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文學(1)(1 / 3)

文學在興趣、教訓、說教或是宣傳,為自己的修煉,對其他事物的刺激——在這些事之間往來不停。

〔法〕瓦萊裏:《文學論》

文學就像所代表的社會一樣,具有不同的年齡:沸騰的童年是歌行;史詩是茁壯的青年;戲劇與小說是強大的成年。

〔法〕巴爾紮克:《巴爾紮克論文選》

以借助於思想來表現自然的文學藝術,是所有藝術中最複雜的藝術。

〔法〕巴爾紮克:《〈驢皮記〉初版序言》

文學:在所有人麵前公布那些你對最親密朋友也保密的事情。

〔法〕讓·羅斯唐:《一個人物的日記》

說教並不是我的職責。我的職責是用生動的形象,而不是用議論來說明事物。

〔俄〕果戈理:《作者自白》

文學到底是要為認識生活這個事業服務的,它是時代的生活和情緒的曆史。

〔蘇〕高爾基:《論文學》

文學是社會的階級和集團底意識形態——情感、意見、企圖和希望——之形象的表現。

〔蘇〕高爾基:《論文學》

文學就是用語言來創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語言來反映現實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維過程。

〔蘇〕高爾基:《和青年作家談話》

文者,言乎誌者也。

〔中〕王安石:《上張太傅書二》

看來作文,全要胸中先有緣故,若有緣故時,便隨手可觸,都成妙筆。若無緣故時,直是無動手處,便作得來,也是嚼蠟。

〔中〕金聖歎:《讀第五才子書法》

文學和學說不同,學說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

〔中〕魯迅,引自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

是文學喚醒我們注意人類生活的準則。

〔法〕貝納丹·德·聖皮埃爾:《保羅與薇吉妮》

它(指文學)像是天女下凡來減輕人類的苦難。

〔法〕貝納丹·德·聖皮埃爾:《保羅與薇吉妮》

文學有巨大的意義:它是社會的家庭老師。

〔俄〕別林斯基:《給B·H·鮑特金的信》

文學是對待一代實行潛移默化的很有力的工具。

〔蘇〕克魯普斯卡婭:《克魯普斯卡婭教育文選》

文學的一般任務是什麼呢?就是把人的美、誠實、崇高的品質表現在色彩、文學、音樂、形式中。

〔蘇〕高爾基:《論文學》

文學使思想充滿血和肉,它比哲學或科學更能給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確性和巨大的說服力。

〔蘇〕高爾基:《論文學》

文學的職能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指導。

〔蘇〕阿·托爾斯泰:《需要更大的創造性的膽識》

文學是能永葆新聞性的新聞。

〔美〕埃茲拉·龐德:《閱讀入門》

社會向文學提供素材,文學向社會提供規範。

〔中〕郭沫若:《郭沫若論創作》

人們最高精神的連鎖是文學,使無數弱小的心團結而為大心,是文學獨具的力量。

〔中〕葉聖陶:《侮辱人們的人》

世界上不可能用任何人力材料建築的宮殿和城堡,原可以用文字作成功的。

〔中〕沈從文:《沈從文散文選》

一部小說,頭一個條件就是引起興趣。可是想要引起興趣,就得使讀者發生幻覺,相信書中的事情全真有過。

〔法〕巴爾紮克:《巴爾紮克論文選》

小說不是別的,而是有時由於思想,有時由於心靈而超出了舞台比例的戲劇。

〔法〕雨果:《〈光與影集〉序》

長篇和中篇小說是最廣泛的、包羅萬象的一類詩;才能在這裏感到無限的自由。

〔俄〕別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國文學一瞥》

短篇小說的首要魅力就是樸素和誠懇。

〔俄〕契訶夫:《寫給阿·尼·普列謝耶夫》

中篇小說缺少女人,就跟機器缺少蒸氣一樣。

〔俄〕契訶夫:《契訶夫論文學》

短篇小說,一切必須寫得像浮現在讀者眼前一般。

〔蘇〕高爾基:《給某青年作家》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中〕班固:《漢書·藝文誌》

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麗其人。

〔中〕無礙居士:《警世通言序》

短篇想要見好,非拚命去作不可。長篇有偷手。

〔中〕老舍:《我怎樣寫短篇小說》

寫小說也就是寫社會。

〔中〕沙汀:《短篇小說我見》

精確與簡潔,這是散文的首要美質。它所要求的是思想,沒有思想,再漂亮的語句也全無用處。

〔俄〕普希金,引自《俄羅斯古典作家論》

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有破綻也不妨。

〔中〕魯迅:《三閑集·怎麼寫》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詩。

〔中〕楊朔:《〈海市〉小序》

散文是一切文學樣式中最自由活潑,最沒有拘束的。

〔中〕柯靈:《散文——文學的輕騎隊》

師陀同誌說“散文忌‘散’”很精辟。但另一方麵,“散文貴散”。說得確切些,就是“形散神不散”。

〔中〕蕭雲儒:《形散神不散》

散文之所以比較容易寫,是因為它更接近我們口中的語言。可以說,散文是加過工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