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這些孩子所吐露的心聲,他們無論是作為班長,還是一名小隊長都在為集體,為他人盡自己的一份力。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在不斷地磨煉,提高自身的能力,為自己將來的發展積蓄力量。

除此之外,班幹部畢竟是一種文化群體,他們在個人能力發展的同時,還必須學會團結合作,達到共榮辱共進退的境界。這就需要每一名班幹部正確地認識自己,把握自己與集體,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當學習委員檢查學習用具時,其他幹部必須第一時間放好學習用具;當體育委員整隊時,其他幹部必須第一時間站好……這樣才會讓每一名同學不得不服從這些幹部的管理。

當某位幹部因故不能履行職責時,必須有別的幹部站出來主動承擔;當幹部之間發生矛盾時,必須互相謙讓,相互包容,協商解決……這樣才會讓每名同學樂於學習,努力追尋這樣的幹部的足跡,以此引領整個集體前進的步伐。

一個集體有了這樣團結互助,積極向上,一心為集體,為同學,為老師服務的班幹部群體,就會使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強。這就如同給這個集體插上了會飛的翅膀,這樣的集體一定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的。

班幹部工作不突出怎麼辦

——表揚比批評更有效

不容否認,由於多方麵的原因,在班幹部中,有的人幹得很漂亮,而有的人肯定會工作不突出。那麼,對於工作不突出的班幹部,教師應該怎麼處理呢?

我們先來看一位資深班主任的做法:

我剛接任116班的班主任不久,有個班幹部找到我,委婉地問我:“鄭老師,我可不可以換個崗位?”

“嗬嗬,想換口味啦,有什麼麻煩嗎?”我開玩笑說。

“同學們覺得我做紀檢沒有‘殺氣’。”

“啊!要殺人啊!”我故意誇張地說,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當麵告訴他,其實他擔任紀檢幹部以來,進步很大,能夠模範地遵守紀律;開學以來,他每天早操是第一個到操場的,以前聽說有抽煙的壞習慣,但是這學期沒有了……“我一直想跟你單獨聊聊,其實你的表現很不錯,控製了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如果每個同學都像你,能夠自己帶頭遵守各項紀律,工作不就好開展了嗎?我對你們的工作很滿意,放心幹吧。我為你們驕傲!”得到我的肯定之後,他信心大增,後麵的工作就好開展了。期末考試前一個月,我因病請假,但班級紀律評估一直穩居全校前兩名。

當然,僅僅是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還是不夠的,你還要教給學生適當的工作技巧,要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教給他們開展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由於學生性格各異,心理狀態不一,且生活經曆與工作能力也有差別,因此工作的開展一開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時,班主任就要適時地進行個別指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做好“三個第一次”,即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第一次走上講台,第一次參加分管工作的討論。走出了這“三個第一次”,後麵的工作就好開展了。

這個案例啟示我們,當有班幹部工作不突出的時候,不要輕易地撤學生的職務,如果實在不行,就找一個美麗的借口,換一個工作崗位。在變換之前,給班幹部一個適應的機會,崗位培訓也可以。不要強行撤職,不要不給任何理由就免去班幹部的職務,如果這樣,教師與學生付出的代價將會是雙倍的。

總之,記住下列建議是有益的:

(1)建立一個精神加油站,給每一個學生幹部加油。

(2)表揚比批評更能夠激發一個人的工作潛力。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優秀的管理人才,更何況這些孩子們才多大?低穀的時候,激勵很重要。

(3)必要的崗位培訓是需要的,它可以讓班幹部更有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

(4)如果實在不行,可以找個美麗的借口,把幹部隊伍適當地調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