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興梅的創業史(2)(3 / 3)

謝衛國的一席話,像火鉗透開了爐膛裏厚重的煤,興梅心裏的火苗躥得老高。

第二天,利用下午的時間,她騎車到位於新堡鎮的早康公司去參觀。幹淨的廠區裏,交鮮枸杞的拖拉機、手推車、自行車排成了長隊。一位工作人員熱情地向她介紹了枸杞生產、清洗、烘幹、加工的程序,還帶她觀摩了公司研發的所有枸杞產品,和謝衛國說得一模一樣。

興梅心裏有了底,她在農牧局指定的農資店買了幾樣生物農藥,又到枸杞局領了最新的《枸杞栽培手冊》,正兒八經開始學習新技術。

謝衛國成了興梅家的常客。他不但幫興梅申請到了枸杞連片種植補助,還介紹興梅把鮮枸杞也賣給早康公司,因為減少了晾曬環節,省了不少成本,加上那筆數額不小的補助,興梅的窘迫困境開始有了轉機。

母親嘴碎,總是把從謝衛國那裏套出來的情報有意無意說給興梅聽,原來謝衛國也是個苦命人,30歲那年,妻子在一場車禍中喪生,留下一個女兒和他相依為命,怕續弦讓女兒受委屈,幾年來他一直堅持獨身。“衛國可是咱家的貴人喲!”母親拉得長長的聲音刺痛了興梅的心。

興梅不是沒想過再婚。幾年了,一個女人家,裏裏外外獨自支撐這個家。她也希望有個結實的肩膀可以依靠,有個知冷知熱的人相伴一生。可是,她還有二三十萬的債務啊,哪個男人傻到願意娶一堆債務回家?結發的丈夫就是為了這個跟她離了婚。還是算了吧,等還完了債再說吧。

興梅的冷淡並沒有澆滅謝衛國的熱情。他認定了這是個好女人,善良、堅強、樸實,有責任、敢擔當,就是思想壓力太大了。他決定先幫興梅卸下肩膀上的重擔。

來年春天剪茨的時候,他說服興梅把剪下來的枝條育成20畝枸杞苗,因為周邊的青海、甘肅正在大力發展枸杞,主產區寧夏的苗木肯定搶手。他引薦縣上的枸杞病蟲害統防統治公司把興梅家的枸杞園納入服務範圍,隻要每年交一定數額的防治費,全年的病蟲害防治就由公司代管了,因為使用的是100%的生物農藥,由公司統防後的枸杞價格要比一家一戶種出來的高一些。考慮到興梅有知識懂電腦,他建議興梅開個網上枸杞專賣店,在互聯網上銷售“中寧枸杞”。

第六年春天,興梅育出來的6萬株枸杞苗被青海、甘肅的種植戶一搶而空,平均每株賣到1.2元,僅此一項就收入7萬多。網店的銷售量也與日俱增,估計一年掙個5萬元不成問題。最讓興梅開心的是統防後的枸杞不用自己拉到市場上賣,縣上的枸杞商會早早就以高於市場2元的價格定下了。

這一年,興梅打了個翻身仗,留足了下一年的成本,她的債務還掉了一大半。

琢磨著逐漸回暖的枸杞市場和縣上提倡的枸杞觀光旅遊,考慮到自己家的枸杞園臨山靠水,周圍又全是蘋果園,興梅的心又野了,她想蓋上幾間樸素的農家小屋,把枸杞園辦成農家樂,讓那些城裏人休息的時候帶上全家,到她這裏來摘枸杞摘蘋果,領著孩子自己種蔬菜,體驗一下農作的辛苦和樂趣,那樣一斤鮮枸杞的價不就更高了嗎?

抬眼望去,一輪初升的太陽正奮力跳出山巒,將萬道霞光灑在興梅的枸杞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