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隻能在求索中發現(3 / 3)

時務中最重要的是時機的問題。其所謂“大丈夫相機而動,趨吉避凶”,“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都是時機寶貴的精當注解。它就像一個精靈,疏忽之間,便稍縱即逝。準確地把握時機,便能事半功倍;一旦失去良機,兩手空空一無所獲不說,走向失敗甚至毀滅的境地也不為過分。時機總是偏愛和光顧有準備有預見的頭腦,當時機到來之際,準確把握,為我所用,“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而那些無計劃無目的得過且過的企業經營者,即使時機到來也是“無緣對麵不相識”,擦肩而過,失之交臂。

良機不能坐等。捕捉時機轉移視角或重新選擇都貴在積極的行動。某種意義上說時機最具有開放價值,它對每個人都公正無私,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和駕馭好,其原因正如著名生物學家巴斯德所說:“機遇隻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隻有辛勤勞動,反複思索,才能抓住靈感,贏得最佳時機。

時機自身也有一個發生、發展、高潮、持續、終結的發展過程,把握這一過程的長短,以及趁高潮切入,以贏得最佳效果,常常是識時務企業家的得意之作。

一般說來,時機的出現時間是不會太長的,其中的高潮期就更短。因此對最佳時機的權衡和利用,必須果斷、迅速、準確、及時。

很顯然,順應世事的發展而采取相應而又靈活多變的措施,是識時務的精髓,也是一個企業家為人處世立於不敗之地的要旨。

時機不會隨人們的願望停留或是隨意變化。決策時的辨時審勢至關重要,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變化了的時機,也不能用變化的眼光去看未變化的時機。即時動我動,時變我變。

漢代桓寬有言:“順風而呼者易為氣,因時而行者易為力。”時機固然不是由主觀意圖所能決定的,但是適時把握時機,適時掌握主動權,就會大大增強駕馭時機的主觀能力。

時機的重要性不可以輕視,抓住時機當機立斷的重要性更是萬萬不可忽略。

如果將企業家比作商戰搏擊藝術家的話,那麼,機遇就是隨機出現的表演舞台。這一點企業家和藝術家是相通的。成功的企業家研究企業發展,如同成功的演員研究劇本一樣。企業家也許還要辛苦,更需要多花氣力,因為他要注意和準備的經營上各種要素比演戲要複雜、艱辛得多。隻有企業家準備充足了,當機遇出現時,他才能全力以赴,大展身手。

不論遲早,每個企業家總有些好的機會,可以獲得大成功。他必須當這些機會來臨的時候,能夠看出來,他還必須具有想象力、能力和願意努力工作,這些都是必需的因素,以便利用這些機會。一旦他看準了機會,決定了目標,就應該當機立斷,絕不遲疑,迅速行動。假如他能做到這些,他獲得成功裏程碑的機會就愈大。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這些就會成為習慣,於是就在這個企業家長久而真正的成功事業的道路上,建立起一連串的裏程碑。

在商海中拚搏時,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善於發現潛在的、別人尚未發現的機遇,並且先人一步,緊緊把握難得的機遇,當機立斷,全力以赴地去投入、去經營、去管理,從而獲取極大的優勢地位和極豐厚的利潤。蓋蒂說,“在許多重要的時候所下的正確決心,可以豎起一個人生命中成功的裏程碑。”

石油皇帝保羅·蓋蒂曾這樣勸言年青人。

蓋蒂說:“沒有一個人會事事都做得很正確,不管他是生意人、酒吧調酒師、生物學家或是公共汽車司機,都是如此。但是,有的時候,在某種狀況之下,一個商人下了正確的決心,那他就會獲得重大的成功,而在他的事業上建立起裏程碑。”

蓋蒂的第一個重大成功,始自1915年,在俄克拉荷馬州買下了南亞·泰勒土地租用權。隻賺了12000元。但這初次的勝利,對他一生影響極大。當時還有幾樁事情決定了他一生事業的方向。

首先,他買這個租用權的時候,對自己的判斷和做生意的基本能力建立了信心。其次,他鑽出了油,使他又建立起作為一個獨立探油人的信心。最後由於這初次的成功,使他得到無限的快慰。因此,他決定終生從事石油行業,否則,他將沒有滿足的時候。

蓋蒂還記得他在獨立探油的日子裏,所建立起來的那些成功的裏程碑。1921年,加利福尼亞州采油狂熱,又達到了新的高潮。盡管年初的原油價格又漲,但石油工業還是很快地回降到一般狀況。到了秋天,要在南加州開辟新油田的想法,再度占據了大家的心。

他父親和他想一同去南加州鑽探一番,但還沒有決定究竟從什麼地方著手。1921年10月,在洛杉磯南邊的聖大芬泉開了一處新油田,11月初,他父親和他就決定親自開車去聖大芬泉,看看那裏還有沒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為了能獲得專家的意見,他們請了一位地質學家和他們一同去。當他們到達那個地方以後,他們就到處慢慢轉,仔細地觀察當地的地形。那位地質學家對他所看到的地方,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我看南加州其他地方或許有更大的希望!”當他們沿著電報街開著車,他冷冷地說:“這裏看起來不會有什麼油的。”

幾分鍾以後,他們看到一列載貨火車,在一大片看起來是平地的地方,吃力地走著。當通過了電報街以後,它就提高了速度。很明顯,那裏有一個小山頭,雖然眼睛看不到,而其最高點就在電報街。這種情形,他父親和他都同時看到了。

“你看到了沒有?”他父親說,聲音裏有一點興奮。

“我想我看到了!”他大叫著說。

“這是產油的地方——我敢打賭!”他父親說。

蓋蒂激動地點頭同意,就是他們的同伴,那位地質學家也認為他們可能發現了一處有價值的地方。

1921年11月21日,蓋蒂買下了諾茲傳土地租用權。此權包含的四塊地方都在聖大芬泉的電報街上麵。沒有多久,他們就打出第一口井,在第二年的年初,這口井每天生產2300桶石油。

他們看到火車向電報街掙紮前進時,所發現的真正價值很快就獲得了證實。諾茲傳租用權所包含的地方,確實有豐富的油藏。他們又開了另外幾口井,而每口井都產油極多。自1922年到1937年15年內,他們獲利極豐,約淨賺了639萬美元。

雅典租用權也是蓋蒂事業成功的一個轉折點。他在1924年用自己的錢買了這個租用權,一共付了12000元。這塊地方是在洛杉磯的南郊,在127街和128街之間的胡佛街。

那個地方已經有人在打井了,但他們都在低地作業。仔細地觀察別人作業的情形以後,他深信如果在高地鑽油,不但可以減少花費,而且產量也會增大,於是,他就照著這計劃動手,並親自監督鑽井工作。

1925年2月16日,蓋蒂在雅典租地上完成了第一口井,每天可出油1500桶。三周以後,他又開了第二口井,六天完成,開始的時候每天出油兩千桶。這兩口井共賺了40萬元,經他證實了高地產油豐富之後,其他的人就改變計劃,跟著他做了。

一年以後,有一個人要把他在一周以前剛買來的、位於亞拉密高地的克利佛租用權賣給蓋蒂。蓋蒂曉得那個地方,並認為一定有油。

“這個租用權你要多少錢?”蓋蒂問。

“我花了4000塊錢,我要雙倍的價錢就行了,”他回答說。蓋蒂根本就沒有還價。“這個買賣成交了。”他微笑著說,並拿出支票簿,開了一張8000元的支票給他。

蓋蒂在克利佛租地上開了四口井,此後12年,他淨賺了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