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與財富(3 / 3)

3.可以沒有資本,但不可以沒有韜略

發財的念頭,幾乎人人皆有。如何謀財卻有高下之分。有人投機冒險,有人善假於物,有人謀而後動,更有人白手打天下。智慧在經營中大顯神威,大派用場。

企業家可以沒有資本,但不可以沒有頭腦。可以沒有市場,但不可以沒有韜略。可以沒有功名,但絕不可以沒有圖大業的追求。白手起家,赤手空拳創事業的經營者,應當是企業經營者的楷模。

白手打天下憑的是靈活的頭腦。這些企業家會分分秒秒捉摸著怎樣才能發財,時時刻刻留心每一個機會,事事處處琢磨實現自己的每一個好的構想。從聽別人話語中學會分析出發財的信息,同時認真觀察人,觀察各種買賣和周圍的環境。

白手打天下憑的是勇往直前。這些企業家會在選定自己的奮鬥目標之後,一如既往,義無反顧,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不達到目標絕不罷休。

白手打天下憑的善假於物。這些企業家會倚重他人,借助朋友,依靠勢力,引導同道為創業出力,為發展聚資。

白手打天下的企業家,是有頭腦的冒險家,是善智謀的創業者。

台灣宏其石集團的創始人施振榮,以充滿智慧和哲理的經營思想管理企業,白手打天下使宏基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1994年實現營業額32億美元。被國際產業界公認為除美、日、歐之外,“全球化的第四種模式”,其獨特的經營思想為以智謀財做了最生動的注解。施振榮的別出心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老二主義”

這一經營思想是施振榮創業之初提出的,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問他為啥不主張當“老大”,偏甘居“老二”。施振榮認為70年代台灣的信息工業剛剛萌芽,比先進國家尤其是與美國相比較,無論是技術,能力還是環境都相距甚遠,因而尚不具備當“老大”的能力與本錢,無法自創全新的產品和市場。施振榮說:“基於這樣的現實,我們就該看得透,想得開,努力扮演好階段性角色。”他還詼諧地對同仁們說:“也許哪天老大不小心跌倒,老二不就走在前頭了嗎?”施振榮經常提醒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要大家認清某一階段的定位,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妄自菲薄,待力量蓄積得差不多了,企業的升位就是水到渠成。他反複告誡同仁,當“老二”的思想並不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用體力和意誌去追趕“老大”。施振榮這一經營思想不是坐在席夢思上盤腿打盹異想天開,而是宏基在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中留給人們的寶貴經驗。宏基在90年代初期走入低穀,就是匆匆忙忙地想當“老大”的結果。倘若按照大陸的術語,急於當老大便是左傾冒進思想,而“冒進”的結果便是盲目。

第二,接力式馬拉鬆精神

這指的是企業的人事製度,即“升遷製度”與“授權製度”。施振榮認為,企業的各層領導都是接力賽跑的主力運動員,運動員的運動生命有限,何況還有許多料想不到的因素,因此,企業要發展,要保持一種嶄新的發展勢頭,就必須考慮企業人員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交接棒問題。施振榮誠懇而坦率地說:“我老早就做好了隨時交棒的準備。……人的生命有限,企業的生命無窮。施振榮不可能‘萬歲’,宏基公司可以‘不死’。任何一位主持人決不願因自己的離去而造成企業的死亡。領導萬一斷層,形成真空,永續經營就是奢談了。”

第三,圍棋理論

施振榮的業餘愛好中最喜歡下圍棋。那麼下圍棋與企業管理有何聯係呢?施振榮是這樣表述的:“圍棋談布局,注重集體作戰。做生意跟下圍棋有著相同的道理。下圍棋要造眼,做無數個活眼;做生意則需要開源,隻有一項產品,一條銷路,一旦遭受圍堵夾殺,必死無疑。下圍棋是長策略,要比氣長;做生意則需節流,宏基初期‘留薪後補’,‘用錢在刀口上’的方法,便是想為企業生命體多留口氣,以免血流光了,不支倒地。”

第四,“借雞生蛋”與技術組合管理

企業的發展還要依靠外部因素,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不可能盡善盡美。因此,發揮自身優勢,尋找合作夥伴至為重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句名言很適用於企業管理。施振榮認為,工業社會日趨發達之後,人們漸漸覺悟到,樣樣都要自己來做的話,投資和風險委實太大,且產品品質也不容易管製,於是漸漸產生加工的觀念。目前,許多企業已開始步入或正在步入這種加工組合模式。

施振榮還認為,凡事都身體力行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讓幾個人一起幹,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與優勢,事情就會幹淨利落地做成。

“借雞生蛋”與技術組合管理模式是宏基集團高科技發展管理的一條正確路子。

第五,“快餐式”銷售模式

“快餐”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歡,關鍵在於它既省時又經濟。

“能不能像做漢堡包一樣製造個人電腦?”施振榮思考並解決了這一問題。目前,宏基的“快餐”電腦已風靡全球,宏基公司已成為全球十大個人電腦製造商中惟一能和美國、日本電腦公司抗衡的亞洲電腦公司。1994年宏基的自有品牌電腦產品名列世界第七,加上OEM產品,宏基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個人電腦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