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氣派豪華迎女王
白宮宣布1982年8月中旬的一周,第一夫人赴亞利桑那外1探望因心肌梗塞住進醫院的父親。公眾看到的是一位心急火燎的女兒,奔到85歲親愛的父親的病榻前,但洛耶·戴維斯跟前的人,不是這樣看待南希·裏根的。
“她在這裏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穿著工裝在父母家的車庫裏,打點她要帶走的銀器和瓷器。”她父親的醫生說:“她隻在醫院裏同洛耶待了幾分鍾。剩下的時間她一直和家庭律師在一起。”
數月以前,戴維斯的家庭醫生就曾打電話給在白宮的南希,說周末她的父親家裏隻有一個女傭,他對此很擔心。他說現在他們已經無法自理了。他覺得除了平日女護理照顧他們之外,周末還需要再請一個護理。
“當我向她提起增加護理的事情時,”醫生說,“南希說道,‘你願意付這筆帳嗎!你要想增加護理,那就得由你支付費用。’”
由於裏根夫人不肯為增加護理掏錢,醫生就打電話給戴維斯的好朋友科倫·穆爾。這位過去的電影明星,今天依然是美國最有錢的婦女之一。她告訴醫生不用擔心。下一個周末戴維斯家就會來一個護理。
南希8月中旬到達亞利桑那,這時她和家庭醫生的關係已經鬧得很緊張。這位醫生是洛耶·戴維斯在芝加哥教過的學生,不久,他將失去一位良師益友。他不願再同第一夫人吵架,但他已經答應她父親死在家裏的請求。現在他必須按這一請求行事了。在醫院裏,他見到南希並同她談起將臨終的老人接回家去。南希不予考慮。
“這是你父親說的,我也答應了。”醫生說。
“你有什麼權利答應我父親的要求?”她說。
“我有作為他的醫生的權利。”醫生邊說著,邊掏出一封戴維斯醫生幾個月前給他的信。信上說明了如何處理他和妻子後事的願望。雖然洛耶·戴維斯自稱是無神論者並且反對天主教,但他還是要求請天主教神父約翰·多蘭為他在格蘭伍德紀念公墓主持葬禮。他強調喪事從簡,隻邀請50人。他指明他和妻子死後都要火葬。他的妻子後來比他多活了5年,一直神智恍惚,坐在輪椅上,需要日夜監護。伊迪絲曾幫助多蘭牧師為教堂集資,所以戴維斯留下話,妻子死了以後,她的葬禮在斯科茨代爾的使徒聖托馬斯羅馬天主教堂舉行。
“當時,”醫生說,“我問洛耶為什麼要給我這封信。他說,‘因為我不信任南希。’這是他的原話。”
現在醫生提出要把洛耶接回家裏,裏根夫人堅持讓他不要繼續管這個病人,並且要他把病曆移交給律師。幾天以後,她的父親死去,是死在斯科茨代爾紀念醫院裏。
她同父異母的哥哥理查德·戴維斯是洛耶的前妻所生。他同南希大吵了一頓,連父親的葬禮都沒去。
“在為戴維斯醫生舉行葬禮的頭天晚上,兩個人在家裏大吵大鬧了一番,”白宮臨時新聞秘書拉裏·斯皮克斯回憶說。他是陪總統前往亞利桑那州參加葬禮的。“我們雖然聽到他倆在吵罵,可是不知究竟是為什麼。”
“他們因為兩件事而爭吵,”家庭醫生說。“一個是直接財產——盤碟、餐具和銀器——的處置問題;另一個是南希已在比爾特摩飯店訂了冷餐宴。另外,他還因為我被邀請而生氣,可這是遺囑裏寫著的。我和理查德是同學,我們之間的關係還算不錯,可是最後我們鬧翻了,我想要再為他父親請一個心髒內科醫生。他在電話裏對我說,‘聽著,你這王八蛋,你讓他去死吧。’這可真夠意思。一家人誰都不理誰,真的不理。特別是葬禮上最後的一幕——我會永遠記住那次葬禮的——南希沒有跟任何一個孩子說話。他們待在房間裏的一角,離她遠遠的。惟一有點情分的就是羅納德·裏根。”
