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8章 帶著自信社交(1 / 1)

為什麼有些人不斷成功,而另一些人卻總是失敗?為什麼有些人總是那麼幸運?而有些人似乎看不到未來?

這樣的問題,在羅薩貝斯·摩斯·坎特的新書《信心》中做出了回答:“這不是幸運,而是信心。別小看信心的力量。”

坎特是哈佛商學院第一位被聘為終身教授的女性,被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機構聘為顧問。在2003年的“50名最著名商界人士”中,她位列第九,緊隨通用電氣前任CEO(首席執行官)韋爾奇之後。《信心》是坎特參與編寫的第十五本書,她說:“這本書的觀點凝結了我近年來管理實踐的心得。成功和失敗都是一種自我期望的實現過程。你播種什麼樣的種子,就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信心是一種神奇的催化劑,有信心的人會克服所有困難,通過不懈努力和艱苦工作求得成功。”

自信不是孤芳自賞,也不是夜郎自大,自信更不是得意忘形,毫無根據的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自信是激勵自己積極進取的一種心態,是以高昂的鬥誌、充沛的精神,迎接生活挑戰的一種樂觀情緒,是戰勝自己、告別自卑、擺脫煩惱的一劑靈丹妙藥。女人可以沒有美貌,可以衣著樸陋,她身上掩藏不住的那種閃亮的自信足以讓她折服所有的人。

自信的女人會正確地評價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能力。她理解“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個“明”,是如實看到自己的短處,也是如實分析自己的長處。如果隻看到自己的短處,似乎是謙虛,實際上是妄自菲薄。所以要客觀地估價自己,在認識缺點和短處的基礎上,找出自己的長處和優勢。自信的女人會欣賞自己,表揚自己,把自己的優點、長處、成績、滿意的事情,統統找出來,自己給自己鼓掌,自己給自己喝彩,反複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讓自己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頭,從而保持奮發向上的勁頭。

自信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可以從下麵這個女老板的身上看到些許自信的力量。她是一家品牌服裝專賣店的老板。紅紅火火的生意與她臉上洋溢著的自信而親切的微笑,讓誰能想到她辛酸的過去?

1996年,由於單位效益不好,她下崗了。那時她二十多歲,年輕的她對工作懷著一腔熱情,希望自己能幹出一個好前程,可美好的憧憬僅是一張“宣告”,就變成了一個噩夢。工作說沒就沒了,為此,她整天無精打采的。但她一直是一個性格外向的人,後來她想:“人要麵對現實,我相信自己能行!”剛開始,她加工過豆漿,賣過小百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經曆,不僅實現了要靠自己的努力自立於世的初衷,更使她有了經濟上的原始積累。後來,她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要做就做好的,要幹就要幹好。”她開始尋找機會選擇項目,決心幹“大”。一次,她從報紙上看到了有關經營台灣“叫天子”等品牌服飾的信息,經過調研和多方籌集資金,2001年5月,她的服裝專賣店正式開業了。做服裝生意真是不容易啊,衣服賣不出去,資金就周轉不過來。不過她從不認輸,不斷給自己鼓勁,現在她的店已是門庭若市了。是自信給了她勇氣,是不服輸的精神賦予了她無窮的魅力。

自信的女人不會過多地自我否定而自慚形穢,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自身因素能夠客觀評價;自信的女人不會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多愁善感,行為畏縮、猜疑妒忌,瞻前顧後;自信的女人沒有看破紅塵的感歎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無奈;自信的女人深諳這種心理是壓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鎖,它消磨人的意誌,軟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銳氣鈍化,畏縮不前。

會說話的秘密

在人生的道路上,自信是加速器,在你成功的路上如虎添翼,它可以引領你更快地實現自己的夢想,往往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就。有了自信,求下則居中,求中則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