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身處逆境方顯存在價值
沒有人能給經營貼上永久順利的標簽,但麵對逆境的選擇卻依誌殊異。懦弱者盡嚐煩惱,度日如年;畏難者磨去銳氣,把逆境作為安逸的搖籃;有誌者自強不息,麵對似乎是毫無希望的境遇,在逆境時間的荒野上開墾孕育價值的沃土。
逆境生活是一部深奧豐富的人生教科書。它吞噬意誌薄弱的失敗者,而常常造就毅力超群的成功者。逆境並非絕境,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坦途在前,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逆境往往能使人更加深刻理解時間的價值和意義,具有更多的時間安排的靈活性,更好地促人去珍惜利用。時間是“逆境”轉為“順境”的神奇的紐帶。究其原因是逆境能激發出平時蓄積的生命勢能。
逆境可以使人產生清醒的自我意識。一個企業家對自我的行為進行反思往往需要時間與環境,在逆境中,就常常能“冷眼向洋看世界”,相對比較冷靜,會比較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利弊長短、成敗得失、優勢和不足,並能夠在較短的時間裏選定聚焦突破的方向。已經付了的“學費”,比較容易轉化成對生活理解的真知灼見。因此,逆境是一所學校,它教人聰明,給人學問。身處逆境而能認真總結生命的足跡,大大縮短了企業走向成功的時間。
逆境能培養人的難能可貴的意誌力量。長期的逆境生活可以錘煉人不舍之功的長期性,凝就毅力的持久性,培育出耐心、恒心、韌性和悟心。在人生的搏擊中,往往毅力比智力更寶貴。“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飛瀑之下,必有深潭”,時間的效率隻有持之以恒,窮追不放才能獲得,而功在不舍。功貴不舍的精神,常常在逆境的磨煉中才能造就。身處逆境者應該時時想到,思想的波濤已到了懸崖口上,再前進一步,就會變成宏偉壯觀的瀑布,以此不斷自勵,終能迎來光明的未來。
此外逆境還能加快人的各種必備素質重新組合的速度。作為一個現代企業家,應該具備自信性、自主性、決斷性、創造性等素質,在逆境的條件下,這些素質都會一個接一個對身處逆境者提出挑戰,進行考驗。如何超越曆史的陳跡、超越環境的束縛、超越社會的不如人意處、超越自身的弱點等,這些人生的價值選擇都必須麵對,需要沉思中作出判斷抉擇。因此逆境不僅能培養出企業家的各種素質,而且能使現代企業家的素質和重新組合速度加快,並產生新的素質組合的合力。
耐人咀嚼的《菜根譚》說:“橫逆困勞,是鍛煉豪傑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者則身心受益;不受鍛煉者則身心受損。”這說明,企業家駕馭經營的技巧和主宰市場風波的能力,是從現實生活中磨礪出來的。
孟子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句話是說,隻有經過艱難曲折的磨煉,“斯人”才能承擔“大任”。國外對此也有類似的說法,如“碰壁是能力考驗和提高的機會”,“困難是晉升到高層次的踏腳石”等。
有作為,發展提高很快的企業家都是些不甘寂寞,勇於在風雨中鍛煉的人。他們投身到困難重重,甚至窘迫的事業中,在與風雨搏鬥中得到成長。所以有人說“困難是最佳的教科書與老師”。
“好事多磨”,“不受磨難不成佛”,說透了這個深刻的道理,滲透了人生成功的真諦。大凡偉大的事業都是在艱巨的磨難中完成的。
自然界有時給經營者提供生動的啟示,它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哲人,為他們指點迷津。馬爾藤博士曾這樣說,在風平浪靜的湖麵上蕩舟,用不著多少劃船技巧和航行經驗。隻有當海洋被暴風雨激怒,濁浪排空,怒濤澎湃,船隻麵臨滅頂之災,船中人相顧失色、驚恐萬狀之時,船長的航海能力才能被試驗出來。
經營企業也是如此。
當處於經濟窘迫,發展步履維艱,事業慘淡無光之時,企業家才會接受考驗:是一個懦夫,還是一個勇敢堅毅的創業者!
