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智者善抓機遇,聖者創造機遇
財富是什麼?
有人說,財富是成功的價值體現。有人說,財富是發展的表現形式。阿爾溫·托夫勒,一位全球知識界和企業界耳熟能詳的美國未來學家,《未來的衝擊》、《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這樣認為:財富的含義是力量。當今世界,所謂企業實力的對抗,國家與國力的較量,說到底是財富的競爭。現在的財富和未來的財富,財富的現實與財富的潛力,物的財富與人的財富,金錢的財富與環境的財富。如此等等,此話頗有些道理。但企業家有另外一種見解。戴爾·卡耐基如是說:
“你們都付出了同樣的努力,但是有人成功,有人卻失敗了,原因何在呢?
“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時機顯得至關重要,中國有句話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它道出了時間的重要性。
“與你的事業休戚相關的,還有機遇。機遇是一個美麗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倏爾降臨在你身邊,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將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樣扼腕歎息,她卻從此杳無音訊,不再複返了。
“在商業活動中,時機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決定你是否有所建樹,抓住每一個致富的機會,哪怕那種機會隻有萬分之一實現的可能性,隻要你抓住了她,就意味著你的事業已經成功了一半。
“在此意義上說,時機就是財富……”
經營者懂得,企業決策是一種領導力量或領導權,它決定著企業發展的大政方針、投資方向、產品結構、經營範圍和組織規模,當然,也決定著企業的成敗與興衰。因此,企業決策的正確與否,企業如何在不斷變化著的外部環境中選擇正確的競爭戰略,對企業競爭力的強弱有著直接的影響。企業決策的先決條件來源於對形勢的判斷,對時機的把握。
經營,決不可隨波逐流。一個成就非凡的大企業家,在商場上搏擊時,不僅要考慮經營的具體方法、手段和技巧,還要具備戰略眼光,要善於觀察國內、國際的政治、經濟形勢,作出綜合的判斷和合乎邏輯的推理,審時度勢,擇其最好時機出動,必能出奇製勝,獲得別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利益。
“情景一失永難摹”。古往今來有多少創業者因坐失良機和不思變異而留下了千古悔恨和終生遺憾。作為現代企業家,則應該磨煉自己強烈的時機意識和駕馭時機的堅定性,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
審時度勢是識時務最基本的功夫之一。看透世事發展的趨勢,並順應世事發展及時采取應變之策,才是識時務的要義之一。
時機來到的時候,審時度勢是最重要的,但是,什麼時候是時機已經成熟,確是一個最難判斷的問題。完全成熟的時機是不存在的,日臻於成熟而沒有被大多數人所意識到時,就應該權作最成熟的時機了。
須知審時度勢,待機而動,決不是消極地等待而是積極地創造、積聚各種微妙的力量。在一定的意義上說,時機就是各方力量的一種對比性的變化,一旦處於有利局麵,或是已孕育了一定的有利形勢,就要不失時機地采取行動。
世事是千變萬化的,任何企業經營者也沒有能應付一切變化的神機妙算。但有一條是可以辦到的,那就是應時而動,順時而變,迅速扭轉被動局麵,使企業盡可能地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如此一來,經營上的成功,財富上的積累就不再是規劃中的藍圖。
19世紀40年代,13歲的卡內基一家到美國後,在匹茲堡的新興市郊住宅區阿勒格尼城落腳。
