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梅也沒閑著,早晨上了會兒班,就風風火火地騎車趕到林業局,找比她早幾年畢業的師兄、平時關係不錯的馬副局長討主意。馬局長聽說興梅買下了老劉的地,直誇興梅有腦子,說他也看中了這塊地,土質好,交通方便,又在固海渠邊,升值的空間很大,他準備壓壓價買來讓兄弟育樹苗子,沒想到興梅捷足先登了。也好,年輕人嘛,就要有一股子幹事業的魄力。興梅拐著彎的提到缺錢這件事上,馬局長接過話題,給予興梅堅定的支持,錢應該不是問題,局裏剛好有一個防沙治沙的貼息貸款項目,荒山荒地栽種枸杞也在項目鼓勵的範圍之內,隻要在農行找找人,以土地作抵押,應該可以貸到款,這邊國家貼補的利息他幫興梅爭取。
興梅一聽有門,趕緊到局林業站填報了項目貸款貼息申請表。出門就給丈夫打電話,急著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給他打打氣。沒想到郭強比她還興奮,一口一個老婆叫得親熱,說是和海子說好了,隻要海子當行長的姐夫肯幫忙,20萬貸款不成問題。
備了點煙啊酒啊的,在海子的帶領下,當晚兩口子就踅摸到了行長家。史行長是個和善的中年人,聽了聽兩口子的打算,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對這件事情提出了疑問,說目前看著種枸杞挺賺錢,三年以後誰知道啥情況,到時候還不上錢咋辦?說話的意思事辦成與否都不是太重要,總不能到還錢的時候給人為難。史行長這話明顯是說給海子聽的,找這人有譜沒譜,行與不行都得自個拿捏,出了問題你得自個兜著。郭強聽出話中意味挺身上前昂著胸脯給人打保票:“我哥是包工頭,家產少說上千萬,三年後還不上款,我哥幫我還錢,我把地轉賣給我哥!”郭強的話得到了海子的證實,史行長最終點了頭,讓他們一周後來辦貸款。
貸款順利批了下來。興梅的再三遊說終使父親下定決心關閉了設在吳忠隻賠不賺的公司,帶著母親、幾個叔父和弟弟駐紮到了山上,操辦著開始蓋房、打窖、買農機具。
興梅的任務是事先聯係購買枸杞苗木。跑遍了舟塔、新堡這些枸杞老產區,那些育苗戶牛得很,一棵枸杞苗張口就要2.5塊,苗子還長在地裏呢,就得先交2毛錢的訂金。興梅不甘心,找銀川的幾個同學一打聽,寧夏農科院近兩年研製了一個枸杞新品種——“寧杞四號”,果粒大、產量高、抗病性能好,苗木價格還不貴,大量供苗隻要2.2塊。興梅請了兩天假,找到位於銀川郊區的寧夏農科院,眼瞅著大片大片的苗子長在地裏,禿了頂的曹所長卻告訴她苗子讓別人訂完了。興梅正要理論,陪她同來的大學同學李子倫悄悄拉了拉她的袖子。退出了所長辦公室,李子倫讓她準備一個信封,裝上3000塊錢,晚上送到曹所長家,苗子就有了。興梅無奈,晚上由李子倫陪著,在家屬樓裏找到了曹所長家,曹所長一改白天的冷淡態度,又是倒茶又是拿水果,寒暄了幾句,興梅留下了那個裝錢的信封。
不出所料,第二天早晨再去,不但如數訂到了苗子,每株枸杞苗的價格還意外下降了兩毛錢。出了農科院的門,興梅不由自主拍打著衣服,她覺得自己身上哪兒不幹淨。
9月份,夏天的莊稼收割了,房子也蓋好了,拉上了電,打了水窖,一家人開始平地。老劉以前采取的是粗放式種植,不打田埂,田裏高一塊低一塊的。枸杞種植是個精細活,地若不平,淌水的時候就會出現淹死窪處的苗旱死高處的苗,所以首先做的第一步工作是得把地找平,然後按1.5畝一塊打上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