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二百多幅照片為經,以美國軍官約瑟夫·德和中國軍民的口述為緯,全景觀、多視角、細致化地展示了抗日戰爭時期中美盟軍在湖南芷江的軍事活動和日常生活。內容包括日軍在芷江投降的曆史場景、美軍在芷江的通訊工作、芷江的風土人情等等。既有重大曆史事件的嚴肅性與莊重性,也有個人視角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從宏觀到微觀,全麵地展現了芷江抗戰文化的各個層麵。
之所以有這本書的出現,緣起於2010年-2011年我在哈佛大學訪問研究期間的一段交遊。經朋友介紹,我結識了美國退役軍官約瑟夫·德先生。約瑟夫·德興致勃勃地向我講述了他在印度、緬甸和中國芷江的抗戰經曆,以及在昆明、北京、上海等地的遊覽體驗。隨後,他展示了二百多幅珍藏了六十多年的高清彩照,並向我詳細地敘述了每一幅照片的時間、地點、事件、人物等關鍵信息。這些曆史照片具有相當重要的文物價值,尚未在任何形式的媒介展示,其主題、內容之認識價值,以及視覺效果之逼真生動,十分令人驚歎。
多年來,約瑟夫·德一直在物色合適的研究者,尤其希望中國學者能夠結合照片將美軍二戰期間與中國軍隊並肩抗戰的曆史過程呈現出來。經過多次深入交流,約瑟夫·德完全相信我的能力,他將二百多張膠片全權委托我來整理、研究和出版。
這是一位近九十高齡的二戰老兵的重托;這是一位曾經與中國人民共同浴血奮戰的美國戰士的重托;這也是無數為二戰勝利而英勇獻身的美國軍人的重托。麵對這份重托,作為中國學者,我深感責任重大,義不容辭。
約瑟夫·德的照片原本是用柯達膠卷拍攝的,轉換成清晰的電子圖片的話,需要借助一台掃描儀來完成,約瑟夫·德的上司施安勒上尉的兒子弗雷德先生不辭辛勞承擔了膠片轉換的任務。近三年來,我根據照片的主題進行了編排和整理,根據照片的內容進行了辨析和考證,根據約瑟夫·德的口述還原了照片背後的故事。同時,利用關於抗戰時期芷江的大量曆史文獻,與照片進行對舉式的互文闡釋。
當我根據曆史事實整理完畢所有照片之後,我開始興致勃勃地研究、敘述這段曆史。然而,當整理完約瑟夫·德的照片和口述文字之後,對於如何來敘述這段個人視角的大曆史,我開始犯難了,這本書該怎麼寫?因為結合主題進行資料彙集,深入查閱大量研究資料之後,我發現“芷江抗戰”這一話題,其研究成果已經相當豐富了。無論是專著、論文、口述曆史,還是音像、圖片、實物,都已經有了全麵細致的研究與搜集。那麼,這本書如何奉獻一些新的發現?這本書有何價值?
我麵臨的選項是:第一,完全站在約瑟夫·德的立場,敘述一個美國軍人鏡頭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說,即個體化的戰爭記憶。第二,沿襲目前主流的愛國主義、國際友誼、戰爭道義等等宏大敘事,也未嚐不可。問題是,如果麵對具體的曆史材料以及親曆者個人的印象和體會,那麼某種僵化的宏大敘事邏輯又往往捉襟見肘。我必須解決的問題是:第一,約瑟夫·德的照片和現有的曆史文獻、敘述,何者為主,何者為次?第二,如何避免照片內容和曆史敘事之間,可能出現的油水分離?
我嚐試采取的敘述方式是:第一,以基本史實為主線。照片圖像的內容和拍攝者的口述、記憶,作為曆史研究的多重證據之一,是對世界範圍內二戰曆史的豐富和補充。我們固然要重視約瑟夫·德個人敘事視角的獨特性與圖片內涵的多義性,但是對於圖片的解讀應該尊重基本的曆史事實。這就決定了本書的曆史敘述應該建立在現在所掌握的曆史事實的基礎之上和框架之內,確立一條敘述的主線,而不是完全圍繞照片而闡釋,以至遊離出主線,完全成為一種個人化的敘事。為了更全麵地展現曆史的諸多細節,我從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獲得了大量珍貴的黑白照片,這些照片與約瑟夫·德所拍攝的內容彼此補充、互為說明,形成了一條曆史細節的鏈條。
第二,圖文參照。雖然本書采取圖文參照的方式,但是文字並非完全圍繞照片而存在。照片與文字的關係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第三,在材料和觀點上避免預設立場,不做武斷的判斷,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之下,多元並舉,眾聲喧嘩。建立各種材料和看法的對話平台,由讀者自己去選擇、分析,並得出結論。因而,本書的敘述強調開放性和流變性。
本書是否能夠達到我所期待的效果?難免忐忑,敬請各位讀者批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