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克蘭茨能賺300萬美元的事實證明了小說不僅沒有死而且活得很好。
〔英〕埃裏卡·約翰,引自《當代作家采訪錄》
小說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是人們的消遣物,而小說家仍就是最有創造才能的作家。
〔美〕艾爾弗雷德·卡津:《快樂的生活叢書》
聲望最高的文學形式。
埃德溫·貝裏·伯貢姆:《小說和世界困境》
小說是至今為止人類發明的最精密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炫耀的儀器。
〔英〕約翰·尼普代克:《零工》
小說會使你熱血沸騰。
帕特·康羅伊
每本小說都應有開始、中間過程和結局。
〔英〕彼得·弗裏斯
如果你想了解你所生活的時代,那麼你就看這個時代的小說。在那裏人們都戴著麵具,可以自由發表言論。
〔英〕阿瑟·赫爾普斯:《巴恩斯與引語錄》,
小說家與偵探有某些共同之處:他們觀察周圍的一切,他們偷聽,他們尋找事件的動機、分析人物的特性。為了文學,他們肆無忌憚。
〔英〕格雷厄姆·格林:《逃脫之路》
小說揭示那些非常晦澀的事實。
傑斯埃米恩·韋斯特,引自《讀者文摘》
看:《玩偶的山穀》就如同看一本長長的毫無主題的流言蜚語集。通過換名來隱藏真實人物恰恰使這本書更有趣。
諾拉·埃普羅恩:《局外人》
作家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性。他總是在審視著周圍的一切,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怪癖。加拿大作家莫利·卡拉漢對於我來說,判斷優秀小說的標準就是看作家是否創造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在那裏他筆下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我非常欣賞做到這一點的小說。
〔英〕詹姆斯·米切納,引用於:《與作家的談話》
一部好小說就像一個魔毯,坐著它我們可以漂進通常我們無法進入的世界。
卡羅琳·戈登:《如何讀小說》
優秀作家在做著設置路標的工作:“來吧,到我的世界裏來看一看,感受一下我的世界,我是你們的向導”。
拉裏·金:《隻是一個笨蛋:論當作家》
作為一名讀者,我希望一本書能將我帶入它的世界中。這一世界會使我的所謂的真實世界顯得淺薄。這一世界會使我留連忘返。當我合上書的時候,我會覺得有些失落感。
〔英〕埃裏卡·約翰:《作家》
當代小說所存在的問題是小說中充滿了不值得知道的人物,這些人物在我們的頭腦裏出出進進,但掀不起絲毫波紋。
諾曼·卡曾斯:《人類的選擇》
對於我來說,一篇好的散文是人們在那裏能聽到雨聲;一篇好的散文是人們在那裏能聽到戰爭的喧囂;一篇好的散文能使普天下為青春的美麗感到憂傷;一篇好的散文具有使我們發笑的力量;一篇好的散文對於我來說是聰明而見識廣博的人們的最嚴肅的對白,他們努力確保在這個星球上燃燒起和平的火焰。
〔英〕約翰·奇弗:《一個哲學家》
一個故事必須不同尋常才能有人讀。我們作家都是遠古時代的水手,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有能力終止婚禮來賓(也就是,能夠終止匆忙的出版),除非他有比一般的男男女女都不同尋常的經曆來告訴大家。
〔美〕托馬斯·哈迪:《托馬斯·哈迪的早期生活》
一部小說必須有惟一的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主題,它就像一個向導一樣在故事的背後操縱著。例如在我的書:《瓶子裏的音信》中就有這樣一個主題:“在失去你的第一次真愛之後,第二次戀愛可能嗎?”於是在這本小說裏,每個情節、每個人物、每種形式、每個節奏都圍繞著這個主題,它們共同組建了這個故事。
尼古拉斯·帕克斯,引自《作家文摘》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構想一個故事,但使其中的人物具有生命力,有故事的空間,使他們成為我關心的人物卻是一件難事。
菲利斯·雷諾茲·內勒:《寫小說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