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達·芬奇:《筆記》
知識是路,起點是明,終點則是時光和天命。
〔黎〕紀伯倫:《行列歌》
理論的知識比經驗的知識要優越得多。
〔英〕斯賓塞:《教育論》
一門知識,有其特殊的內涵,應該得到尊重,但必須懂得,在其之上還有更高深的領域。
〔日〕武者小路實篤:《人生論》
知識需要裝飾,它既要有重量,也要有光彩,否則會常被誤認為是鋁而不是金。
〔英〕切斯特菲爾德:《書信錄》
由努力得來的知識,造成了我們。
〔英〕托·卡萊爾
知識如同泉水,有的順流而下,有的噴湧而出,有人從自然之光中獲得知識,有人從神聖的天啟中受到教益。
〔英〕弗·培根:《學識的增長》
博學的人是知識的蓄水池,而不是源泉。
〔英〕諾思科特:《席間閑談》
知識的單純,“購銷”不能說是學術研究,也不值一提,各種各樣的知識隻不過是提供思考之用的資料,而讀書隻不過是提供一個機會讓人們思考而已。
〔日〕廣中平佑:《學術的道路》
知識是果樹,知識的應用就是果樹上結的果實,有知識的人是善於利用知識的,不會利用知識的人不能算為學者。
〔阿拉伯〕伊本·穆格發:《卡裏來和笛木乃·序言》
知識若不變為智慧,就是永遠的無知。
〔日〕穀口正和:《第三感性》
愚魯的人羨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學問本身並不教人如何用它們,這種運用之道乃是學問以外、學問以上的一種智能,是由觀察體會才能得到的。
〔英〕弗·培根:《隨筆·論求知》
一切與正義相背離的知識,隻能稱之為詭詐,而非智慧。
〔古希臘〕柏拉圖,引自西塞羅《論義務》
沒有伴隨道德的知識是有害無益的。
〔日〕澤柳政太郎
知識可以產生力量,但成就能放出光彩,有人去體會知識的力量,但更多的人隻去觀賞成就的光彩。
〔英〕切斯特菲爾德:《書信錄》
知識之樹果實累累,隻有真正的強者才能將這些果實全部消化掉。
〔英〕瑪·柯爾律治:《落葉拾零》
不正確的知識比無知更糟。
〔德〕迪斯泰爾韋格
聰明人有了學問,就更加精細,傻子有了學問,就更加糊塗,有眼睛的人得了陽光,就更加明亮,蝙幅得了陽光,就反而昏暗了。
〔阿拉伯〕伊本·穆格發:《卡裏來和笛木乃》
掌握的知識若隻有一鱗半爪,這些知識不僅不能使人明智,還往往造成惡果。
〔波斯〕昂蘇爾·瑪阿裏:《卡布斯教誨錄》
智慧愈高,愈多憤激,知識的增加,即為憂患的增加。
《舊約全書·傳道書》
我的知識、誠懇和勇敢,往往都隻是我不幸的源泉。
〔法〕伏爾泰:《查第格》
加識越多,越悲苦,增長知識的人,是增加了煩惱。
〔德〕叔本華
可能有人要說,是知識給我們帶來了毛病,然而醫好毛病的卻不是無知。唯有更豐富、更明智的知識才能締造更幸福的世界。
〔英〕羅素:《為什麼我不是基督教徒》
知識是無邊的海洋。
〔俄〕諺語
地球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
〔蘇〕諺語
知識無底,學海無涯。
〔蒙〕諺語
知識沒有頂峰,智慧沒有邊際。
〔蒙〕諺語
科學知識的對象是必然的對象,因此,它也是永恒的。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倫理學》
見解為暫時的,知識為永久的。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知識是活的東西,它永遠在更新。知識也在陳舊和死亡,就像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