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女性朋友隨時可能遇到各種要說服客戶的情況,如果不掌握談判的技巧,說服就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假如你是一個正想戒煙的人,當你走人某家商店,一位女營業員問你:“同誌,你買不買煙?”這時,買煙與不買煙的思想鬥爭就會在你的頭腦中展開。
最後,或許你戒煙的自我控製力取得了勝利。
但是,如果這位女營業員換一種方式問:“同誌,你買煙嗎?”這時,你就會簡單幹脆地回答:“不買!”因為,你頭腦中拒絕買煙的思想立即付諸了行動。
如果這位女營業負員再換一種方式道:“同誌,你想買什麼牌子的香煙?”或者說:“同誌,我現在就把煙拿給你嗎?”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就會情不自禁地回答:“來一盒吧!”
為什麼你的心理狀態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卻因為女營業員的三種不同的問話形式而使你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呢?原因就在於女營業員的第一種問法間接地提醒你,你可以對她的建議持反對意見,換句話說,她間接地招致了你的對立和抵觸情緒;女營業員的第二種問法則明白地告訴你,可以拒絕她的建議,即她直接地喚起了你的注意力。
而第三種問法從“買不買煙”的問題引到了“買什麼牌子的煙”“什麼時候買煙”的問題,從而排除了你在思想上產生對立和抵觸情緒的可能,並引發出不買會難為情的情感來。
這樣,你往往會在不加斟酌的情況下,就貿然地接受了她的建議。情感,是人們活動的一種動力,一切活動的完成都需要有情感。
人的行為,在許多情況下,不是理智造成的,而是情感造成的,或者說是由外界的思想或建議激發你的情感造成的。
人們行為的特點啟示我們:隻要能吸引被說服者,打動被說者,使他對你產生好感,就可以使被勸說者按照你的思想去思考,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建議,改變自己原來的態度。
要說服人,首先就必須贏得對方的好感,以此成功地改變對方的態度,“推銷”你的觀點。
假如人心不平,對你的印象惡劣,你就是說得天花亂墜,也難以使人對你信服。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人人都有健全的頭腦,不會輕而易舉地被說服。
雖然我們不能從思想上強迫朋友同意我們的見解,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情感導向使他們接受我們的觀點。
調節氣氛,以退為進
在說服時,你首先應該想方設法調節談話的氣氛。
如果你和顏悅色地用提問的方式代替命令,並給人以維護自尊和榮譽的機會,氣氛就是友好而和諧的,說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氣淩人的架勢,那麼說服多半是要失敗的。
畢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連三歲孩童也有他們的自尊心,誰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費力地說服而受其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