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終極逆商力(3)(1 / 3)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它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絕對的聯係。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足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

通過這件事,我們得反思我們所受到的教育,我們所受的傳統教育的確有其很大的可取之處,比如司馬光砸缸教會我們遇事果斷,孔融讓梨讓我們懂得禮貌等。但另一方麵,傳統的教育又有其抵牾和矛盾之處,我們說做事要破釜沉舟,同時又被教育要留條退路,我們信奉有誌者事竟成,但總有人跟在我們背後說,你省省吧,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於是,有時候我們像隻沒頭的蒼蠅一樣,抓不住我們的目標。

一對兄弟在山上打獵,在一處懸崖口發現了兩隻鳥蛋,他倆每人各撿了一隻,拿回家去放在各自的母雞窩裏,和孵小雞的雞蛋放在一起。

沒過幾天,兩家的鳥蛋都孵出了幼鳥。兩隻幼鳥的舉止行為都跟雞一樣,都咯咯地叫,有時拍拍翅膀像雞一樣隻能飛騰幾下子。

有一天,哥哥家的幼鳥抬頭仰望天空,看見一隻似乎跟自己長得很像的老鷹在雲中鑽進鑽出,它問雞媽媽:“那是什麼鳥?”

雞媽媽說:“那是老鷹,是最勇敢的鳥。”

幼鳥羨慕地說:“我希望跟它一樣也能在天上飛。”雞媽媽說:“別做夢了,我們是雞,隻能在地上行走。”

幼鳥聽了雞媽媽的話,就放棄了自己的希望。它一直到死都認為自己是隻雞。弟弟家養的那隻幼鳥,漸漸長大了,羽翼也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它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高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崖頂上,狠著心把它扔了出去。

這隻鳥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拚命地拍打翅膀,就這樣居然飛了起來,從此變成了一隻真正的鷹。兩隻幼鷹,兩種命運,這和誰選擇誰受益,誰擁有誰成功是一個道理。這正像一位哲人所說:“孩子,你想飛嗎?那就頂著風試試你的翅膀吧!”

每個人都需要從他人那裏接受教育,忠告,得到支持和鼓勵,但隻能將這種教育當作有益於更好地發展自己的途徑,而決不能將自己完全托付給別人,因為你能勝任什麼事情別人無法知曉,隻有你自己最清楚。在現實生活中放棄自己思考的權利,一味的遵從接受過的教育,聽從別人的經驗,最後就會變成《伊索寓言》裏的那個老頭和兒子,成為毫無主見的人。

在此,我們分享一下這父子倆的故事吧:

一天,這對父子趕著馱著貨物的驢子去集市。從集市回來,兒子騎在驢上,老頭兒跟在後麵,路人見了,都說這娃娃不懂事,怎麼能讓老人步行。兒子聽了趕忙下來,讓老頭兒騎上,於是有人又說,老頭兒騎驢,怎麼忍心讓娃娃走路。老頭兒聽了,又把兒子抱上來一同騎。接著又有人說,兩人騎一頭小毛驢太殘酷了。父子倆聽了都下來,可是又有人笑他們是傻子,有驢不騎卻走路。老頭聽了,對兒子歎息道:“沒法子了,看來我們隻剩下一條路了,兩個人抬著驢子走吧!”

故事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其中的道理我們不能忽視。試想人的一生,完全按照別人的意見去行事,一切讓別人來操縱,那還有什麼活頭!

一個人完全按照別人的意見去行事,失去了自己的主見,就猶如被縛住雙翼的飛鳥,即使有飛翔的願望,也不能自由自在地去施展才能,還會擁有什麼逆商力?我們從那些卓越的成功者的早期經曆中發現:學會自己去計劃自己的人生,這是一條不可忽視的成功之路。那些成功者中,不少人曾經在事業選擇上受過父母、老師或同事的非難與勸阻,而那些被非難與勸阻的事業,恰好就是後來使得他們最終獲得極大成功的事業。

假如你有自己的目標,你就飛起來吧;假如你有自己的主張,那就為自己做主;假如你對未來有了計劃,那你就開始行動吧。擁有自己的判斷,才會有終極逆商力!

7.提高逆商也有技巧

在這本書即將結束之前,安子參考20世紀9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保羅·斯托茲製訂了一係列技巧,和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一起來學習提高逆商的技巧。

保羅·斯托茲提出,要提高逆商,首先要觀察你對逆境的反應。

你無法戰勝自己的怠惰,很難實現鍛煉身體的計劃?你在網上買的商品運到的時候已經摔壞了?你的工作沒能按時完成?你的男朋友棄你而去了?在這種種可能發生的所謂的“倒黴”事件裏,你的反應會是怎樣的?

OK,你要先學會反應逆境,如果你連自己身處逆境都不知道,就會導致兩種結果,一種,你很幸運,順利度過所謂的逆境;另一種,你沒有任何防備心理,被“逆境”帶來的結果擊敗。

這種時候,就像火災剛剛發生的時候,你最好警覺一些,做好防護措施,積極對逆境作出反應。比如你無法戰勝自己的怠惰,早上從來都沒法早起鍛煉身體,那麼你即將麵對的結果就是身體越來越差,甚至會生病;如果你沒有意識到工作沒有按時完成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那麼可能老板就會責難你了!所以,你要具備對逆境立即覺察的能力。沒有這個能力,其他技巧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