葬禮之後,總統走近醫生同他談話。“他說:‘我先要感謝你為洛耶所做的一切。’這很難得,尤其想到我照料南希的父母10年來,她從未對我說過一句感激的話。從她那裏我連一張聖誕卡也沒有得到過。南希就是這樣的人……他的丈夫不一樣。他向我詢問洛耶最後日子的情況,我告訴他,幾星期前他打來的電話對即將離世的文人具有多麼大的意義。
“那次,總統的電話剛打完,我正巧在洛耶那裏。他說,總統告訴他,遇刺以後是總統對上帝的信仰拯救了自己的性命。洛耶向來以不信神自詡,可在臨終前讓我給他請個神父到床前。我照辦了,但神父進來以後我就出去了,所以不知道洛耶在彌留之際是否轉信天主。我把這些都對總統說了,他哭了。我是說,他坐在那裏,淚流滿麵。使這個花哨的民主黨人拋棄民主黨,追隨共和黨的正是洛耶,是誰使裏根轉信天主的,就不用問了。”
幾周之前,總統給洛耶寫來一封7頁的長信,講述聖托馬斯·阿奎納論證上帝存在的理由,試圖解勸老丈人皈依天主,免除精神上的痛苦。他敦促醫生使他死前向上帝求和。葬禮之後,裏根還上前詢問多蘭神父,老丈人是否的確同上帝妥協了。
“我可以肯定他做到了,總統先生,肯定。”神父說。多蘭已經退休了,住在加州的聖巴巴拉,是幾天前被請到斯科茨代爾來的。
“當時,我正在花園裏幹活,電話打不到那兒去,”神父說,“突然,加州公路巡邏隊的摩托車鳴著警笛亮著紅燈駛過來,他們告訴我,白宮在找我。原來是南希打來的電話,說她父親將不久於人世,問我是否可以立即趕去。當然,我答應下來。我到的時候,洛耶已經昏迷。可是我同他說話時,他又蘇醒了。我們談到死亡,因為他正麵對死亡。南希也在屋裏,她在哭。‘噢,爸爸、爸爸,你別走,你別走。’她一遍又一遍地叨念著。”
父親的死,使她精神不寧,晚上睡不著。第二天淩晨3點她打電話給在芝加哥的萊斯·溫羅特。他是南希父母多年的舊交。
“萊斯,我從未親眼見過人死去,”她說。“我陪著他,看著他死了。我就在那裏,看著他死了。”
她在電話裏說了45分鍾,講葬禮經過。她說葬禮是她的辦公室主任依照她的吩咐操辦的,包括購置白花和140把白色草扇子,因為當時這一沙漠地區的氣溫高達華氏112度,她怕送喪的人們受不了。她說,她在洛耶的梳妝櫃裏,找到一隻羊皮小匣,裏麵裝著他的領扣和袖扣之類的東西,她拿下樓來準備將它遞給她哥哥,可是他已經不見了。
“南希為此很傷心,她需要對朋友一吐為快。”溫羅特說。“我們談到理查德沒去參加葬禮這件事。我盡力解釋說,他一輩子都受父親的管,兩人關係很糟糕。他實在感到受不了,所以才走掉了。我盡量安慰她。她不停地說以前從沒有看到過死人。她還告訴我,伊迪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告訴我不要每周再寄芝加哥的剪報了,自從他們搬到亞利桑那州以後我一直這麼做。這些事也令人心酸。”
6個月後,南希賣掉了父母的這所房子,並把母親搬到比爾特摩莊園地方“修道院”的一套房子裏居住,到1987年,她母親在這裏去世了。
