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交,陌陌就要與霸主微信迎麵相對。盡管陌陌將自己定位在“陌生人社交”上,但你也無法說微信就完全是“熟人社交”,後者的“附近的人”“搖一搖”同樣是基於LBS的陌生人社交利器。更重要的是,“陌生人社交”在中國是個好定位,卻是個偽需求。
中國自古就是熟人社會,大部分人聽到“網上認識的”這五個字,就在心中警惕了七分。就是說,即使你是個社交高手,線上線下關係網都搞得好,當你想把他們介紹融合在一起時,也會遭遇很大的阻力。加上目前的社會環境,人與人之間缺少基本的信任,單純的陌生人交友不存在市場。
於是陌陌最終變成了一個關係的孵化場,你們可能因為“約炮”“興趣”或“鄰居”在陌陌上相識,但一旦要結成強關係,就會轉移到微信上去。很多陌陌用戶在個人資料上會填上微博、微信賬號,以此作為自己可信度的背書,遇到聊得愉快的朋友,也會自然要求加微信(這對陌陌用戶來說,就意味著要進一步發展強關係的信號)——從陌陌釣到的小魚,他們要轉移到微博、微信上養大。
更要命的是,唐岩或許沒有意識到,LBS與發展強關係本身就存在某種矛盾。用戶結成強關係網絡後,自然會脫離LBS。就像微信雖然也有附近的人,搖一搖,但用戶活躍度低,因為強關係網絡中的人不會求新求刺激,陌陌“總有新奇在身邊”的Slogan就徹底要換了;而如果強化LBS,比如現在陌陌為了摸索LBS商業化推出的“到店通”(讓商鋪可以根據距離覆蓋推送廣告,以略有差異的形式出現在周邊的人列表中),它就會成為一個類似大眾點評網的本地生活應用,進一步消解用戶深入社交的意願。
現在的陌陌,兩頭都不願舍棄,也不能舍棄,在夾縫中尋找出路,走得格外艱難。加上這次為了合規,對違規信息重拳出擊——據陌陌官方微博發布的數字,截止到今年4月,陌陌受理了8000多萬條舉報信息,封禁了300多萬個手機設備(封禁手機無法重新注冊陌陌賬號)——用戶活躍度明顯下降:以女性賬號(頭像麵容姣好)被打招呼的數量衡量,更新到5.0版後,招呼數降為4.0版時的1/3,大約是陌陌用戶活躍度頂峰時的1/10。
盡管被搭訕是陌陌理想用戶的“邊緣”功能,但某個關於陌陌的段子說,兩閨蜜到咖啡廳喝下午茶,先各自拍一張照片上傳,一個小時後,兩姐妹比打招呼數的多少,少的那個請客買單。滿足不了美女用戶炫耀美的需要,當初為陌陌興起立下汗馬功勞的美女用戶們隻怕會離它而去了。
“後麵還有一班天才在追趕”
陌陌不想要“約炮神器”的標簽(其實也不是不想要,隻歎不能留),有的是後來者跟陌陌搶。有人分析,陌陌轉型後的市場空白,是同類陌生人交友軟件擴大市場的大好時機。
從遇見,到比鄰,再到請吃飯……在他們中,遇見與陌陌同期誕生,都主打陌生人社交,隻是沒有先搶到“約炮神器”的好頭銜,屈居第二;比鄰是陌陌的升級版,玩的是給陌生人打電話的刺激心跳;請吃飯是陌陌的改良版,在陌陌創造的網絡神句“約嗎?”後邊,你還有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約出來幹什麼,以什麼理由去約?而請吃飯給了你最容易打動人的理由:吃飯。食色,性也,女神在美食麵前也要淪為吃貨,它大大提高了“約”成功的概率,也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約會神器”。
加上陌陌此次傳播的內容,很大程度上搶了豆瓣的文藝小清新定位(隻是風格更加小眾冷豔),而基於興趣和群組的社交,一直是豆瓣的長項。作為反應,大豆瓣終於在7月底推出了自己的移動端應用“豆瓣APP”(此前豆瓣按頻道出過移動端產品,但沒有很好的整合體驗),盡管有點姍姍來遲,但其在8800萬豆瓣用戶中的號召力不容小覷。
一直走在轉型道路上的陌陌,看那前方怎麼也看不到岸,後麵還有一班天才在追趕,最近確實比較煩。
於是陌陌最終變成了一個關係的孵化場,你們可能因為“約炮”、“興趣”或“鄰居”在陌陌上相識,但一旦要結成強關係,就會轉移到微信上去。
陌陌不想要“約炮神器”的標簽(其實也不是不想要,隻歎不能留),有的是後來者跟陌陌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