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到中年莫硬撐3(3 / 3)

而如果進入了更年期,是不是就隻有對更年期的種種困擾及其造成的痛苦聽之任之呢?其實不然。過去,由於人們對更年期及其保健知識缺乏了解,許多女性隻能無可奈何地“認命”,默默地忍受著更年期的各種困擾。而現在不同了,社會在發展,醫學在進步,人們對更年期婦女的身心健康也越來越關注了,心理保健幹預和醫學保健治療的“雙管齊下”,使越來越多的中年女性能夠安度更年期,但關鍵還是要加強對更年期的認識。有調查表明,目前更年期前後的婦女對更年期知識的知曉率僅為8%,許多婦女對自身健康關注不夠,有症狀也不就醫,致使更年期成為許多中年婦女的痛苦期。為此,專家建議,中年婦女一定要多學習多掌握一些更年期保健知識,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女性這一階段的生理、心理特性,使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安定、身心更加健康。

一般來說,女人過了40歲,月經出現第一次不規律,可能就是更年期“信號”,此時保健、治療愈早愈好。由於更年期婦女是一個較為特殊的人群,她們症狀多、想法多、顧慮多,既有生理問題又有心理問題,看病時常往返於內科、婦科、骨科、神經科之間,被診為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對此,中年婦女應該有所警覺,在沒有發現其它器質性疾病時要考慮到更年期綜合症,從而有的放矢的進行保健與治療。

中年婦女在臨近更年期時,要正確的認識到更年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必經之路,要消除無畏的恐懼和憂慮,並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識,以樂觀和積極的態度對待更年期的到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適量的激素,既能緩解更年期綜合征的症狀,又能調節鈣的代謝,促進骨質對鈣的吸收,防止發生骨折,減少冠心病的發生等。

對於處在更年期的女性朋友,首先應該學會科學地珍愛自己,不要隻是一味地忍受,而應盡量把內心的煩惱和痛苦向家人傾訴出來,因為傾訴是解除心靈鬱悶的一種有效宣泄方式。做為更年期婦女的家人,也應該盡力學會聆聽、學會理解幫助親人化解鬱悶,減輕痛苦。更年期女性還應該注意多接觸外麵的環境,多接受新事物,不要在行為上和心理上自我封閉;同時還應該避免進入“更年期便是夫妻性生活終結”的誤區。有關統計調查表明,更年期時間拖得長、痛苦感受程度大的婦女,往往也是在此階段性愛缺失的女性。事實上,更年期婦女性能量的適度釋放,對其自身的保健和增強夫妻感情都是大有裨益的。更年期也是中年婦女的多事之秋,是一些腫瘤的好發時期,因此要定期檢查身體,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是激素替代治療。“激素替代療法”就是通過補充雌激素,來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狀的。徐苓教授認為,女性不僅在更年期有明顯症狀時要及時治療,而且有輕微不適甚至沒有感覺,也不妨補充一些雌激素。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要幹預衰老的自然過程,而是用來有效地預防由於衰老帶來的疾病。隨著老齡人口增加,更年期綜合征的困擾日漸凸現。如歐美國家大約80%的中老年婦女不能“幸免”,我國也不低於60%,其中20%左右的人將發展為嚴重的更年期綜合征。所不同的是,發達國家有1/3的中老年女性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主動接受“雌激素替代療法”,而我國迫不得已才接受治療的人還不足5%,而且許多人一旦症狀緩解,就會立即停藥,惟恐發胖或者得癌。其實,現代醫學已為激素替代療法“正名”。因為,大量研究證實,對於有子宮的婦女來說,隻要在使用雌激素的同時配合孕激素,會抵消促發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對乳腺癌發生的說法盡管目前仍有爭論,但研究顯示,長期使用雌激素10年以上,乳腺癌的發生危險才可能略有增加。但隻要定期進行監測,出現問題可早期發現,所以還是比較安全的。而不用激素治療,患老年陰道炎的比率幾乎是100%,患關節疾病、腰腿痛、骨質疏鬆的比率則在50%左右,患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的可能性也比以前明顯提高。

食療是緩解更年期症狀的較好方法。醫學研究認為,更年期婦女宜選擇的食物有以下幾種:

木耳。木耳有黑木耳和白木耳之分,白木耳含有豐富的膠質、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及豐富的微量元素。

燕窩。性平味甘,有滋陰潤燥,益氣養陰,添精補髓,養血止血的功效,是一味清補佳品。體質虛弱,肺腎陰虛,或表虛多汗的更年期婦女,宜常食之。

百合。亦為一種清補食品,有潤肺、補虛、安神作用。若女性在更年期出現心神失常、虛煩驚悸、神誌恍惚、失眠不安者,最宜使用。

蓮子。性平味甘澀,有益腎氣、養心氣、補脾氣的功用。適宜女性更年期心神不安,煩躁失眠,或夜寐多夢、體虛者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是中醫最常用的滋補肝腎的中藥,民間也習慣用枸杞子泡茶飲,以調補肝腎。凡更年期女性皆宜食用,對肝腎陰虧、陰虛火旺、頭暈目眩、腰酸腿軟者,食之頗有裨益。

