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用語言化解誤會(1 / 2)

誤會是某人或某些人對其他人或其他事或物有所錯誤的理解。有時候,誤會真的無法避免,因為說的人要將事情說得有條理夠清晰,聽的人要有足夠的理解能力或足夠的知識來意識這項傳達內容。因此,當正確的人傳達正確的事實給正確的人知道時,才不容易發生誤會。

其實,之所以稱為“誤會”,本身就沒有多大的事兒。但誤會產生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後患無窮,常常會使得最好的朋友變成陌路,使得親人失望,使得戀人心碎……

無論如何,誤會都是一把雙刃劍,傷了自己,又傷了別人。

而且,使得人們分道揚鑣的通常不是誤會本身,而是在處理過程中的不良情緒使得雙方都受到傷害,繼而失望、悲觀,古人說的“千裏之堤,毀於蟻穴”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化解誤會和矛盾的過程尤其重要。

那麼,當誤會已經產生,我們該怎麼辦呢?

當然是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努力化解誤會。

要想提高應變能力,必須學會控製自己的感情,如蘇聯中英電視台女播音員列昂節耶娃有一次向觀眾介紹一種摔不碎的玻璃杯,幾次試鏡都很順利,不巧,正式播出時竟摔得粉碎。如果她當時目瞪口呆,必然要出洋相,列昂節耶娃鎮定地說:“看來發明這種玻璃杯的人沒有考慮我的力氣。”幽默的語言,一下子使自己擺脫了窘境,並化解了杯子不結實的誤會。下麵的例子裏,小紀也是運用自己的智慧語言,化解了一個美麗的誤會。

小紀是化妝品公司的采購部經理,最近她急需去廣州看一批訂單的樣貨,寫了好幾頁的報告向老板申請出差。老板的批字十分簡單,隻寫著:“Go ahead!”(去吧!)於是她就忙著買機票、收拾行李。可萬萬沒想到,出發的前一天被老板秘書擋住:“紀經理,你不能去廣州。”

“為什麼?”

“老板同意你去了嗎?”

於是她把公文拿給秘書看,說:“你看,他確實叫我去啊!”

秘書一看,毫無表情地說:“來公司這麼長時間,還不清楚老板的英文程度嗎?他是寫Go a head,去個頭!”

小紀大笑:“我還真準備遵從老板指令,向廣州前進呢!秘書小姐,拜托你趕緊編輯一本老板常用語注解,以便我們看到批複後能把意思準確地翻譯出來。”一席話倒讓秘書臉上緊繃的肌肉鬆弛下來了。

不管出現什麼情況,一定要保持強烈的自信,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最好再伴以自信的微笑,以強者的姿態控製局麵。

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能夠“打圓場”,淡化和消解矛盾,給自己和對方找台階,使氣氛由緊張變為輕鬆,由尷尬變為自然。在很多時候,替別人解圍比為自己掩飾更重要,一方麵表示自己對對方的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麵也給自己留下了餘地。

有誤會先淡化。

誤會是任何人都難以避免的事情,有的誤會事出有因,有的誤會實屬偶然,但無論如何,誤會總是不可避免。至於如何處理誤會,人們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結果也自然有好有壞——誤會本身並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卻可能毀掉一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