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嚴格履行入團手續
接收團員必須履行下列程序:
(1)要求入團的學生向團支部提出書麵申請。申請書內容包括本人對團組織的認識和入團動機,對本人基本情況及優缺點的自我認識等。
(2)支委會討論同意定為積極分子並填寫積極分子登記表,同時確定一至兩名團員為入團培養聯係人。積極分子要經常向團組織彙報思想,積極分子的考察期不得少於三個月。
(3)確定發展對象。建立支部的班級由團小組提名,團支部會在廣泛聽取團內外同學和教師意見後,討論確定發展對象。
(4)申請入團的同學應有兩名團員介紹。介紹人可由申請人自己找或支部指定。介紹人應認真向申請人說明團章,向團組織說明申請人的經曆、思想、表現和家庭與社會關係情況。
(5)填寫入團誌願書。誌願書由本人用鋼筆或毛筆如實填寫。
(6)支部大會討論。會議必須有支部半數以上有表決權的團員出席。並由到會的半數以上有表決權的團員表決通過。
(7)學校團委須召開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審批,並張榜公布。團齡從團支部大會通過之日算起。
(8)入團宣誓、授佩團徽、頒發團員證。新團員要在懸掛團旗的莊嚴隆重的集會上由團委委員帶隊進行人團宣誓,宣誓後佩帶團徽。宣誓應盡可能選擇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由團委統一組織進行。
發展新團員支部大會,可由團支部書記或組織委員主持,主要議程是:由本人宣讀申請書;介紹人詳細介紹申請人情況;團員審查討論申請人是否具有入團條件,然後舉手表決;宣布支部大會決議;申請人表態;會議總結。會議要充分發揚民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尊重團員的民主權利,任何個人或組織都必須遵守支部大會決議。會議可邀請團外積極分子列席旁聽。
培訓好學生團幹部
中學團員人數較多,團的各級組織都較為健全,團的活動主要依靠中學生團幹部來組織安排完成,因此,團幹部的培訓工作也是團組織建設中一項重要的工作。針對中學情況,對團幹部的培訓工作應從以下幾點來抓:
1.時間安排
中學生以學習為主,日常教學安排緊湊,因此,團幹的培訓可以放在開學初、期中考試後,合理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
2.培訓內容
(1)堅定的政治信念教育
通過對政治理論的初步學習,培養團幹部的共產主義道德;學習共青團知識,增強對共青團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使廣大團幹部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熱愛團的工作。
(2)心理素質教育
中學團幹部基本上都由中學生來擔任,是學生團員的直接組織者和帶領者,傳授心理學的一些基本內容給他們,並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團幹部堅定的信念,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穩定的情緒,寬闊的胸襟,冷靜、果斷、幹練的作風等。
(3)科學的工作方法教育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努力為廣大學生服務,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做學生的知心人,了解並幫助他們處理遇到的困難;處理學習與工作的關係,把學習文化課知識和團的工作統一起來,合理安排工作和學習的時間。
3.培訓方式
依據中學生的特點,采取團課形式,集中團幹部統一學習;舉行團的活動,讓團幹部參與組織協調,活動完後交流心得體會;讓團幹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設計團日活動,在實踐中鍛煉工作能力。
4.推優入黨
共青團是黨的事業的重要一部分,肩負著為黨培養和輸送先進青年的任務。中學團委應積極主動向同級黨組織彙報團員的思想動態,在黨組織的指導下設立業餘黨校,組織高年級積極要求進步的青年團員參加,讓他們了解黨的知識,引導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團委對表現突出的青年團員進行嚴格考察,向黨組織推薦積極要求入黨的青年團員人選,做好黨的後備力量發展工作。
搞好青年誌願者活動
中國青年誌願者行動適應當代青年自主意識、參與意識日益增強的特點,在全社會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者精神,倡導時代新風正氣。因此,在中學中開展青年誌願者活動有極強的教育意義。
具體做法是:
首先,積極向中學生宣傳青年誌願者行動的宗旨,引導他們成立青年誌願者協會,在此基礎上,實行加入者注冊製度,使活動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
其次,通過義工和成人預備期誌願服務來開展符合中學生特點的活動。設立義工製度,是弘揚新時代服務於他人、服務於學校、服務於社會的奉獻精神,由學生自願擔任義工進行義務活動;成人預備期誌願服務是緊密結合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和中學高年級學生年齡特點開展的活動,在16~18歲中學生向成年公民成長這個關鍵時期,組織青少年參加誌願服務,把進行公民意識教育和引導他們履行公民義務統一起來,寓教育於服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