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2 / 2)

“噢,對了,峰他爹,你拿一條幹淨毛巾,去到家裏園地上包兩捧泥土來,外麵裹上紅布,卡在帶花紋的壇口上,連壇子放在祭祀台中間。不過要裹得平整些,看上去周正。”甄嶽群默無聲息地聽著,他也怕走神忽略某個細節,因過錯影響父親的整個計劃。他在老五爺甄五魁的幾個子女中,排行老大,人也最老實忠厚,但平時行事中缺了點精明活套。兩個妹妹已經出嫁,弟弟甄嶽誠剛完婚不久,還沉湎於少不更事的頑皮和任性中。隻有他在關鍵時刻能幫父親分點心思。但往往他在節骨眼上斷了幹練和利索,像一頭聽使喚的牤牛套上犁鏵沒了方向。媳婦整天圍著鍋台轉,外麵有的事老五爺必須靠他打理。好在父親還不是太老,落在他身上的隻是極少的一部分。父親是個急性子,又是位能幹的人。多年前和國民黨決戰時,子彈紛飛、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戰場上,一個少年跟著大人,不僅送糧搬運,還來回奔跑,幫著抬傷員,遞茶倒水,被親臨視察的一位將軍點名誇讚過:“這小子挺利索的,是個幹事的好手。年齡太小,不然國民黨不完蛋的話,長大了來當兵準是好樣的。”後來他和其他區的支前英雄一樣,也被授予“支前小模範”稱號,直到現在,看到正堂上方的獎匾,他渾身充滿勁頭。他小時候就記得他躺在父親的懷裏,父親的胡子在他臉上蹭來蹭去的,親切而溫暖,但父親對母親發火時的情形也讓他毛骨悚然。母親也是受不了他的火燎脾氣,多次負氣出走,最後病死在乞討的路上。憑父親胡子的忽閃幅度能猜到他的臉色,也能感到他內心的火氣。現在父親兒孫一大家,胡子更加濃密,滿臉的胡須遮擋了他的皺紋,你很難知道他的真實年紀。這一特征讓父親在這一帶小有名聲。“你發什麼呆?他們都快回來了,差不多都準備好了,你把泥土弄來就管開始了。”父親催促,他才感到自己跑了神。“好,父親,我這就去,你放心,不會耽誤的。”他始終在老五爺眼中最為聽話。正屋的老鍾響了十二下,老五爺一家恭敬地立在了甄家祭祀房的牌位前。

“各位列祖列宗先輩在上,甄家子孫在此跪拜,敬祝先人靈魂安息,並保佑人丁興旺,大業順暢,家族和睦,萬世安康!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隨著老五爺洪亮的聲音在屋內盤旋,頓時小屋籠罩著肅穆的氣氛。這聲音像從地下發出,又像從每個人心底發出,清晰而虔誠,仿佛地下的先人們都站在了麵前,準備和親人們說說知心話。可等老五爺話語一停,屋內的空氣一沉寂,立馬讓人覺得他們處於一個真實清朗的世界,地下的人距離很遙遠。老五爺單獨又磕了三個頭,然後點燃一炷香,上前插在祭台上的香爐裏。接著,甄嶽群、甄嶽誠、甄峰、甄亮、甄強和甄榮等依次輪番磕頭進香……一切有序進行。甄峰點完炮仗,急忙進去磕頭,可就在進香的時候,往回收手不小心碰到了放有泥土的花紋瓷壇,壇子就勢滾到了地上,“咣當”一聲,地上激起一大片瓷花。

“啊!”大家像受過專業訓練般地幾乎同時驚叫出這種聲音,之後又幾乎同一時間盯著老五爺。伴隨著老五爺平靜的胡須和怒睜的眼睛,本來肅穆的場麵頃刻變得令人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