古有“亂世出英雄”之說,曆史上幾乎所有的英雄豪傑都在暴風驟雨的時代才湧現出來。大凡一個傑出的人物,都產生在重重的磨難裏,產生在十分惡劣的人生境況之下。在陽光和煦的溫柔之鄉,在充滿歡歌笑語的杯盞之下,在醉生夢死的享樂之中,不可能陶冶出傑出的企業家。
人生的風雨是立世的訓喻,惡劣的境遇是人生的老師。
傑出的企業家大多出生於困厄之家,其傑出的成就也大多伴隨著險惡的人生。
所以,《聖經·新約》啟示人通過逆境去爭取幸福。
亞聖諄諄告誡世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曆史上的許多著名企業家也隻有到了除去他自己的勇氣與耐心之外,別無所有之時;到了大禍臨頭,瀕臨絕境,必須謀求死裏逃生之時,才顯示出他偉大的人格和無堅不摧的力量。
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們超越了苦難,戰勝了險阻。人生之所以有意義存在,亦在於人生對苦難的超越和對險阻的戰勝。
去經受風雨的考驗吧,從風雨中走出來的企業家才可能成為經營中真正的強者。
貧賤憂戚,玉汝於成。
1904年11月初,年僅9歲的鬆下剛上小學四年級,突然接到在大阪工作的父親要他去大阪工作的來信,於是他中途退學,隻身前往大阪。
鬆下先是到大阪宮田火盆店去做店員,一年以後,進入大阪“五代自行車店”工作。鬆下幸之助由早晚打掃、收拾櫃台開始,漸漸擔任修理或販賣的工作,因此,對從事自行車這一行業的知識、技術、經驗,逐漸掌握,獲益甚多。主人對他也特別垂愛。老板經商能力很強,品德高尚;老板娘為人賢淑。鬆下在主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形成了若幹優良品質。比如他常想到:“要做端端正正的商人;一個人應該勤勉禮讓,掌握分寸,克己厚人……”
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對於鬆下而言,也是一種嚴格的訓練和教育。冬天5點半、夏天5點鍾就得起床,先將店鋪內外打掃幹淨,接著幹修理、銷售之類的活,直到晚上7點鍾才能休息。
鬆下幸之助在自行車店工作了7年,由於他在經營和管理上提出過許多有益的見解,很得老板的賞識。1910年6月,在他入店第7個年頭,鬆下忽然下定決心辭職,想要進入與自行車沒有直接關係的別種行業裏去,希望發現一個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環境。
鬆下幸之助辭職後,立即向大阪電燈公司申請找事做,當了一名內線見習工,他很快就掌握了電燈的安裝和處理技術,並成為熟練的獨立技工,由於工作出色,1911年晉升為工程負責人,1916年被提拔為檢驗員。
1917年6月,23歲的鬆下另立門戶,自己創業,以不足200日元為本錢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裏開了一個小作坊,生產鬆下自己發明的新式電燈插口。這就是如今聞名全球的鬆下電器公司的前身。
1915年9月4日,鬆下幸之助與井植梅之小姐成家。
1918年3月,鬆下幸之助創立鬆下電氣器具製作所,並成立“步一會”。這期間,他改良電燈插座成功,承接了川北電氣的1000個電風扇阻盤訂貨,第二年又接到2000個訂貨。生意大了,鬆下把製作所搬到大開町。
鬆下幸之助一邊完成阻盤的訂貨,一邊著手配線器材的改良。他又成功了,訂貨不斷湧來。
人生的曆程,就如船在大江大河上的航行,若在航行的征程上不經意地碰上險灘惡水,要繞過險灘迎戰惡水,則要取決於行舟者的駕駛技巧、信念、忍耐和毅力。鬆下幸之助正是憑著那份信念和忍耐經受住了他創業曆程中最嚴峻的考驗,改良燈頭,開始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