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夫妻攜手路好走1(1 / 3)

第四章夫妻攜手路好走

——善待中年人的婚姻

不少人步入中年之後,事業有成,孩子成人,然而屬於兩人世界的感情生活卻遇到危機而破裂。據國內外調查顯示,中年階段是離婚率較高的一個階段。所以,有人又將中年時期稱之為“婚姻危險期”。以南昌市西湖區為例,在近兩年離婚的人群中,離婚率最高的是中年人,占50%;其次是青年人,占35%;再次是老年人,占15%。“婚姻危機”已經成為影響中年人家庭幸福的隱患。

2004年,電視連續劇《中國式離婚》在中國一些城市播出後,立即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收視率直線上升。每天晚上,許多人家的窗戶裏,飄出的是該劇主題曲的旋律;工作間隙,許多中年男女討論的是電視劇中那對中年男女的婚姻糾葛。其實,《中國式離婚》的故事很簡單,主要是講述一個中年人家庭沒有第三者也非常脆弱的婚姻。但是,該劇通過對中年人婚姻生活的放大,猛地揭開了中年人一直捂蓋著的婚姻之痛的傷疤,這正好觸及了中年人婚姻質量這根敏感的神經,從而引起了許多中年人的共鳴:在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中年男女不就是因為生活的不和諧,夫妻雙方的不寬容和不理性,最終導致婚姻破裂的嗎?

中年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時期,是工作最能出成就的時期,是孩子長大成人逐漸脫離家庭的時期。然而,中年也是人生的一個關鍵而艱難的時期,除了我們前麵介紹的壓力大、負擔重、身體差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麵,那就是婚姻危機。據國內外調查顯示,中年階段極易出現家庭婚姻問題,是離婚率較高的一個階段。

夫妻關係是一種親密而且特殊的人際關係,也是在人的一生當中維係時間最長的一種人際關係。但婚姻關係並不是靜態不變的,從相識、相愛、結婚、生育子女到共度夕陽,婚姻關係經過了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它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較好的處理這些問題,婚姻關係就有可能中斷和終止。

來自國內外的許多研究和調查資料都顯示,中年時期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關係發展最為困難的時期。所以,有人又將中年時期稱之為“婚姻危險期”。在婚姻關係發展的各個階段中,除了最初幾年離婚率較高之外,中年期的離婚率更是居高不下。按理說,中年夫妻患難相交十幾二十幾年的共患難,一起啃菜根淡飯,一起受世態炎涼,一起度人情冷暖,一起解意外橫逆,一起為生兒育女煞費苦心,他們的婚姻關係應該趨於穩定狀態,怎麼會如此脆弱,如此容易解體呢?這正是我們這一章要認真討論的問題。

在美國,有一首古老的流行歌曲,其中有一句歌詞是:“愛情和結婚,像馬和馬車那樣走在一起。”人人都會戀愛、結婚、生兒育女,並試圖與配偶建立一種在感情上得到滿足和白頭偕老的關係。可許多人結婚後卻發現,婚姻並不像人們期待的那般美好。況且,相愛容易相處難,如果不善於處理好婚後的關係,婚姻發生危機就在所難免。有人說:“戀愛是浪漫的詩歌,婚後是枯燥的論文,人到中年之後則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此話雖有些誇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部分中年人在婚姻旅途中的現狀。

婚姻是家庭的基礎。當維係婚姻的柱石發生傾斜時,離婚便成了一種很自然的選擇。但是,對夫妻雙方而言,離婚向來不是個輕鬆的話題。因為在一場失敗的婚姻中,沒有哪一方算得上是真正的勝利者。

要避免在中年時期產生婚姻危機,我們就要小心地嗬護婚姻。婚姻是如此的脆弱,一次爭吵、一句氣話、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將其擊碎。我們隻要加強夫妻間的溝通和理解,使夫妻二人在事業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體貼,成為一對比翼齊飛的同命鳥,使家庭和事業兩全,我們的愛情才會常青不衰,我們的婚姻才會牢不可破。現代社會對愛情、婚姻、家庭幹擾的因素很多,愛情婚姻生活並不是永遠都春光明媚,永遠都寬廣平坦,它也會有風霜雨雪,也會有崎嶇坎坷。如果不善於對愛情婚姻之路的維護與保養,一旦讓雜草藤蔓在路上生根,必將會荊棘叢生,遮蔽路麵,甚至刺傷劃破行路之人;如果不善於積蓄春光的熱力,寒風肆虐時,就會冰雪遍地,就會使愛情走向消亡,婚姻走向毀滅,家庭走向解體。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我們要彼此友愛,結伴同行,用愛心和血緣編織出一方空間,這就是夫妻雙方共同擁有的婚姻和家庭,是我們用一生心血營造的暖巢和港灣。

