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些向超市學來的陳列陰死了你的嬰童店!(1 / 2)

這些向超市學來的陳列陰死了你的嬰童店!

嬰童觀察

作者:張斌

嬰童店的地板搞得像超市那般光亮、白淨,這有什麼問題?問題大了去了。

嬰童專業店的賣場硬件和軟件設計,按其管理者主導的思路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向左的“超市派”和向右的“高街派”。前者重視功能性和價格形象,後者重視體驗性和生活聯想。

高街(High Street)是指一個城市中最主要的商業街,但高街派的零售商卻並非指那些高端(High End)的店鋪,而是指那些借用綜合、高端元素來促進精品向平民普及的專業店、百貨店。

比如說ZARA,盡管隻是一個平價專業店,但它一定要選擇最好(甚至是頂級)的商業街,並采取如同大牌一般的櫥窗和賣場展陳設計。

這是給顧客一種激勵和信心:讓你在高街體驗中享受不高的價格和不賴的品質。基於孕嬰童產品快速更新、日常應用而又追求風格和品質的特性,因此,一般采用高街派店鋪的設計。

超市這種業態,從源流上晚於高街上的百貨店。百貨店是19世紀後期,將塵土飛揚的商街上的各類小店集中自同一屋簷下的產物,本身就帶有升級購物體驗的追求;超市是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期間,為適應人們購買力而去掉賣場內一切浮華設計和多餘服務(甚至包括櫃台服務),以保證通過低價格刺激高周轉來盈利的模式。經典的超市派賣場風格是簡練、通暢、豐富、實用,會用貨賣堆山刺激顧客,也會用工業化灰藍色調裝飾收銀台——它代表這是一個竭力幫你省錢的賣場。

無論高街派還是超市派,都會追求商品的周轉率(毛利率主要看對供應鏈的掌控程度),在這一點上它們殊途同歸。同時,兩者也在曆史中不斷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在中國,由於高街派的一些基因並不發達,又加上資源限製,因此超市派占據各類專業店的主流。我們可以用一些圖片來做一分析。

地板光滑如鏡?錯!

嬰童店的地板色彩,白不如黃(淺黃),黃不如彩,彩色地板圖案是引導顧客購物的最佳表現。

有些嬰童店在中國不得不接受購物中心預設的光亮、白淨的地板,這種地板設計有什麼問題?

沒有考慮購物者的介入和場景感受。

高街派的設計,總是希望有更多中童、小童前來瀏覽體驗,盡管光麵地板也防滑,家長還是基於心理上的安全考慮會時時照顧,這就降低了父母挑選的機會。而選擇淺黃或木地板是為了創造如同家居的溫暖體驗,幫助顧客通過聯想溫馨場景而延長駐足、提升購買。

我曾看到一個兒童糖果店用馬賽克在地麵鋪花,效果也很不錯,父母也願意讓兒童自己提著購物籃到處晃悠。

天花板省錢?錯!

燈光在嬰童賣場亦非常關鍵。Mothercare英國賣場的燈光設計講究4C:COMFORTABLE舒適感、CONVENIENCE便利性、CONTEMPERARY時代感、COST成本。要想讓顧客在賣場中麵對商品浮想聯翩,必然要創造如同家庭生活場景般舒適的光環境,這時賣場照度、色溫的設計就很重要,一個感覺陰鬱、慘白的賣場是無法給顧客好的體驗的。

對於臨街店鋪來說,燈光還有很大的一個功用:招徠顧客——試想在南方雨季陰鬱或北方冬季枯灰的環境中,賣場呈現淡淡的如同家庭童屋或餐廳般的暖光環境,是多麼的誘人?

基於時代感和成本的雙重考慮,有些服裝店將天花板做成黑色。暗色的天花板在全球的嬰童店並不多見,但我在中國的一些嬰童店照片中卻可以看到。賣場風格必須和品牌風格配合在一起,那些主打小眾的服裝可以專攻某種沉鬱的都市風格,但對於嬰童賣場卻不能含有任何壓抑的成分。尤其當地板色彩變為淺黃或彩紋之後,更要注意天花板的整潔和高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