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是一個懂得節製飲食的人。作為一代名人,他要經常出席文人墨客、社會名流、政界要人的各種宴會,但是麵對山珍海味、美饌佳肴,他從不貪嘴,始終隻吃到八成飽左右便退席。
在我國江蘇鎮江有一家倡導健康飲食的“八分飽”飯莊,由於飯莊在起名上別具一格,很是抓人“眼球”,在鎮江競爭異常激烈的餐飲界廣受關注,以“名”奪人而生意紅火。其實,這家飯莊在硬件上並沒有過多出奇之處,但他們在為每一位食客點菜時,總要刻意提醒菜肴的葷素搭配和營養結構,經過培訓的服務員講解起健康飲食來頭頭是道,明顯優於一般飯店的服務員。這家店總部在台灣地區,是一家連鎖店,之所以要起這樣一個店名,主要是因為他們發現現在的人猛吃猛喝、暴飲暴食的太多,不僅不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在飲食的營養上也是顧此失彼,對健康很是不利。
現在的人不是沒有吃的,而是不會吃,好多現代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是吃出來的“病”。正是基於此,古人有“事做十分勤,飯吃八分飽”的古訓,上麵說的“八分飽”飯莊即由此而得名。
日本人吃晚餐也講究“飯吃八分飽,不把醫生找”。他們外出就餐時,有兩個好習慣:一是食客按照自己的食量訂餐,不夠再追加,不講究排場;另一個是店家精心烹製菜肴,不以量大取勝。日本人在享受晚餐時,利用飲食溝通情感,因此晚餐持續的時間一般比較長。
那麼,如何避免飽食呢?那就是少食多餐。中醫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少食多餐的養生觀點。早在兩三千年前,《黃帝內經》就主張“飲食有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我國古代偉大的醫藥學家、藥王孫思邈也曾說過,“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就是關於食不宜過飽,宜少食多餐的闡述。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少食多餐有著一定的科學依據。
點評
少食多餐是近年來眾多養生保健專家所推崇的健康飲食法門。少食多餐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糖尿病人少食多餐還有利於控製血糖。因此,在飲食上,一定要懂得適可而止,不可太少,也不可太多,吃到八分飽是最理想的健康狀態。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飲酒,是一種曆史久遠的世界性現象。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民都離不開酒,酒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人們傳達思想、交流情感的使者。
對於一個好酒的人來說,喝酒的理由太多了。逢年過節要喝酒,謂之“喜慶酒”;結婚要喝酒,稱“喜酒”;生孩子辦滿月,稱“滿月酒”;就是死了人,辦完喪事也要辦幾桌,謂之“謝和酒”,意思是對街坊鄰居的幫忙表示感謝,特別是老喜喪(七八十歲過世的),更是要多擺幾桌。遇到朋友相聚,親戚來訪,隨時都喝,故有“無酒不成席”之說。酒桌上是無話不說,不少事就是在酒桌上談成的。
酒在人類的保健史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藥酒是人們公認的良藥,我國許多中藥也是用酒來泡製的。適量飲酒,對健康有益。但是如果過量飲酒,就變成有害了。隻有充分了解飲酒對人體健康的益害,掌握科學的飲酒品質、數量和方法,才能在酒中獲得真正的樂趣。
老楊一生好酒,卻從不貪杯,因此他的身體一直很健康。他不像一些酒鬼,一上酒桌就不要命,直到把身體喝垮,他有自己的一套“酒經”,說起來既有意思,也給人許多提示。在這套“酒經”裏,他把喝酒的人歸為“六等”,各等有各等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