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溫升到99℃,還不是開水,其價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礎上再升高1℃,就會使水沸騰,並產生大量水蒸氣來開動機器,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水溫升到99℃,還不是開水,其價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礎上再升高1℃,水就會沸騰,並產生大量水蒸氣來開動機器,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對於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而言,能夠取得優異成績,是每個人的深切期望。

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在考場上正常發揮,避免考試失常呢?這就如同水的變化一樣,水由冰水到溫水再到開水的升溫過程,需要不斷的燒火添柴,水的溫度才能不斷升高,直至達到100℃。為使已經99℃的水上升到100%,同學們需要繼續將水加熱上升1℃,才能讓水最終沸騰。

有一些企業,看起來規模已經做到了足夠大,實力做到了足夠強,為什麼還難以與另外一些企業相抗衡?說白了,可能僅僅是一步的差距,但這一步卻是量變和質變的區別。就好比99℃的水和100℃的水,雖然僅僅1度之差,但卻是天壤之別。

怎樣才算是讓“水”沸騰了呢?從管理員工的角度來看,就是使水保持99℃不降溫,同時還要上升1℃,讓水沸騰。然而這關鍵的1℃怎麼升呢?

對於不同的企業和不同的管理者來說,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要善於點燃激勵之火,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其發揮內在潛力。實踐證明,一個明確的、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對員工有相當大的激勵。企業管理者如果深入了解企業文化和員工的傾向性,適時、恰當地提出目標,並使目標與員工需要緊密聯係,就能極大地激發職工的熱忱。國際著名的大企業,像通用電氣、索尼、澳柯瑪等,都是這方麵的典範,而它們的成功,也一再證明了這一商業法則的正確性。

從產品本身的角度看,要贏得“沸騰效應”,關鍵還是要看品質和質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瑕疵,可以讓一個奮鬥多年的著名品牌信譽掃地,毀於一旦。1℃的差別,真是可天堂,亦可地獄。百年老字號“張裕”對這一點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他們對質量的追求始終保持著一種兢兢業業的態度,在99%與100%之間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戒備。因為張裕人深深地懂得,這1℃之差,正是消費者之所以選擇“張裕”而不選擇其他品牌的原因,也正是它與眾不同的地方。

目前產於中國的體育用品占世界市場的30%以上,並有上升之勢。但不容否認的是,中國體育產業在GDP中所占比重不到0.2%,在體育市場上,我們仍缺乏像喬丹那樣魔力四射的明星,以及類似耐克、阿迪達斯那樣世界知名的體育品牌。也就是說,缺乏使中國體育市場“沸騰”起來的“1度”。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這裏的“東風”就如同那“1度”,但如果東風始終不露麵,則再完美的計劃也隻能成為遺憾了。

水的沸騰效應說明一個道理,成功也許就是努力堅持到最後一刻的韌勁,而失敗也許就是自身的惰性使然。一步之遙的缺失造就了平庸與偉大的差距。

所以,考試前,學生們應該想方設法使自己儲備的能量發揮到最大值,在戰略上采取舉重若輕的不在乎態度,藐視它;在戰術上本著舉輕若重的不馬虎態度,重視它。依靠自身的綜合實力、良好的心態、科學的應試策略這三根支柱,為最後能夠升溫1℃,實現100~C沸騰效應,也許堅持、堅持、再堅持,是每個學生能夠獲取成功果實的惟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