會成熟之時再大顯身手,從而取得最佳的效果。

1805年,拿破侖在奧斯特利茨擊敗俄奧軍隊。1807年弗裏德蘭戰役中,俄軍又戰敗,實力大為減弱。剛登基的亞曆山大一世為積蓄力量,使用了新的鬥爭策略,以卑微的言辭討好對方,處處表示退讓的姿態。同時,為了對付英國,拿破侖也極力拉攏俄國。亞曆山大一見到他就投其所好:“我和你一樣痛恨英國人,你對他采取各種措施時,我是你的一名助手。”

1808年秋,拿破侖邀請亞曆山大在埃爾富特舉行第二次會晤。這次會晤,是拿破侖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以法俄兩國的友誼來威懾奧地利。消息傳到俄國宮廷,激起一片抗議聲。皇太後在給亞曆山大的信中說:“切切不可前往,你若去就是斷送帝國和家族的榮譽,懸崖勒馬,為時不晚。不要拒絕你母親出於榮譽感對你的要求,我的孩子,我奉勸你,及時回頭吧。”

亞曆山大卻認為,目前俄國的力量不足,必須佯裝同意拿破侖的建議,應該“造成聯盟的假象以麻痹之,我們要爭取時間妥善做好準備,時機一到,就從容不迫地促成拿破侖垮台”。

抵達埃爾富特後,亞曆山大恭言卑辭,在兩個星期的會晤中,與拿破侖形影不離。有一次看戲,當女演員念出伏爾泰《奧狄浦斯》劇中的一句台詞“和大人物結交,真是上帝恩賜的幸福”時,亞曆山大裝模作樣地說:“我在此每天都深深感到這一點。”

一天,亞曆山大有意去解腰間的佩劍,發現自己忘了佩帶,而拿破侖把自己剛剛解下的寶劍,賜給亞曆山大。亞曆山大裝作很感動,熱淚盈眶地說:“我把它視作您的友好表示予以接受,陛下可以相信,我將永不舉劍反對您。”

1812年,俄法之間的利益衝突已經十分尖銳,這時亞曆山大認為俄國已做好準備,於是借故挑起戰爭,打敗了拿破侖。

後來亞曆山大說:“拿破侖認為我不過是個傻瓜,可是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