桑椹。當5~6月份桑椹呈紫黑色時,更年期女性宜常食些新鮮的桑椹果。女性更年期肝腎陰虧、頭暈腰酸、手足心熱、煩躁不安、心悸失眠、月經紊亂時,常吃些桑椹,可以收到補肝、益腎、滋陰、養液的功效,虛液退而陰液生,則肝心無火,魂安而神自清寧。

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人們對女性更年期的認識日益深化,更年期的保健與治療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對於緩解中年婦女的更年期痛苦起了較好的作用。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男性也有更年期問題,而這一點至今還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

一說起更年期,一些人會很自然地想到這是婦科研究的問題。的確,過去一般認為隻有女性才有更年期,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更年期並非女性的“專利”,男人也有更年期,他們也需要特別的關懷。現代醫學認為,無論男女,從中年向老年過渡的時候,隨著逐漸衰老,身體的內分泌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都會相應衰退,從而可能出現更年期綜合征。由於男性更年期比女性發生遲,一般來說在50~60歲,且發病比較緩慢,症狀也很輕,所以容易被人忽視。

我國著名男科專家王益鑫教授指出:男性更年期也被稱作“絕雄期”,但在國際上更貼切的說法是“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體內的雄激素水平降低,從而引起類似婦女更年期的一係列症狀,如:易怒、焦慮、情緒抑鬱、失眠、體力和腦力下降、肌肉減少、脂肪增多、骨質疏鬆、性欲減退、勃起功能出現障礙等。在國外,男性更年期概念已獲得廣泛的接受和重視。芬蘭的一項調查顯示,40~70歲的男性多半會出現男性更年期綜合症,年齡越大,症狀越顯著。78%的加拿大家庭醫生相信男性更年期的存在,並認為這將影響生活質量。目前,美國、加拿大、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已開設了男性更年期門診。在我國,男性更年期的研究工作剛剛起步,全社會包括男性自身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很低,這與一二十年前女性更年期的境遇相似。事實上,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已成為困擾男性健康的嚴重疾病,且有日趨低齡化的趨勢。一項臨床實驗結果顯示:原先作為老年人特征的更年期現象,現在正向中年人襲來。

在杭州市某公司任業務員的王先生今年54歲,以前的他性格溫和,體力充沛。但近一年來他卻像變了個人似的,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發火,身體狀況也不如從前,常常感覺疲勞,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王先生為此到男科中心就診,專家診斷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征”。

關某是天津開發區一家合資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42歲的他正值年富力強、事業有成的黃金年齡,近來卻常常出現無來由的沮喪、忽然渾身燥熱潮紅、困倦、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坐著直打盹兒,躺下睡不著。無奈之下,關某來到泌尿外科男科就診,最終被確診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在對症下藥補充睾酮治療後,關某病情大為好轉,家庭也重新找回了和諧的氛圍。

據男科專家翟興龍介紹,每個男士的更年期症狀不盡相同,主要有四大類症狀:一是情緒和認知功能障礙,如疲勞、工作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二是性功能減退;三是生理機能症狀,如失眠、便秘、骨骼關節疼痛等;四是血管舒縮症狀,如多汗、潮熱、心悸等。

出現這些症狀主要是由於睾丸、腦垂體、下丘腦和大腦皮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失去了平衡。進入更年期,男士的雄性激素分泌量開始下降,位於腦垂體上部的下丘腦處於興奮狀態,導致不安、煩躁、心悸、呼吸困難、手足麻木和頭痛等症狀反複出現。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等)、慢性病、惡劣的生存環境等也容易誘發更年期提前到來。從事腦力勞動而很少鍛煉身體的人,或者以前從事過激烈的體育運動卻突然終止者,都容易提前誘發更年期。相反,那些外出機會較多或經常活動身體的人,更年期則來得較晚。

醫學研究認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征與本人的幸福程度有密切的關係。現代人尤其是城鎮居民所在的環境充滿了令人緊張的因素,因此得更年期綜合征的人有增加的趨勢。現實生活環境中的某些緊張刺激和令人不安的因素,常常導致人們身心狀況的失調。有的人在年輕時由於體力較強,掩蓋了體內的不平衡,但到了中年,體質上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也就是說,天生體質較弱、適應環境能力差,比如說容易暈車、自律神經過敏的人最容易得更年期綜合征。

專家指出,診斷男性更年期綜合征需要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和人體內部的睾酮水平。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男女更年期發生機理是相似的,該病主要是歸咎於體內睾酮水平的下降,由於年齡增長,睾丸萎縮,睾丸酮分泌減少所致。但是男性不會出現女性絕經前更年期開始的明顯信號,症狀不如女性明顯。另外,並非所有男性都會經曆男性更年期的症狀,隻有約30%的男性在40~70歲時會經曆男性更年期的臨床症狀。

