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逆商的修煉(2)(2 / 3)

女孩的母親開玩笑地對女孩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正在織圍巾的女孩,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她母親: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女孩沒有趨之若鶩地想要成為誰誰誰,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而,比小女孩年長很多的我們,卻未必明白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我們永遠隻能是自己。

盧梭說:對於整個世界我微不足道,但是我對於自己卻是全部。我們活著就要成為自己,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我們沒必要拿別人的快樂作為自己的範本,因為那是在否定我們自己的存在。活著,就活出自己,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那才會不枉此生。

2003年7月8日,新加坡萊佛士醫院發言人對外宣稱,伊朗連體姐妹拉丹拉蕾的頭骨分離手術失敗,姐妹倆由於大量失血先後死亡。全世界為之沉痛,兩個為了追求屬於自己的快樂的女孩用生命的代價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拉丹與拉蕾是一對連體姐妹,出生在伊朗南部一個貧窮家庭,家中共有11個孩子,從出生之日起,這對姐妹就過著親密“無間”的生活。他們頭部相連,共用一條向腦部輸血的血管。在連體人中,頭部連接最為罕見,平均每200萬新生兒中僅有一例。隨著歲月流轉,兩人希望擁有獨立生活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她們向全球醫學界求助,希望能夠實施分離手術。新加坡萊佛士醫院接受了這個請求。醫院組織了一支龐大的醫療小組。萊佛士醫院腦神經外科顧問醫生吳有晶坦言,手術可能會使姐妹倆中的一人或兩人死亡,可能會使她們變成植物人。但是,拉蕾表示,她與拉丹最大的夢想就是分開,她們想要那份屬於自己的快樂,那是她們從小的夢想。對於分離手術帶來的死亡威脅,兩姐妹表示:“苦苦等了近30年,我們已經不在乎危險了。”她們寧願冒生命危險,也要接受分離手術。

拉丹和拉蕾雖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她們內心是快樂的。自始至終她們都沒有拿別人的成功做自己的範本,她們一直在做自己。因為她們要的是自己的成功,而不是別人眼裏的成功。

一個人對自身患得患失,往往容易對周圍的事物熟視無睹。想彰顯個性,又怕別人把自己歸到另類;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學做別人,拿別人的成功做範本。這樣不好,那樣也不行,最後成了邯鄲學步。其實,人與人本來就不同,即使先天“性相近”,後天也會“習相遠”。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正如世上永遠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生命賦予我們每個人自己的特質,我們就要尊重生命的自然規律。

人生何嚐不是如此?往往有很多人總是羨慕別人多成功,多快樂,多瀟灑;長得多漂亮;手裏多有錢……但是你想過嗎?當你在羨慕別人的時候,焉知沒有人在羨慕你呢?何況,別人的成功模式是不是適合你呢?

別人的東西不一定適合自己,別人的成功若是放在我們身上,也極有可能是一種痛苦。正如斷臂的維納斯的美,大家都讚歎它的美,但絕沒有人願意自己也斷臂。所以,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模式,每個人的生活方法也不同。拿別人的成功作範本,就是否定自己的存在。

5.停下的鍾表,一天也有兩次時間是對的

有一首勵誌歌曲《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歌詞寫得很好:“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是多少/我們究竟做什麼這一生才不會浪費掉/我們到底重不重要/我們是不是很渺小/深藏心中的那一套/人家會不會覺得可笑/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裏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動/還有誰可以幫助你成功/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不要讓自卑左右你向前衝/每個人的貢獻都不同/也許你就是最好的那種。”很明顯,這首歌的主旨就是要人們不要看輕自己。人無論到了多麼糟糕的境地,都要相信自己還是有用的。學會肯定自己,肯定別人,這是我們修煉逆商必須經曆的重要步驟。

不要總是抱怨世界虧欠了你,這個世界從不曾虧待過誰。每一個來到世間的人,都會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但是前提是:你要對自己有信心,要不斷地去努力。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即使是停下來的鍾表,一天也有兩次時間是對的。很多人對這句話不以為然,甚至有人認為,那兩次對的時間不過是瞎貓遇見死耗子罷了。但我們若換個角度想一想,這不正跟我們一些人有類似之處嗎?有一些人,在生活中處處碰壁,事事不順,總覺得老天在跟自己作對,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咋一看,會覺得這些人跟那個廢棄的鍾表有類似之處--沒用。但是樂觀的人就會看到,就算是廢棄的鍾表,一天也有兩次時間是對的,並不是一無是處啊。所以,無論何時,就算日子再難,就算全世界都瞧不起我們,我們不要瞧不起我們自己,因為,總有屬於我們的價值等待我們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