南希·裏根在63年的生活經曆中,沒有誰的死對她打擊更大了。以前最嚴重的一次要算在大學裏她的一個男朋友自殺了。還有一次是1969年演員羅伯特·泰勒死於肺癌。當時,她從薩克拉門托飛到洛杉磯去陪泰勒的遺孀。“她太好了,”厄休拉·泰勒·沙克爾說。“她有求必應地幫助我度過難關。她簡直是整個地占有了我的生命。”
現在,南希又要來向貝特亞·布盧明代爾提供同樣的支援了,她的丈夫是在洛耶·戴維斯去世後一天在洛杉磯病故的。在他病重期間,南希來回奔波於洛杉磯和亞利桑那州之間。在此刻她能來扶持朋友,最能說明她對朋友具有原則性的忠誠。同這位朋友站在一起,這在她是很不容易的。因為貝特亞的丈夫把一家人拖入了一件件駭人聽聞的醜聞——性虐待與自虐、吸毒、嫖妓加上最後的謀殺。這些醜聞通過布盧明代爾的情婦一連串的訴訟全都公諸於眾了。
據聯邦調查局披露,艾爾弗雷德·希夫勒·布盧明代爾在60年代末就因他與賭城拉斯韋加斯黑手黨徒有瓜葛而受到調查。1969年又因有毆打妓女的習慣,被敲詐5000美元。聯邦調查局的一份報告上透露:
艾爾·布盧明代爾是有婦之夫、有子女之父,但不是一般的那種。他 現年43歲,同妻子、孩子住在貝萊爾一座與其身份相當的住宅裏。他的主 要興趣是在聞名全球的美食家俱樂部上。他就是這一組織的主席。
布盧明代爾還有另一麵。他喜歡女人。實際上,在另一圈人中間,都 知道他是一個花花公子——喜歡而且有錢來玩弄好萊塢的高價妓女。這不 是妄言,這是一個同伊茲·格拉索的保釋公司混在一起的家夥提供的材料,
此人還曾是米基·科恩的心腹,而且以上事實中的一些內容,布盧明代爾 本人也供認不諱。
布盧明代爾由於情婦問題以及同黑手黨的瓜葛,未能被任命為駐法國大使這一他極欲得到的職位。但是他被裏根任命為總統的外國情報顧問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委員會是由少數著名人物組成的精英集團——包活亨利·基辛格、愛德華·貝內特·威廉斯和克萊爾·希思·盧斯。這些人的任務是評估全國各個情報和反間諜機構的工作。
布盧明代爾荒淫行為的驚人細節,是在1982年公諸於眾的。當時,他的妻子發現他12年來一直在供養著一個情婦,每月付給她1.8萬美元的巨款。雖然他已是奄奄一息,布盧明代爾夫人還是將律師找來,起草了一份新的遺囑,將他的全部資產轉入布盧明代爾的一個家庭托管帳戶,由她一人掌管。她在1982年7月25日他死前數日迫使他在新的遺囑上簽了字。她一旦把丈夫的財權弄到手,就終止了付給他情婦維基·摩根的一切款項。
這位情婦為了報複,向法院提出公訴,聲稱布盧明代爾曾答應為她提供終身補助金,索要1000萬美元。她向法院詳細地敘述了多年以來布盧明代爾從她身上得到的“好處”和“快樂”。
她在證詞裏說:“我01來到我01在拉西恩納加的公寓套房裏之後,事 情發展到這種地步,‘維基不高興這麼做,是吧?那麼維基,寶貝,你就 揍那個女人。還有……如果他們不叫我“老爺”,就使勁打’,但是,……
他的眼睛木然沒有表情,一點也不誇張……還有……他站在那兒,看著女 孩子們從在地上爬……他讓她們在地上爬,他還騎在她們的背上……滿嘴流 涎。
貝特西·布盧明代爾不但拒絕支付給她丈夫的情婦一分一文,而且聽任這份證詞公諸於眾。這一桃色新聞聳人聽聞的報道,一時轟動了全國。人們坐觀一個怒氣難消的妻子同一個貪財的情婦廝殺,兩個女人在爭奪一個身患癌症、行將就木的瘦骨嶙峋的老人的財產,公眾對此頗感興趣。40年來他每天抽3包煙,結果病魔纏身。
