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逆商的修煉(2)(3 / 3)

從前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蔭可以覆蓋方圓幾裏的土地,蔚然壯觀,很多人都慕名前來觀賞。有個木匠和他的徒弟看了那棵大樹後,對他的徒弟說:“這棵樹白長這麼大了,用它來做農具太輕;用它做家具又容易惹蟲蛀。”晚上,木匠師傅做了個奇妙的夢,夢中,大樹對木匠師傅說:“我之所以能長這麼大,就是因為不像其它樹,它們有的給人拿去做工具,有的給人拿去做家具。果樹每到收獲季節,就要有人去采摘,所以沒長多大就夭折,我之所以能長這麼大就是因為我沒有什麼用處,這樣我就能夠茁壯成長到現在這個樣子。”木匠恍然大悟,第二天木匠對徒弟說:“這棵大樹讓我明白我們不能小看身邊的事物,哪怕最不起眼的東西都有它的用處,隻是我們暫時還不知道而已。”

木匠一開始犯了一個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就是不會準確地定位別人,也就是不會肯定別人。其實,一個不會肯定別人的人必然也不會肯定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學會肯定自己的存在,並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好。如何做到最好?沒有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要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路,並且在這條路上將自己發揮得淋漓盡致。愛因斯坦在學生時代不是一個能考出高分的學生,甚至有幾門功課不及格。他成名後,有記者這樣問他:“聲音的速度是多少?”他說:“我不知道。”記者很疑惑,愛因斯坦說:“我不會在腦子裏記一些從書本中能查到的知識。”愛因斯坦就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假如他生在我們的考試製度下,勢必也是個落榜生吧。

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即使沒有人誇獎,即使沒有人欣賞,自己對自己都不要失去信心,真正內心力量強大的人不會在意別人是不是誇獎自己,喜歡自己。

尼克·武伊西奇1982年12月4日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他一生下來就沒有雙臂和雙腿,隻在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指頭的小“腳”。看到兒子這個樣子,尼克的父親嚇了一大跳,甚至忍不住跑到醫院產房外嘔吐;尼克的母親也無法接受這一殘酷的事實,直到尼克4個月大時母親才敢抱他。

尼克這種罕見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之為“海豹肢症”,父母對這一病症發生在他身上感到無法理解,多年來到處谘詢也沒能得到醫學上的合理解釋。尼克怎樣才可以擁有快樂的正常生活?他該如何忍受世人奇異的眼光?當時沒有任何個人想到,這個漂亮的無手無腳的小男孩有一天會來激勵鼓舞全世界的人。

尼克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與眾不同是上幼稚園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嘲笑他長相怪誕並排擠他,於是尼克向父母訴苦,父母告訴尼克:“你怎樣看自己,別人便會怎樣看你。”但是年幼的尼克並不能體會父母話裏的深意,他開始變得孤立,有一次他甚至嚐試著把自己溺死在浴缸裏。

13歲那年,母親給尼克看了一份刊載著殘障人士的剪報,那份報紙不但開闊了尼克的視野,還改變了尼克對生命的看法。從那一刻起,尼克便不再期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因為他知道,隻有自己肯定自己,別人才能肯定他。尼克振作起來,在父母的培養下,他學會了寫字、遊泳、駕駛快艇、打高爾夫球……他甚至學會了衝浪,還獨創了將衝浪板旋轉360度這樣的高難度動作。19歲時,尼克開始踏遍世界,他告訴這世界每個角落的人,要相信自己,既然神創造了我們,就會使用我們,他鼓舞了無數個絕望中的生命。2005年尼克被授予“澳大利亞年度青年”的榮譽稱號,這是一項很大的的榮譽,是對青年人的才華和他對這個國家和社會做出的服務與貢獻及個人成就的肯定。這份榮譽僅授予真正可以鼓勵、激勵人們的人。尼克終於得到了世界的肯定,而這一切離不開他對自己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