父親威廉的錢遠遠不夠養家糊口,13歲的卡內基必須為生計而奔波。他先是在一家紡織工廠做小工。後來又經人介紹考進了電報局。憑著機智與刻苦,他不僅很快成為一名業務精熟、上司喜歡的譯報員,而且結識了新上任的匹茲堡鐵路管理局長——年輕有為的湯姆·斯考特。可以說,這位斯考特先生是他事業成功的直接領路人,是他把他領上了通往成功之路。斯考特將他從電報局挖到了鐵路局。在鐵路局,卡內基的優良素質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揮。卡內基聰明膽大,在局長不在的情況下,為應付鐵路的緊急情況,他冒著被革職的風險,以局長名義拍發了調度列車的電報。
1860年前後,卡內基開始做股票投資,由於他抓住了機遇,在不長的時間內,賺了不少錢。從此,他走向了發家之路。
抓住了機會並不等於抓住了成功。如果僅僅滿足於對機會的把握,而不去把它運用於實踐中,機會依然是沒有用的。
卡內基的精明之處就在於,他既能抓住機遇,也善於走向成功,這主要得益於他的果斷作風,為了獲得成功,有時他竟不擇手段。
1861年的倫敦之行是他畢生難忘的一次假期旅行。
此行,他取得了事業上的一大收獲,在倫敦,卡內基買下了道茲工程師兄弟的鋼鐵製造的專利。
當時,他並沒有想到,這一專利能夠給他帶來巨大的財富,他僅僅隻是想到,鋼鐵業的發展肯定是前途無量。
沒有任何疑問,鋼鐵業的發展一日千裏,連卡內基本人開始時也是估計不足的。
卡內基又一次抓住了機會。
回到美國後,卡內基就像是重新上了發條的機械一樣,發瘋地行動起來,向建立鋼鐵業進軍。
他把股票全部換成現款,轉向投資於鋼鐵工業。1872年,他用35萬美元在匹茲堡南建起了一個現代化的鋼鐵工廠。
1873年,一場嚴重的恐慌席卷美國,股票全部下跌,許許多多的投資付諸東流,但在此之前,卡內基的股票已經全部出手,這場混亂沒有波及他。
同時,卡內基投資的新興鋼鐵業獨領風騷。正同卡內基的預測一樣,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以及其他鐵路公司正在調換鐵軌,軍火工業等方麵對鋼、鐵的需求也在增加。
沒有半年時間,卡內基的資金就翻了好幾番,他的公司幾乎壟斷了美國的鋼鐵市場,他也一下子成為了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
卡內基高瞻遠矚,把握住了機會,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機遇是成功者的天使,抓住了天使的翅膀,就可以取得人生的輝煌。卡內基正是這樣一位善抓機遇的人,從電報局送報員到報務員、鐵路公司的秘書和股長,卡內基一步一個腳印,雖經曆失敗,但不折不撓,把握一個又一個機遇,終於自己創辦鋼鐵廠,成為美國近代企業史上最有影響的“鋼鐵大王”和億萬富翁。
1919年8月11日,安德魯·卡內基與世長辭,告別人間,享年84歲。這位鋼鐵業寡頭在對美國社會影響最大的富翁中堪與亨利·富特、約翰·洛克菲勒齊名。然而,其遺產卻幾乎空空如也,僅剩下3000萬美元,他幾乎將其全部財富——約3.5億美元捐獻給了慈善事業,設立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這位曾被新聞界稱之謂“卑劣的卡內基”最終覆行了自己的諾言,沒有將財富帶進棺材,從而給後人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不僅於此,他從蘇格蘭卑微、貧困的童年時代開始,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了一個鋼鐵業帝國,並躋身於美國首富之列的傳奇般的美國英雄故事,更是為後人所傳頌。
3.機遇密碼——行動,行動,再行動
企業要雄霸市場,成為“遊戲規則”的製定者,就要在進入市場上具有時間領先優勢,避開激烈競爭,獲取最大利潤率。時間的領先意味著獲得了市場競爭的製高點。
成功的企業家往往做事果斷堅決,隻要是認準的事,說幹就幹,雷厲風行。這種果斷作風也往往會帶來一回回的機遇,打開一個個的局麵。
心理學家曾提出B=f(P·E)的人行為公式。其中B表示行為;f表示對這一行為的重視程度;P表示內在因素;E表示外部條件。人的行為是內外因素的複合。這內外因素的有機複合必然是人行為的最佳效果。而這內外因有機複合的前提便是獨具慧眼識時務。隻有識時務者才能產生最有利於成功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