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衝突與妥協:“當吵架時,我們避免說過頭話,也不懷恨在心。結婚15年,我們隻有兩次慪氣上床。”一位妻子這樣說。夫婦之間如有爭論時,應耐心解釋,要有自我批評精神,而不要一味責怪對方,說:“那全是你的錯”。
3.性生活的溝通:“我們年紀越大,性生活越好。這是最深入的溝通方式。”一些認為自己婚姻美滿的夫婦都這樣說。
4.共同度過危機:曼麗和東尼為養育弱智的孩子而苦惱,他們3個孩子中,最小的孩子生下來就有多種疾病。“我們什麼都經曆過了,開始時總是埋怨為什麼這不幸要發生在我們頭上,後來終於認識到,這並非我們任何一方的過錯,於是決定好好地過下去,這讓我們變得更加親密了。”東尼這樣說。
由此可見,並沒有天然完美的婚姻或者理想的配偶,持久的婚姻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幸福的家庭是由兩個有理智的人,經常有意識地培養感情,在不斷加強夫妻間的親密度中建立起來的。
有人說,人到中年之後,夫妻間的“吸引力”減弱了,婚姻也就沒有那麼牢固了。那麼,如何才能增強中年夫妻間的吸引力,使愛情之樹常綠呢?以下是學者的建議:
一是多與伴侶單獨相處。無論工作、事務多忙,都應擠壓時間陪陪愛人。兩人在一起時可以充分進行情感交流,以盡恩愛之情。如條件許可,可有計劃地安排一些單獨的活動或旅遊,多爭取機會單獨相處,向伴侶充分表示愛意。
二是尊重對方的興趣愛好。尊重愛人的興趣愛好是增進夫妻感情的粘合劑。在相互尊重、適應對方興趣的過程中,得到的是共同語言的增加和夫妻感情的深化。有一對夫妻婚姻發生了問題,丈夫找牧師幫忙,試圖挽救快要破裂的婚姻。牧師建議他:“你學習聆聽你太太說的每一句話。”一個月後他回複牧師,他已學會聽他太太說的每一句話了。牧師說:“好,現在你回去試著聽你太太說出來的每一個字。”
三是事業上互相支持。中年人工作負荷往往較重,對此,要從體貼愛人出發,多分擔一些家務、家庭管理及撫育子女等工作。必要時,一方可作出一定的犧牲,以幫助對方。這樣,既能讓對方在精神上得到最大的安慰和滿足,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夫妻間的吸引力。
四是珍惜暫時的離別。不要懼怕與愛人暫時的別離,隻要你能正確對待,重視分離期間的信息聯係,那麼暫時的別離反而會使你加倍品嚐到愛情的甜蜜。“小別勝新婚”的道理即在於此。
五是豐富性愛內容。性學專家指出,中年夫妻不一定拘泥於用同一方式或時間、地點做愛,而這種改變往往能大大提高性生活興趣。此外,多數人太專心於性交動作本身,而忽略了其它表達性愛的方式,諸如肌膚接觸、互相偎依、說悄悄話、擁抱等等,這些都可使精神上的愛欲得到一定的滿足。
婚姻家庭問題專家、全國婦聯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新欣說,婚姻是一個不斷嗬護、建設、更新的過程,好的婚姻是有一定規則的,如果能夠遵守婚姻規則辦事,就能夠使婚姻保持生機和愛意,如果不能遵守婚姻規則,即使基礎再好的婚姻,也有可能被摧毀。那麼,我們要遵守哪些婚姻規則呢?