一、動蕩的婚床

中年暴發“婚姻危機”

幾乎沒有人會否認,當今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已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了。每天,有許多新人踏著鮮紅的地毯,在婚禮進行曲中走進婚姻的殿堂。同時,也有許多夫妻愁眉苦臉地走進了離婚的法庭或者是民政部門的離婚登記處。

自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記條例》正式實施以來,由於手續更加簡便,離婚的數量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據媒體報道,自2003年10月1日~2004年9月30日,大連市登記結婚數4.5萬對,離婚數10338對。與1995年相比,大連市的結婚數量沒有明顯增加,而離婚數量增長一倍以上。在大連城市人口集中的中山區、西崗區,結婚數量與離婚數量之比達到3:1甚至2.8:1。

不僅是大連,全國各地也不斷地傳出“離婚警報”:北京市東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統計表明,新《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後的一年間,東城區婚姻登記處共辦理離婚登記近1700對,而前一年這一數字為500對,數量上升了近2.5倍。

地處西南的成都市,2004年1~10月共辦理結婚63856對,離婚20387對,結婚人數與離婚人數之比達到3:1,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部分城區竟達到2:1。

有資料顯示,如果以當年結婚對數與當年離婚對數之比來計算離婚率,1979年全國平均為4%,1999年13.7%,到2003年達到15%。2003年北京登記結婚數是9萬對,同年法院和婚姻登記處登記離婚數是4萬對,離婚率高達40%多。

民政部公布了一組統計數據,2004年全國辦理離婚登記161.3萬對,比上年增加28.2萬對,增長21.2%。

離婚!離婚!離婚!在今天的中國,離婚指數正以驚人的速度攀升。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城區,當年結婚與離婚對數之比甚至逼近50%。有專家說,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有專家憂慮,歐美發達國家因離婚而帶來的社會難題將在我國重現。

近50年來,中國曾出現過三次離婚高潮,其中20世紀50年代的第一次離婚高潮中,全國出現了110多萬對離婚者;文化大革命中出現了第二次離婚高潮,離婚人數高達180多萬對;第三次離婚高潮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從這以後離婚率一直呈現快速攀升的勢頭。

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當前離婚的人群中,又以一向謹慎、穩重、成熟的中年人占了主體。

以南昌市西湖區為例,在近兩年離婚的人群中,中年人占50%;其次是青年人,占35%;再次是老年人,占15%。

經過兩年多的抽樣調查和統計,北京市海澱法院民事審判二庭完成了一份近3萬字的調研報告。通過對600多起離婚案件的調查,他們在這份調查報告中得出了結論:與1980年的數據相比,23年後人們的婚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青年人的離婚率在逐年下降,中老年人的離婚率則在逐年上升。

北京市統計局的一份數據也顯示:從年齡段的離婚人口比例來看,20~29歲和65歲以上年齡段離婚人口比例略有下降,其他年齡段的離婚人口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35~39歲年齡段離婚比例最大。

江蘇省對2003年抽樣的120件離婚案分析,當事人40~50歲的有60件,占總數的五成,居第一位;30~40歲的有46件,占總數的38.33%,居第二位。其中,結婚5~15年期間提出離婚的有69件,占總數的57.7%。

婚齡10~15年、年齡30~50歲的離婚人數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說明,婚姻總有一段時間會格外脆弱。這個時間過去以3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而現在居然讓位於中年人了。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分析與思索的現象。

過去,離婚者以年輕人為主,其原因是許多年輕人結婚時就很草率。他們對婚姻、對家庭的理解還很不成熟,一旦進入婚姻這座“圍城”以後,才發現婚姻帶給他們的不完全是快樂和浪漫。做戀人時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成為夫妻以後,在麵對實實在在的家庭生活及處理家庭關係的過程中,雙方的矛盾逐漸產生,彼此的缺點也就暴露出來。這些年輕人在對待離婚問題上,大都采取快刀斬亂麻的方式,一旦發現現實的婚姻與自己所追逐的、夢想的理想婚姻截然不同時,他們便果斷地采取離婚的方式結束短暫的婚姻。