1982年8月20日星期五晚上10時零5分,艾爾弗雷德·布盧明代爾在聖約翰醫院死去,他在醫院登記簿上用的是假名。那天早些時候他的妻子雖來過,可他去世時,她當時正在參加晚宴。待她回到家中,發現醫院送來的信時,已是淩晨1時了。12個小時以內她就用一口價值200美元的棺木將丈夫草草收殮。布盧明代爾出身猶太人,為了和貝特西結婚皈依了天主教。他的葬禮在聖十字公墓舉行,一共才花了10分鍾,參加的人有他的遺孀,3個兒女和4個孫子孫女。沒有人將他的死訊通知他兄弟,兩天之後,他兄弟才在報上看到這一消息。一星期之內遺囑就向法院備案了。
“她像對待一條狗那樣就把他給埋了,”他的情婦哭著說。“像一條狗那樣。我來到公墓,看到他的墳上一束花也沒有,還是我放上去一束花。看到這種情景我大為震驚。”
維基·摩根看到她的情夫被如此草率地打發掉,怒火中燒,她從本案發生以來,首次答應接受《洛杉磯先驅觀察家報》的采訪。她告訴一位記者說,貝特西·布盧明代爾多年以來,一直知道她丈夫的婚外戀。
“南希11年前就把我的事情告訴給她了。當時她看見過我和艾爾弗雷德在一起。”她說。
“哪一個南希?”
“南希·裏根,”她說。“我和艾爾弗雷德出去吃飯時被南希碰上了,這一看就明白。此後一兩個星期,貝特西和女兒看見我從艾爾弗雷德的汽車上下來去美發廳……”
維基·摩根一口咬定艾爾弗雷德的妻子強迫他在臨死前修改遺囑。“貝特西·布盧明代爾最後將自己和丈夫反鎖在房間裏,並且讓護士都出去。他們在裏麵呆了4個多鍾頭,而艾爾弗雷德的身體又支撐不住……貝特西確實對人說過,等到她同他算清了帳的時候,要讓他精神上垮掉,失去行為能力。”
布盧明代爾去世前不久,總統助理摩根·梅森請這個情婦的律師馬文·米切爾森到華盛頓,討論這一案子。摩根·梅森是演員詹姆斯·梅森和好萊塢花邊新聞記者帕梅拉·梅森之子。他說:“我說這真是一件不幸的事。這家夥已經死了,再讓貝特西來應付這檔子事太讓她傷心了。”
雖然梅森是在以個人名義行事,可是新聞界將此看成是代表裏根夫婦的一次召見。第一夫人見到報道後打電話給邁克·迪弗,授意他否認白宮想在此事上對任何人施加壓力。之後,她又打電話給摩根·梅森,要他少管閑事。她說:“記住,貝特西還是我的朋友。”
南希的這份忠誠實在是不一般。她曾因女兒和一位搖滾樂明星在一起“鬼混”而和她斷絕關係,又因有人認為她那跳芭蕾舞的兒子可能是搞同性戀而不理睬他。南希·裏根平常盡可能躲避可能導致醜聞的事情。當國會眾議員湯姆·埃文斯(共和黨眾議員,特拉華州選出)被公開卷入一場婚外戀風波並失去國會議席時,南希便不再理睬他。“她甚至連一張聖誕卡也不寄來了,”這位前議員說。在巴巴拉·布什告訴她說,她手下的一位女秘書同一位參議員關係曖昧後,第一夫人便解雇了這名秘書。“她的冷酷給了我很大打擊,”這位白宮從前的秘書說,“我很愛那個參議員,他當時已和妻子分居了。可是我情願不再去見他,因為我需要這份工作,我喜歡為裏根夫人幹這份工作。可是她一聽說此事,就把我鎖在辦公室的門外……我感到自己是犯了什麼大罪而受到懲罰……由於精神壓抑,我住進了醫院。一年之後我才能再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