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選擇:
(1)保護母親河植樹活動;
(2)維護校園環境,清除白色垃圾;
(3)在學校舉行的運動會、科技節、藝術節等大型活動中擔任誌願服務者;
(4)在國家民族危難中挺身而出,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當然結合學校所在地區特點和時事特點,還可以有其他內容。
強化團支部與班委的團結、民主、協調
一、團支部與班委的關係
團支部與班委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班委一般由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生活委員、文藝委員、宣傳委員等組成,是學生會在班級中的基層組織形成。根據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20次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規定,學生會在學校黨組織的領導和共青團組織的指導幫助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中學團支部一般都建立在班級中,作為學校團委的基層組織,它在上級團委的領導下,努力指導、幫助班委會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開展工作。但班級團支部與班委並非上下級關係,團支部幹部不能以領導自居,團支部既要防止把班委會看成是自己的下屬,動輒發號施令、讓班委跟著自己轉、取消班委會的獨立地位和獨立工作。當然,也要防止放棄對班委會的指導幫助,若放任自流、沒有互相配合,甚至各吹各的號、各走各的道,會使班委會工作走向歧途。
二、團支部與班委的分工與合作
1.團支部的工作職能
中學團支部是班級工作的核心,對班委起著指導作用。當然首先團要管好團,隻有保證了團支部政治上的先進性及組織上的嚴密性,才能起到指導作用。所以,團支部的工作職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組織好團員的學習,宣傳和教育工作;代表和維護團員、同學的利益;搞好團內基礎建設;指導班委的工作;領導少先隊,做好少先隊工作。
2.班委的工作職能
班集體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學生活動的基地,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課堂。班委作為班集體的組織核心,它的主要職能是,在學校黨組織和學校團組織的指導幫助下,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地開展學習、科技、文體、公益等多種活動。帶領全班同學“創三好”,提高政治覺悟和道德水平,增強勞動觀念,學好功課,增進身心健康,反映同學的建議、意見和要求,增進同學之間、同學與教職工之間的團結,協調學校創造良好的教學秩序和學習生活環境。
3.團支部對班委工作的指導和幫助
團支部對班委的指導幫助要緊密結合上級團組織的工作要求和班委的工作實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1)團支部要幫助班委開好學生大會。幫助學生對改進班委工作提出建議和議案,幫助那些全麵發展、有理想、有能力的同學當選班委。
(2)團支部要及時向班主任和上級團委反映班委的有關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向班委傳達班主任和團支部對班級工作的計劃和部署,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
(3)團支部要積極支持班委會的各項活動。對計劃製訂、場地落實、經費籌措等都應積極支持,並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團員的作用。
(4)團支部要嚴格要求擔任班委的團員,要求他們發揮核心、骨幹作用,並通過他們貫徹和實現團支部對班委的指導和幫助。
明確少先隊的職責
少先隊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和關懷下,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帶領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少年兒童同齡人的“小社會”,有自己的領導體係、選舉和獎懲製度,有自己的紀律、作風以及隊員的權利、義務和章程。在這個“小社會”裏,少先隊員通過活動學習自己管理自己,在活動中學習做自己組織的小主人。
嚴密的組織機構保障了少先隊組織的戰鬥力。一般情況,小學設專職大隊輔導員一名,高、中、低年級設兼職年級輔導員各一名,以班級為單位設中隊輔導員各一名(為了便於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中隊輔導員和班主任老師往往合二為一)。學校設立少先隊大隊部,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少先隊中隊,中隊根據班額、開展活動等實際情況設立少先隊小隊若幹個。大隊輔導員組織年級輔導員建立少先大隊委員會(一般11~13人),選舉產生少先大隊幹部、大隊部下設的各年級段少先隊級段長(各一名);中隊輔導員組織選舉產生各中隊的中隊長和小隊長。少先大隊輔導員和年級輔導員可以采取競爭上崗和學校選派的辦法產生。學生幹部一般由學生選舉產生,中隊和小隊幹部應該采取輪換製,輪換期限和方式由各中隊自行決定。此外,小學還應聘請校外教育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