中年人的離婚,顯然沒有年輕人那樣草率,那樣隨意。一般來說,中年人涉世較深,思想較為成熟,處理問題也比較客觀全麵。況且,中年夫婦結婚時間一般在5年以上,雙方的性格、誌趣、愛好、生活習慣等已經相互了解,他們之所以提出離婚,肯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經過了權衡利弊,不是夫妻關係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他們是不會輕易提出離婚的。

中年人離婚,也沒有年輕人那樣輕鬆,那樣灑脫。剛剛結婚的年輕人提出離婚,很少有財產糾葛,有的還沒有子女,也不存在子女撫養問題。而中年人離婚,在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上都有著較大的難度。處理中年人離婚,首先遇到的是子女撫養問題,爭、推撫養子女的情況同時存在,有時候雖然雙方在離婚問題上達成了協議,但因子女撫養爭議較大,給處理離婚問題造成一定的難度。另外,由於長期共同生活,家庭財產中除有約定的以外,很難分清哪些是婚前個人財產,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加之結婚時間較長,有的還購買了房屋,在現階段住房狀況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住房分配在離婚時也成了一大難題。

另外,由於中年人是家庭的核心與支柱,一旦婚姻破裂,都將影響到對老人的贍養和對子女的撫養教育。從青少年犯罪狀況分析,一些青少年之所以失足走上犯罪道路,與殘缺不全的家庭有著很大關係。因此,中年人離婚不隻是對中年人本身有影響,而且對中年人家庭乃至對整個社會都有衝擊。

中年“家變”原因多

現在的中年夫妻,或許沒有當代年輕人那樣的浪漫故事,但他們大都有著刻骨銘心的難忘經曆:一起渡過了粗茶淡飯的歲月,一起經曆了風吹雨打的時光,像燕子壘窩一般地一起構築了家庭的暖巢,像母雞帶小雞一樣地共同撫養大了子女。家裏的每一樣物品,都有夫妻共同打拚的痕跡。但為什麼就在事業有成、子女成人、家庭生活越過越好的時候,曾經相濡以沫的夫妻卻走上了離婚的道路呢?

托爾斯泰說過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中年離婚的問題上,不同的家庭也有不同的原因。

有人將現在中年人離婚的原因歸為九大條:(1)雙方性格差異較大,思想觀念不同,導致雙方行為方式不同,無共同語言,夫妻生活平淡無味。(2)夫妻性生活不和諧。(3)一方對家庭無責任感,不盡做妻子、做丈夫、做父母的義務。(4)家庭暴力。(5)一方有第三者或雙方均有第三者。(6)一方在國外,長期分居,感情無法溝通。(7)婆媳矛盾、家庭矛盾。(8)一方或雙方下崗,為生活所迫。(9)說不清原因,隻想彼此分開過一段時間。在以上幾種原因中,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是目前造成中年人離婚的最主要原因。

全國各地的法院在對離婚案件進行調查統計時,基本上得出了相似的結論,即導致中年夫妻離婚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缺乏關愛,體貼不夠。如原告張某為某旅遊公司導遊,被告吳某為某保險公司客戶經理,雙方相識不久即登記結婚,婚後由於雙方性格差異較大,互相指責對方性格固執,不給予對方體貼和關愛,加上雙方工作原因,聚少離多,缺乏溝通,最終由分居走向離婚。辦案法官說,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是缺少溝通;二是工作環境壓力大所致。

2.沉溺惡習無法自拔。杜某與陸某在1985年開始戀愛,1987年2月登記結婚,婚後最初幾年還比較美滿,但陸某於1990年染上賭博惡習後,整日沉溺於麻將、“三公”、“鬥牛”,不但未能給家庭帶來經濟收入,反而不斷給家庭帶來負擔,並向親戚舉債賭博。1995年,一次賭輸5萬元,1998年,因賭博被公安機關處罰。原告杜某多次規勸被告改邪歸正,但被告未能戒掉賭博惡習。因和解不成,法院最後判決雙方離婚。

3.家庭暴力,感情破裂。家庭軟硬暴力是婚姻的“硬傷”。原告葉某訴被告梁某離婚一案中,被告梁某因經常賭博和去夜總會後徹夜不歸,原告葉某多次規勸,被告不聽反而以拳腳相向,經常對原告實施暴力,葉某無法忍受家庭暴力,上訴至法院,最終調解離婚。統計表明,因家庭暴力致使離婚的,約占調查總案件數的10%。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家庭暴力已趨於多元化,不僅僅是拳打腳踢等等傷害身體的硬暴力,語言恐嚇、精神折磨、不理不睬等軟暴力也時有出現。另外,性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常規武器”,表現為既有硬暴力,也有軟暴力;既有婚內強奸,也有在外尋歡作樂而讓配偶備受精神折磨。專家認為,不管是哪種家庭暴力,對婚姻的殺傷力都是巨大的,對婚姻造成的惡果都是難以逆轉的。

