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井上靖的筆記本(2 / 3)

我由此知道了1937年井上靖的確在石家莊住過四個月。

據佐藤女士講,1936年井上靖在日本被征兵入伍後,於1937年秋作為二等兵到達石家莊,在石家莊度過了不愉快的冬天。因為日本軍隊裏的二等兵大多文化不高,所以被視為低等,標誌之一就是可以遭受長官隨意訓斥並挨打。二等兵井上靖就經常遭長官訓斥。這並非因為他文化不高——他在入伍前已經發表了戲劇劇本。他不受賞識是因為他動作的遲緩和精神的散漫。比如行軍時常常掉隊,又比如有一次他弄丟了槍上的刺刀。日本士兵被告之刺刀是天皇所贈,是不可以丟的,井上靖為此可能挨過打。很快他便患病——腳氣病吧(但佐藤女士說是受傷),接著被送入日軍在石家莊的野戰預備醫院治療。那張照片應該就是在住院期間所拍。從作為背景的井上靖身後那麵臨時拚湊的高牆上看,這醫院本身也是臨時拚湊的。石家莊的醫院沒有治好井上靖的腳氣,他又被轉往天津的日本陸軍醫院。在天津的醫院裏,井上靖逐漸受人歡迎。因為他經常替周圍的傷員寫家信,並且在一次收聽日本電台的廣播中,意外地聽到由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明治之月》主題歌。這使他激動不已,可以猜測文學又一次固執地召喚了他,而他真地在不久之後就回到日本退役,此後終其一生從事寫作。

我想,從某種意義上講,井上靖可能是幸運的。假如我們設想1937年的井上靖是被迫入伍,他本人對那場侵略戰爭是消極的躲避態度,那麼並不是每一個持這種態度的日本軍人都能夠從戰場順利逃脫。我曾經在上海檔案館讀到過當年《申報》上的一則新聞:某日軍士兵因厭惡在華作戰,在中國北方某鎮上的一口井邊,當眾脫光身上的軍裝,連同槍和子彈全部扔進井中,然後裸體著揚長而去,立刻被他的長官當場擊斃在街上。我於是又和佐藤女士展開探討。我說,從井上靖先生的履曆看,他父親是一名少將銜的軍醫,井上靖的因病退役是否有父子間的默契並且靠了父親的暗中活動呢?

佐藤女士婉轉地否認了我的揣測,她說井上靖的父親1931年已經退役。

當我問及佐藤女士她掌握的這些史實的來源時,佐藤女士說,是井上靖在世時講給她和幾個友人的。

那麼他通常在什麼情形下會講起這些呢?

喝酒喝多的時候。佐藤女士告訴我。井上靖也是善飲之士吧,晚年的時候他經常會喝多酒,每逢喝多,他就會講起1937年石家莊的那四個月。佐藤女士回憶說,有一次他講到離開石家莊轉往天津陸軍醫院時,他獨自對著石家莊方向敬了一個禮說:“石家莊人民,我對不起你們!”講到這裏佐藤女士突然哭了,她模仿井上靖敬禮的姿勢,抬起右手放在額邊也對著我敬個禮說:“當時他就是這樣對中國的石家莊說對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