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省一元錢等於淨賺一元錢。
台灣台塑總裁王永慶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這樣一句話:“節省一元錢等於淨賺一元錢。”他的這個思想被台塑集團員工奉為經典,並為國內外企業管理者稱為“王永慶法則”。
賺錢要依賴別人,節省隻取決於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多看重的是財富的創造,對於節儉似乎注意不夠,有時甚至認為這是小家子氣。殊不知,節儉也是理財的一部分。學會了節儉每一分不必花費的錢,你也就學會了對財富的運用和創造。
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同車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由於去遲了,以至找不到車位。他的朋友建議把車停在飯店的貴客車位,蓋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說“我來付”,蓋茨還是不同意。原因很簡單,貴客車位要多付12美元停車費,蓋茨認為那是“超值收費”。作為一位天才的商人,蓋茨認為:花錢像炒菜一樣,要恰到好處。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咽。哪怕隻是幾元錢甚至幾分錢,也要讓每一分錢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一年夏天,32位世界級企業家(總資產超過英國一年的國民經濟總收入)舉辦一次“夏日派對”,蓋茨應邀出席這個盛會,身穿的一套服裝,是他在泰國菩提島休假時花了不到10美元買的,還抵不上“歌星”、“影星”幹洗一次衣服所花的錢。蓋茨說,一個人隻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在美國的《財富》雜誌世界財富排名500強“龍虎榜”上,美國知名的大公司——沃爾瑪,以總資產2950多億美元的不凡業績,連續第三年蟬聯榜首。
沃爾瑪的成功,離不開它的嚴格管理,離不開“儉”;沃爾瑪的知名,也源於它的高效益和出手的“闊”。
沃爾瑪的“儉”的確是從一張紙做起的。如果你沒有複印紙,想找秘書要,對方一定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句:“地上盒子裏有紙,裁一下就行了。”如果你再強調要複印紙,對方一定會回答:“我們從來沒有專門用來複印的紙,用的都是廢報告的背麵。”據報道,“2001年沃爾瑪中國年會”與會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經理級以上代表所住的,隻不過是能夠洗澡的普通招待所。沃爾瑪的節儉不隻是針對員工的,企業老總堅持率先垂範。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盡管是億萬富翁,但他節儉的習慣從未改變,沒購置過一所豪宅,經常開著自己的舊貨車進出小鎮,每次理發都隻花5美元——當地理發的最低價,外出時經常和別人同住一個房間。
沃爾瑪也有“闊氣”的時候,擺“闊”主要體現在興辦公益事業上。山姆-沃爾頓不僅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多項獎學金,而且這個“小氣鬼”還向美國的五所大學捐出數億美元。
沃爾瑪贏在“吝嗇”。無獨有偶,世界馳名的豐田汽車公司正是因為提倡“吝嗇”,才贏得了“世界第一車”的美譽。豐田公司有個著名的“三河商法”,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吝嗇。豐田公司的老板豐田喜一郎非常討厭浪費,他說過:
搞企業必須有基礎,而這個基礎就是要杜絕浪費。他強調,豐田公司的批量生產模式就是要徹底杜絕浪費,追求汽車製造的合理性。從創業之初,喜一郎就強調:“錢要用在刀刃上……用一流的精神,一流的機器,生產一流的產品。要徹底杜絕各種浪費。”正是因為完美地貫徹了“吝嗇”的精神,豐田汽車公司取得了自己事業的巨大成功,成為了世界汽車行業六巨頭之一。
許多人都知道“吝嗇”可以創造財富,但是很少有人能像沃爾瑪、豐田那樣一以貫之,並且讓“吝嗇”成為公司的一種經營理念。在創富的道路上,我們聽到過許許多多理念,每一個都有大量的理論支持。但是豐田、沃爾瑪卻用家庭式的節儉之道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從王永慶法則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啟示:
(1)財富積累是創造和節省兩種途徑形成的;
(2)節省是現代人的美德,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老板,也把節省作為自律的一項要求;(3)節省不分時間和地點,隨時隨地都應盡量節省每一分錢,節省應從細節做起;(4)個人不節省,無益致富;企業不節省,無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