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謀劃”經營的哲學(1 / 1)

“戰略謀劃”經營的哲學

企業決策,說到底是一種領導力量或領導權。它決定著企業發展的大政方針、投資方向、產品結構、經營範圍和組織規模,當然,也決定著企業的成敗與興衰。因此,企業決策的正確與否,企業如何在不斷變化著的外部環境中選擇正確的競爭戰略,對企業競爭力的強弱有著直接的影響。廣義的決策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層麵和環節。但就其目標性質、影響範圍和相互關係而言,企業決策大致可劃分為戰略、戰術和實施這樣三個層次。劃清這三個層次並不是理論概念的遊戲,它實際上對企業把握其長遠發展的方向、籌措與調配各種生產要素,以及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與權力關係的安排都有著具體的影響。企業競爭戰略的基本要素是空間和時間,同時,它又相應地涉及到戰略層次及戰略範圍。人們一般認為,競爭戰略就是規劃,它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一整套用文字與數字表示的規劃文本。但實際上,競爭戰略更重要的是一種行動的思路,是隨著企業競爭的實際進程逐步清晰起來的。因此,麵對外部環境各種不確定性的變化,競爭戰略應當被不斷地修正、補充和完善。對此,戰略儲備就成了企業競爭戰略製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戰略一詞最早產生於古代的軍事活動,“籌劃軍國之方略也”。德國著名軍事家馮·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略就是為了達成戰爭目的而對戰鬥的運用”,他提出製定戰略的兩個重要原則一是戰略重心盡可能集中,二是行動盡可能迅速。“戰略”被引入經濟領域之後,戰略是指企業經營者一種事先的、全局性的、長遠的、符合企業實際、富有創新、競爭和明確目的特點的經營活動。

戰略謀劃,是企業家使企業為適應環境條件變化所確立的長期不變的行動目標和經營方式的有機組合,是企業發展的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