規則一:要愛自己和不斷完善自己。你自身可愛的地方正是吸引配偶的地方,相信自己的價值,尊重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做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誰的一半。要通過不斷完善自己獲得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統一,才能保持恒久的吸引力。
規則二:自願選擇伴侶。找到真愛的秘訣取決於自己,是要出於內心的愛的結合,而不是迫於家庭的壓力、緩解孤獨感、經濟生活的需要、社會固有生活方式的從眾行為。
規則三:締結婚姻不能一蹴而就,建設婚姻也要持續一生。由愛情到婚姻要經曆“觸電”、探索、評價、建立親密關係、相互承諾等階段,是一個需要付出耐心、資源和技能的過程。
規則四:夫妻雙方要共同成長。夫妻相互為對方帶來新的知識,彼此幫助對方發掘潛力,超越自己,在更成熟的心態下與人相處。夫妻間要有分享、耐心、感激、接納和原諒意識。
規則五:學會溝通和談判。沒有良好的溝通,夫妻關係就像一艘空船載著一段充滿困惑、臆測和誤解的灰心之旅,沒有什麼比貌合神離更讓人感到疼痛了。溝通使對方了解你有什麼需要、願望、變化和感受,這是夫妻相互保持關係暢通、活躍的重要方式。
規則六:當婚姻麵臨挑戰時,要共同麵對生活,夫妻雙方應該是互動、和諧、互助的。當一個人脆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應該幫助他(她)堅強起來,共同渡過難關。要建立一個生活機製,讓伴侶共同分享你的成功和苦難。
規則七:精心嗬護情感才能百年好合。珍惜你所愛的人,珍愛你的枕邊人。當發生爭吵時,一個主動真誠的道歉,一個虛心的自我批評,一個和好的表示,都可以軟化雙方氣憤的情緒,甚至因為得到溝通、宣泄了負麵情緒而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和愛情。
規則八:不斷更新才能天長地久,永遠的幸福就是能夠保持新鮮活潑的感情關係。要不斷更新你的情感關係,保持新鮮和活力,如果有一部分失去了,你要再造它;如果破壞了,你要修複它。必須經常給你的婚姻注入新鮮活力,婚姻才能長盛不衰。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會有很多的挫折、遺憾和失落,回憶過去,我們或許會因為失去的一切而感傷,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如何麵對當初的選擇和把握好現實生活,是中年夫妻所麵臨的重要問題之一。首先我們應該無悔於自己的選擇,任何選擇都有它的兩麵性,我們不要總將注意力集中在它的消極麵,而要多強調它積極的一麵。其次,挫折和失落雖然給我們帶來了痛苦和煩惱,但它也給我們帶來了成長的契機和生活的動力,鍛煉了我們的意誌,使我們成熟和成長,可以說沒有這些人生中的挫折和失敗,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的自我。最後,我們要認識到婚姻關係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社會的變化、生存的挑戰、家庭環境的變化都在影響著婚姻生活,出現問題是必然的、正常的現象,我們應對自己的婚姻持有信心。
婚姻是愛情的結晶。在生活的風雨中,愛情的結晶有可能暗淡,有可能蒙上一層灰垢,但這並不意味著愛情的結晶就沒有了價值。隻要我們注意小心地保護,經常地擦拭,這愛情的結晶就會光采依舊。這也就是說,中年夫妻隻要注意感情調適,互敬互愛,就同樣能夠重新迸發出愛情的火花,從而得到高層次的性愛和情愛,夫妻和諧,幸福美滿。
夫妻同心,其力斷金