那麼,作為男性本身,如何了解自己是否進入更年期呢?下麵12個問題可以用來作為自我測定:

(1)使用原來近視眼鏡已無法閱讀書報,摘下眼鏡放近看反而清楚,說明眼睛已經“老化”。

(2)眼睛容易疲勞,看書久後感頭痛、頭昏。

(3)睡眠比以前減少,早睡早醒。

(4)飲酒者酒量大不如前。

(5)聽力明顯減弱。

(6)牙齒鬆動,咬不動較硬的食品。有假牙者要經常換假牙。

(7)對食物的口味有改變,愛吃甜、酸、辣、鹹等重口味食物,說明味覺有減退。

(8)嗜吃零食,特別是蜜餞類,這與口味減退有關。

(9)性欲減退。

(10)記憶力減退。

(11)開始懷念童年往事。

(12)學習與工作精力不如前,甚至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如果以上12點中有4點以上為肯定的話,那表明自己已進入更年期。

處於更年期的男子常常為自己的不適症狀所苦惱,而一些臨床醫生由於對男性更年期缺乏認識,常常將上述症狀誤診為神經官能症或神經衰弱等。其實,對這種生理現象隻要有足夠的、正確的認識,清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就可以不治自愈。大多數男性的更年期綜合征並不影響生活和工作,所以應該重在預防和調理,主要體現在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保持良好心境和均衡飲食幾個方麵。隻要注意好身心保健,正確、均衡地處理飲食,大部分中年男性都可以順利平穩地應對更年期所帶來的變化。最主要的方法是進行心理治療,使他們懂得發生病症的原因,這比一味地服藥更為有效。

專家認為,除了年齡的因素以外,環境汙染、不良嗜好如吸煙、喝酒,還有過度勞累等因素也會影響男性體內的睾酮分泌。因此,進入更年期的男性更需關愛自我、注重保健,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同時要適當鍛煉、科學的膳食、平衡的營養、充足的休息和保持樂觀的心態。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該到正規醫院專科門診診治。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症狀不像女性更年期綜合征那樣突出,一般說來需要治療的人數,僅占男性更年期總人數的20%~30%。在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如下幾種。

一是西醫西藥治療。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鎮靜劑及對神經有調節功能的藥物對症治療。

二是精神治療。讓他們了解更年期綜合征的出現,隻是一般的生理過程,僅此便足以消除他們一大半的緊張心理。經過醫生耐心細致的解釋及心理谘詢與心理治療,患者不正常的心理狀態會得到改善,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病人自己應注意加強營養及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進行自我調節,從而逐漸適應這一變化過程。

三是激素治療。主要是糾正體內雄性激素不足引起的病變,有利於調整內分泌平衡,並能控製不少症狀。

四是中醫中藥治療。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在祖國醫學中,屬於“眩暈”、“心悸”、“失眠”、“虛勞”等症狀範疇,在治療上中醫常將本病分成肝腎陽虧、心腎不交、肝膽鬱熱、脾腎陽虛、肝陽上亢等許多種征型,進行辨證施治。

另外,正確的飲食調理也非常重要。專家建議,更年期男性要減少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多吃富有蛋白質、鈣質和多種維生素的食物,注意合理營養;雞、魚、兔肉易於吸收,可以適當食用;豆類及其製品,不僅含有大量植物性蛋白質,而且還是人體必須微量元素的“倉庫”;新鮮蔬菜能夠提供大量維生素,應作為主要菜譜。此外,還要注意飲食結構,要注意低鹽、清淡、葷膩適度。不暴飲暴食,晚餐不要過飽,有條件者每天可吃1~2湯匙蜂蜜。另外,蝦、羊肉、麻雀、羊腎、韭菜和核桃等能增強性功能;羊心、豬心、山藥、核桃仁、大棗、龍眼、桑椹等可以改善神經係統和心血管功能,並對治療頭痛、頭暈、乏力、心悸、氣急、手足發涼發麻等症都有較好的效果。對更年期患者來說,無論從預防,還是從治療的角度看,都應積極地攝入維生素B。人體缺乏維生素B,會導致神經過敏,易於興奮。易於疲勞、情緒不穩,一般也是人體缺乏維生素引起的。

總之,男子到了更年期應注意安排好工作與生活,做到起居、飲食、工作有規律;體力或腦力負擔不過度,也不過於安逸;工作時間集中精力,業餘時間多從事一些感興趣的有益活動,症狀就會逐漸減輕或消失。症狀嚴重的人,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睾丸酮之類的藥物,也可以較好地緩解症狀。隻要我們認識正確,調理得當,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都可以平平靜靜、健健康康地度過中年階段的特殊時期——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