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攀登敢於冒險(1 / 3)

敢於攀登敢於冒險

險峰之上,風光無限。惟有敢於攀登敢於冒險的企業家,才能在蟾宮折桂,到達光輝的頂點。

投資與投機,冒險與成功,都僅一步之遙。隻有兼具二者,才能脫穎而出,一飛衝天。

1.冒險+投機:摩根的一步登天術

不論何時,隻要經營者嚐試創新,他們也就是把自己和擁戴者推向冒險之途。然而,假如企業家想致力於變革以求獲得更大的利益時,就不得不欣然冒險。套句羅斯福總統的夫人伊蓮娜的話說就是:我們必須去做自以為辦不到的事。

研究顯示,成功的領導氣質有兩大特色:一是願意肯定卓越就會有公正的回饋,二是具有想用新點子做實驗及冒險的意願。領導人和官僚之間最明顯的差別就在於:領導人在態度上勇於冒險,且具新觀念,能鼓舞他人跨步栽進一無所知的事物,而非盡玩些安全的遊戲。領導人必須知道他們的擁戴者具備何種技術,以及身負何種具有鼓舞作用的任務。

世界的改變、生意的成功,常常屬於那些敢於抓住時機,敢於冒險的企業家。有些企業家很聰明,對不測因素和風險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點險,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永遠隻能“步人後塵”而已。實際上,如果能從風險的轉化和準備上進行謀劃,則風險並不可怕。

茫茫世界風雲變幻,漠漠人生沉浮不定,而未來的風景卻隱在迷霧中,向那裏進發,有坎坷的山路,也有陰晦的沼澤,深一腳淺一腳,雖然有危險,但這卻是在有限的人生中通往成功與幸福的捷徑。

但世界上大多數人卻不敢走這條冒險的捷徑。他們熙來攘往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穩地走著,這路雖然平坦安寧,但距離人生風景線卻迂回遙遠,他們永遠也領略不到奇異的風情和壯美的景致。他們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過了一輩子,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沒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的滋味。

企業家不是這樣的人。企業家敢冒風險,敢作決策,是因為企業家具有冒險與創新的特點。他之所以敢冒險,是因為他能創新,而創新是把理想變成現實的重要途徑。冒險又與自信相聯係。越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就對決策的落實越有信心,當然也就願去冒他人之不敢冒之險,幹他人不敢幹之事。

企業家敢冒風險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冒險是個人成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不願意冒險,就永遠不能完全實現自己的抱負,充分發揮自己蘊藏的潛力。企業家深信,自己的才智會在冒險中受到全麵的挑戰,並在冒險中得到證實。

企業家不是賭徒,他不會去冒那些無謂的不必要的風險,他能很好控製自己的情緒。在麵臨冒險與否的選擇時,他會考慮冒險的吸引力大小,他會考慮自己準備承擔失敗的限度,他會考慮成功和失敗的相對概率,他還會考慮經過努力增加成功與減少失敗的可能性程度。作為企業家,他們不僅是創造性思想的設計者,而且也是具備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敢於冒險並取得成功的人物。

約翰·摩根1837年4月17日誕生於康乃狄格州哈特福。是美國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叱吒風雲的大金融家。在白宮、在國會、在參眾兩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曾大言不慚地說:“當今推動美國的是我。”他經曆了冒險發跡之後,向大企業投資挑戰,創立新興的投資銀行,進行壟斷,躋身國際經濟舞台,殺出了摩根式雄風,最終確立了足以掀翻白宮、左右世界風雲的霸業。

1862年,年僅26歲的投機家摩根竟然使紐約的黃金價格突然飛漲,使倫敦金價節節上揚……167名董事從摩根公司走出來,控製著整個摩根體係,貫徹著從華爾街發出的指令,操縱著占全美企業資本1/4的金融霸業。

“如果政府和法律不做,我自己來!”

這句石破天驚的話幾乎成了美國幾個世紀以來最出名的名言,說出這種驚世駭俗的話的人叫摩根。

生活在傳統的商人家族,經受著特殊的家庭氛圍與商業熏陶,摩根年輕時便敢想敢幹,頗具商業冒險和投機精神。

此時,美國的南北戰爭正打得不可開交。摩根打探到戰況進展後,敏銳的感到:大量買進黃金,彙到倫敦去,肯定能大賺一筆。他決定,通過他的公司和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購買四五百萬美元的黃金——當然要秘密進行;然後,將買到的黃金一半彙到倫敦,交給同夥皮鮑狄,剩下一半留著。一旦皮鮑狄黃金彙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軍又戰敗時,黃金價格肯定會暴漲,到那時,堂而皇之地拋售手中的黃金,肯定會大賺一筆!

一切按計劃行事,正如他們所料,秘密收購黃金的事因彙兌大宗款項走漏了風聲,社會上流傳著大亨皮鮑狄購置大筆黃金的消息,“黃金非漲價不可”的輿論四處流行。於是,很快形成了爭購黃金的風潮。由於這麼一搶購,金價飛漲,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拋售了手中所有的黃金,趁混亂之機又狠賺了一筆。

黃金投機買賣後,摩根深深體會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他相信先得到信息就意味著賺錢機會的到來。為此,摩根千方百計地弄到了一位原陸軍部電報局的接線員——史密斯來摩根商行做電報工作,這位史密斯的好友文尼爾上校是政府軍統帥格蘭特將軍的電報秘書,通過這種關係,摩根就能比其他任何人都搶先一步獲得準確的前線最新軍事情報。

商場如戰場,在戰爭中要想發財,沒有正確的軍事判斷是不行的。但是誰都知道,竊取軍事機密是違法的,一旦被捕獲則後果不堪設想。摩根卻從來不考慮這些:“前怕狼後怕虎怎麼賺得了大錢!你以為大捆大捆的鈔票會自動塞進你的腰包嗎?那可是要冒大風險才能獲得的。”

“1862年10月28日,北方政府的馬克利蘭將軍的波多馬克部隊向威靈頓發起猛攻,迫使南部聯盟軍撤回南方。”這一情報是史密斯在南部聯盟軍撤退後的幾分鍾之內就收到了,並迅即通知了摩根。

“幾分鍾!我的天!時代真是不同了!”摩根驚詫之餘興奮地作出決定:“迅速購進新式武器。”

一星期後,摩根又得到了最新消息:11月5日,林肯總統決定由班塞接替馬克利蘭將軍的總司令之職。摩根興奮得滿臉通紅,拍案大叫:“形勢大好!賣了!又可大撈一筆!”毫無疑問,這次“新式武器”又送了摩根一大堆美鈔。

幾年的國內戰爭,摩根不知道自己獲得了多少條軍事機密,也弄不清自己究竟撈到了多少美鈔。不過他至少弄清楚了兩點:一是信息對於商業的重要性,二是風險越大,賺的錢也就越多。此時,作為青年投機家的摩根,他的口袋裏已塞滿了為數可觀的美鈔,這為他施展更為遠大的抱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細數古今中外豪門巨賈,他們創業的第一步往往都是投機或冒險從而取得了巨大成功,為以後的平穩發展打下基礎。敢不敢鋌而走險往往成了決定能否白手起家的關鍵因素。當然,冒險或投機是要見機行事的,有的人因冒險而一步登天,同樣也有人因冒險而家敗人亡,一生的前程毀於一旦。該不該去冒險,全在於對形勢的充分估計和正確分析後作出的決定。

2.敢冒常人不敢冒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