“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合,目的是要共同克服人世間的一切艱難、困苦。”沒有一對夫妻能夠保證自己的一生都會在一帆風順中度過,挫折與失敗是人生中常有的事。當兩個人決定結為夫妻時,就應該做好共同迎接生活中的苦與悲的心理準備。如果一個人隻能與伴侶一起品嚐甘露而不能攜手經曆苦難,麵對飛來橫禍隻會做一個無情的逃兵的話,那他(她)就不配擁有真正的愛情。要想不斷地體驗愛,永遠地擁有愛,就必須去付出,去感受。夫妻之愛,是人類生活中最美妙、最幸福的組成部分。
夫妻之愛是一切成人愛情的開始。在一切人際關係中,沒有任何一種關係比夫妻關係更密切的了。人們的生存是相互需要的,盡管保持自我滿意與兩人關係的平衡很難,但婚姻確實是人類最美滿的生活結構。特別是經過認真、慎重的選擇之後而結成夫妻後,在人生中,除了你的伴侶外,沒有什麼人能和你分擔那麼多患難,和你共享榮辱,和你共同體味生死。因此,在困難來臨之時,在你的愛人憂鬱愁苦時,你應該主動幫他(她)做些事情。對朝夕相處、心心相印的夫妻來說,有時根本不需要語言,也不需要明顯的表示,你的一個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都足以使他(她)感受到愛撫的溫暖和力量。這種無聲的語言中蘊含著深深的理解和默契,一旦你的愛人意識到這種特殊的愛撫和激勵,他(她)的心情會變得輕鬆起來,緊張狀態也會很快消除,恢複自信,坦然麵對危難。
在夫妻婚姻生活中,形成“同進同退”的生活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隻有確立夫妻生活的正確準則,建立起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家庭生活模式,並一絲不苟地去履行各自的職責,這樣,才能經得起任何風雨人生的考驗。
在現代社會生活環境中,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隻要共同努力,根據自身的條件特點,去營造符合現實生活需要的夫妻生活方式,妥善安排好工作、休息、娛樂的關係,是能創造出符合感情生活需要的生活模式的。隻要夫妻雙方共同遵循著自己的家庭“生活方式”去生活,那麼婚姻的重心才會穩定,夫妻雙方才可能同甘苦共患難。
中國有句古話:“夫妻同心,其力斷金”。一對成功的夫妻必須建立起一種“夫妻認同感”,即在兩人成為夫妻之後,要逐漸把兩人看成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彼此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隻是更多地關心自己個人的存在、利益和成就,而較少關心夫妻兩人的雙體存在,那麼,這對夫妻就尚未建立起“夫妻認同感”,這也就意味著兩人的婚姻關係還不穩固,容易產生婚姻生活的障礙和困難。一旦出現“險情”,他們很難聯合起來共同應付“外敵”的進攻,難以建立攻守聯盟,因而也就難以保證他們婚姻的幸福之舟能乘風破浪地行駛。因此,真正幸福的夫妻一定要擁有“夫妻同心,其力斷金”的信念,建起“夫妻認同感”,形成“夫妻聯盟”。夫妻中的任何一方一旦遇到困難,另一方馬上就會聯合起來去應付這種困難,從而,使婚姻擁有一種穩定的、牢固的基礎。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那是錯誤的,真正恩愛的夫妻是不會“各自飛”的,他們會將彼此擁抱得更緊,他們會活在一起、笑在一起、痛在一起、苦在一起,會並肩笑對災難。
夫妻和睦,是攜手打拚天下的基礎。它不僅有利於雙方的婚姻美滿、身心健康和事業成功,而且有利於子女的教育成長,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發展。那麼,夫妻之間怎樣才能做到和睦呢?
