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不學禮,無以立——待人處世需知的基本禮儀(1)(3 / 3)

不要送西方人一組刀具,因為這表示希望斷絕彼此的關係。不能送印度人用牛皮做的禮物,因為他們視牛為神聖的動物。也不要送英國人條紋的花領帶,因為英國人隻戴他們自己的條紋花領帶,他們認為戴別人送的是不吉祥的。

到阿拉伯人家中做客,不要帶食物作為禮物,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在批評或諷刺他的待客之道。

日本人對於禮物很講究包裝,收到禮物通常會在私下拆開,但如果你要當場打開禮物,他也會照做。他們拆禮物極為小心,不像我們很隨便地把包裝紙撕破,他們看完禮物後會再包回原樣,好像從來沒有拆開一樣。

不要在眾人麵前送禮給某一位日本人,除非你為在場的每個日本人都準備了禮物。收到日本人的禮物,要盡快寄封感謝函,否則送禮的人會認為你不喜歡他送的禮物。

以下列出幾條合適的送禮哲學,以供參考:

在伊斯蘭教國家,酒類禮品一直很受歡迎。不必擔心你的酒會被怎麼處理,它不是在辦公室,就是在家裏被人享受。

文具永遠是很受歡迎而且很合適的禮品,如果上麵印有公司名稱,最好將字體縮小,並將產品適當改裝。

藝術類禮物適合每個年齡層的人。

包裝整齊或用密封盒子裝的食物非常適合送給家庭使用,如堅果、糖果、餅幹、小點心等。

衣服類的禮物也不錯,但是必須知曉對方的尺寸,不可憑空猜測。

4.交談的禮儀:聊出你的文雅

談話是最迅速、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其禮儀則是它的潤滑劑,可促進溝通之順利進行,因而非常重要。

我們談話時所傳達給人的第一印象為“嗓音”,也就是你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感覺如何?

如果你的嗓音可以用“甜美”來形容,大概就沒有這方麵的問題。

但或許你並不知道自己的嗓子到底好不好?

有個方法可以幫你測試: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聽聽看,如此便能很快地知道自己聲音的缺點在哪裏、該改進的是哪一部分。

(1)每個人說話時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身份,千萬不要表現出影響其形象的說話方式,包括:

使人覺得聲音粗糙刺耳。

呼吸聲音過大,使人感到局促不安及猶豫。

語氣太平淡,使氣氛沉悶。

聲音表露倦怠。

說話時鼻音過重。

解說時,口齒含糊,令人難以理解。

說話過慢或過快。過慢使聽的人感覺煩悶,過快則容易讓人跟不上。

聲音太大或太輕。

(2)具有專業形象的說話方式

有助於表現專業形象的說話方式,包括:

避免地方口音。

聲音強而有力並具有權威感。

以橫膈膜短促呼吸。

以悅耳的語調充分表達情緒,使發言更為有力。

聲音清晰、幹脆。

語言簡潔明了。

快慢適中,節奏清楚。

音量掌握恰當。

(3)具備良好的口才

話人人會說,口才好壞卻是另外一回事。在商場上,一位口才好的人,通常應具有下列特征:

少用“我”字,盡量不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

知識淵博,談話內容廣博而有深度。

對他人賴以維持生活的行業表示高度的興趣。

能很快轉移話題。

能適應談話對象。例如,一位高級主管與職員的妻子同座時,他能試著去談論職員的家庭及小孩、附近學校的狀況等話題,並從中去發現一些問題、了解一些事情。而身為一個好聽眾,時常可從別人的談話中獲益,還可用別人談話的內容啟發自己。

發表意見時,應以知識和經驗作為依據,勿妄加猜測。如果不是某方麵的專家,就不要假裝自己什麼都懂,千萬不要誇大自己的能力,隻要輕鬆加入話題就可以了。例如:和一位茶葉專家談話時,不妨將自己作為一個對茶葉感興趣的人,提些問題:“現在這時節,喝什麼茶最合適?”不要害怕承認自己一無所知,因為被問的人會在心裏感到被人認可,進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與人交談時,要正視對方眼睛及眉毛的部位。目光的彼此接觸在任何場合都是非常重要的,說話時若不正視對方,表示內心害羞、害怕或是有所隱瞞,更嚴重時會使對方感覺你不誠實,這是商業場合上的一大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