4.生活瑣事是婚姻殺手。在離婚原因上,雖然當事人將家庭瑣事往往歸結為性格不合,但真正性格不能相容的並不占多數,而多數是因為生活瑣事的處理不當及相互之間的不信任直接導致雙方感情破裂。柴米油鹽、鍋碗瓢盆雖是瑣事,但對婚姻來說卻是大事。婚前談的是“愛情”,婚後過的是“生活”,很多時間、許多方麵的矛盾和衝突就體現在家務瑣事上。據佛山市中級法院統計,夫妻吵架,家庭戰爭,往往事關家庭瑣事,而因家庭瑣事引發離婚的,占到總數的35%,成為名副其實的“頭號殺手”。這說明,家務事已成為影響中年人婚姻穩定的最大因素。家務事處理得好,婚姻就相對穩定,反之則由吵吵鬧鬧,到最後夫妻雙方分道揚鑣。

5.感情“走私”呈上升趨勢。調查發現,夫妻一方或雙方感情“走私”,紅杏出牆而導致離婚的呈上升趨勢。江蘇省抽樣調查的120件離婚案中對方有外遇或懷疑對方有外遇的有38件,占總數的31.7%,大大高於幾年前的統計,成為離婚的第二大誘因。並且,“第三者”插足導致現有的婚姻失去穩定,引發夫妻矛盾,導致婚姻破裂,甚至其他民事、刑事案件的,正呈越來越多的趨勢。

客觀地說,以上這些導致中年人婚姻破裂的原因,在以前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為什麼現在會如此地突出,以至使得中年人的離婚率大幅攀升呢?社會學家和有關人士對此進行了剖析。據他們認為,導致當前中年人離婚率增高的原因主要歸結為四個方麵:

其一,婚姻觀念的改變是導致中年人離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這個年齡段的人處在社會轉型時期,他們經受了離婚觀念巨大轉變的過程,雖然這部分人大都有子女,但是仍然將追求幸福生活放在了首位,一旦雙方感情出現無法彌補的裂痕,就渴望自由而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其二,由於中年人群正處於事業的“黃金時期”,加上家中子女尚小,需雙方付出較多,因此衝突也較多,不能承受時,便勞燕分飛。蘭州大學一位學者提出,這個年齡段的人們所承受的生活和事業壓力都較大,巨大的壓力讓各種矛盾更容易被激化,事業發展、子女教育、家庭瑣事等不少矛盾都是他們離婚的導火索。

其三,社會環境的寬鬆和社會交往的擴大,使婚姻當事人的自我選擇更自由,婚外情正前所未有地威脅著中年男女的婚姻穩定。《中國日報》對1000名上海人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隻有5%的受訪者“接受或諒解”婚外性關係,所以婚外情的增加也促成了中年人離婚率的上升。

其四,家庭的小型化使當事人在婚姻衝突時缺少其他家庭成員的緩衝。大家庭的家庭成員較多,夫妻的注意力和矛盾容易被分散和緩解。隨著家庭的小型化,夫妻的矛盾不能有效地被緩解,這也使現在中年人的離婚率比過去增加。

一個家庭建立起來不容易,但破裂起來卻相當簡單。這就像一個瓷瓶,製造起來要花很多的功夫,要費很大的力氣,摔碎卻是極其的容易,一次不小心的碰撞,一個小小的打擊,都有可能將其破成再也無法複原的碎片。因此,對於中年人來說,如何像保護一個瓷瓶一樣地保護自己的婚姻,是擺在中年人麵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離婚了,不見得就解脫了

在英、意、德合拍的經典影片《卡桑德拉大橋》中,由著名影星索菲亞·羅蘭飾演的女作家對前夫、一位醫生說:“每一次離婚都給我帶來靈感。”然而,在我國的中年離婚者中,大概沒有幾個能夠做到如此的灑脫。他們的神情倒更像瀟灑的費翔唱出的不那麼瀟灑的歌詞——“我已是滿懷疲憊,眼裏是酸楚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