首先,夫妻之間要相互尊重。自尊心是人的非常強烈而重要的一種情感,從幼年時期就已經產生。自尊心得到滿足,心情就愉悅;如果一旦受到傷害,就會帶來極大的痛苦。那種訓斥、輕視或貶低愛人的做法,會給愛人造成極大的傷害。夫妻之間相互尊重,不僅能使自尊心得到滿足,同時能增強相互之間的依賴。因此,夫妻之間要想和睦,相互尊重是基礎。
其次,要善待對方的親人。很多人結婚以後,認為婚姻隻是夫妻兩個人的事,與別人沒有任何關係,往往在言談舉止中流露出不尊重對方老人或其他親友的表現,這對於夫妻的和睦影響很大。要知道,無論是誰,都是由父母養育成人,在親友關懷下成長的,何況還有血濃於水的親緣關係。既然喜愛你的愛人,就應愛你愛人的親人。
再次,要尊重對方的愛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這是一種心理需要,也是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作為夫妻,必須尊重對方的愛好,盡量滿足對方的心理需要並提供一切方便,而不要加以限製對方。
另外,也要尊重對方社交的自由。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要學習,要工作,自然會與同學、同事、朋友交往;而一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功,往往也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所以社交活動有其十分重要的意義。夫妻之間要允許對方社交的自由,這不僅不會影響愛情的專一,還會因對方的尊重和信任,贏得更深的愛意。而那種不準愛人和別人交往、動輒醋意大發的做法,隻會使愛人產生反感和厭惡,進而對家庭生活感到厭倦,從而給婚姻帶來危機。
家務勞動是夫妻必須麵對的一項任務,處理得不好,也會影響到夫妻關係。一般來說,在家務勞動的分工協作中,如果長期把一個人局限在一個固定的角色範圍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做同樣的事,就會使他(她)逐漸產生一種單調乏味的感覺,出現倦怠心情,天長日長,自會厭惡勞動。因此,夫妻二人可以隔一段時期就做一下交換,嚐試一下新的家務勞動。譬如,讓丈夫代替妻子,給孩子穿衣、疊被、送上學。這樣做不僅會增加新鮮感和樂趣,而且能夠相互溝通,相互體諒。
在家務勞動中,夫妻要學會相互陪伴慰藉。當愛人辛勤勞動之時,你不要袖手旁觀,視而不動。如丈夫油煙滿室地做飯時,妻子卻在鏡子前盡情地打扮;妻子彎腰拖地時,丈夫坐於沙發高翹二郎腿,這樣都會大大挫傷愛人的勞動積極性,即使你平常做得再多,這一瞬間的情景也會烙印在愛人的腦海之中。因此,夫妻兩個人應該一起做家務,哪怕是為對方打下手或者僅僅是相伴也好,邊做邊聊,且聊且做,既可快樂地完成家務,衝淡做家務的疲勞,又可借機溝通,增進夫妻的感情。丈夫看到妻子蹲著擇菜,馬上遞過一個凳子;妻子看丈夫炒菜太熱了,遞上一條毛巾。這樣,會使人感到做家務也是一種幸福。
有一位哲人告訴我們:天底下沒有廉價的“幸福快樂”,男女雙方都必須付出足夠的努力,否則不可能擁有良好的婚姻關係。
化解婚姻危機
就像天空不會總是陽光燦爛,大海不會總是風平浪靜一樣,婚姻生活也會出現陰影,也會出現危機。對此,我們沒有必要緊張,也沒有必要恐懼。隻要我們能夠正確地應對、恰當地處理,陰影就會消失,危機就會化解。
要化解婚姻的危機,首先就要了解婚姻危機的征兆,以便及時地處理。
每對夫妻結婚之初,都是最快樂最甜蜜的,都相信能和對方廝守終生。可是何以又產生那麼多怨偶,甚至鬧到離婚方休呢?哈佛大學婚姻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赫華德·馬克曼博士說:“夫妻雙方如果能早一點了解到若幹婚姻警號的初兆,便可以幫助夫妻在雙方彼此仍深愛對方、理智高於怨恨時,加以調整,及時挽回。”夫妻間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征兆,如果雙方不加理會,將來很可能導致婚姻危機的大問題。綜合一些專家的研究,出現婚姻危機有以下十個征兆:
1.各行其是。人們每天要忙工作、照顧孩子,還要兼顧自己的愛好,參與公共活動,常會將夫妻之間的關係放到腦後。過分壓抑夫妻間共同事情的優先秩序,終會傷及夫妻間的感情。
2.不再牽手。當男女雙方的關係還新鮮的時候,他們之間的觸摸會很頻繁,然而,對於多數夫妻來說,隨意的親昵舉動最終將消失殆盡。他們不再手挽著手,甚至連像“謝謝你昨天那頓美味的晚餐”這樣讚賞的話也懶得說。
3.不了解對方的喜怒哀樂。不知自己伴侶的喜怒哀樂,意識不到自己的那一半正在為何事焦慮,這對婚姻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危險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