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 青州的曆史底蘊(2 / 2)

駝山,位於青州城西南,離城6公裏,主峰海拔408米,為古青州八景之一,被稱為\\\"駝嶺千尋\\\"。它綿延數

明朝喬宇書寫的“駝山”摩岩題刻

城,頂上雙峰對峙,遠處望去,還真有點兒象臥著的駱駝哩!明朝正德年間,官居兵部尚書,太子太保的樂平人喬宇書寫的\\\"駝山\\\"兩個大字,鐫刻在山前的石壁上,至今仍赫然在目。單憑這兩個字,遊客們就會覺得駝山氣勢非凡了!

駝山之所以引人注目,遐邇聞名,不僅僅因為它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鬆柏以及盤桓而上的\\\"天梯\\\",更重要的是這裏有為數眾多的石窟造像和\\\"昊天宮\\\"等價值極高的文物古跡。現在它是省級重點保護單位。山前,懸崖聳空,峭壁崢嶸,夏秋季節常有雲霧繚繞,著名的駝山摩崖石窟造像群就在這裏。崖壁間並排著的五座石窟和

駝山現存山頂的“昊天宮”

一處摩崖,共有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最大的高達七米有作,最小的還不中十公分。這些大小不一的石佛,雕刻技術精湛,造型優美生動。據專家鑒定,它們早的誕生於北朝後期的北周,晚些的刻成於中唐,是我國古代造像中的珍品。駝山,離石窟不遠,現存山頂的\\\"昊天宮\\\",乃是過去道教盛行的痕跡。昊天宮,南北長約一百五十米,東西約一百米,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群。它分為七寶閣、玉皇殿、戲樓、東西配殿和廊房等,共計殿、堂、樓、房等五十多間。玉皇殿為木石結構,雕梁畫棟,氣勢雄偉;七寶閣則係石質無梁雙拱閣樓式建築,結構奇特,堅固耐久。院內南側,有兩眼深池,名日天泉。池邊聳立著的一塊石碑上,鏤刻著明朝青州知府杜思撰寫的\\\"天泉\\\"兩個大字。南門外還有\\\"天河\\\"、\\\"天橋\\\"和\\\"五龍池\\\"等。東門外不遠處的山岩下,有\\\"淨海池\\\",池水清澈見底,平明如鏡,根本看不到有泉水外湧,但是池子卻四季盈溢,怎麼汲用也不見少,這就是誌書上多有記載?quot;龍湫\\\"了。山門外,古柏夾道,柏樹下自然錯落的青石如同條凳石幾過去那些上山朝拜的香客們是務必要在這裏休息片刻的。昊天宮始建於什麼年代,現在已無從考究,人們隻是從裏裏外外那一百二十多座石碑上查知,它在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就重修過了。即使從這次重修算

青州滑雪場

起吧,到現在也有六百九十多年的曆史了。

玲瓏山,在青州城西南16公裏處的群山環抱中,海拔567米,麵積2.73平

方公裏。峻峰銳起,聳拔突兀,為一方之冠。北魏時期的大書法家鄭道昭留在這裏的幾處“魏碑”真跡,更使得玲瓏山聞名遐邇。

玲瓏山玲瓏剔透的怪石,形態各異的洞穴遍布山體。遠處望去像一塊巨大的盆景石擱置在天地之間。它三麵崖壁陡絕,隻有一條蜿蜒小徑可以通達山頂。山頂瑤台王母宮東牆,有清康熙十一年青州府學教授魏世名的“遊北峰山記”石碑。碑文說,清康熙初年,隱士吳恪三於地震後發現山腰石畔有隙,依稀有光,召子侄發之,愈發愈曲,通體玲瓏矣,這便是玲瓏的由

玲瓏山主峰

來。山如其名,秀麗婀娜。山體遍布各式各樣的洞穴。這些洞穴有的前後串聯,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內外套接,有的獨成廳堂。人遊洞中如進迷宮,時而進入寬闊的廳堂,時而鑽進狹窄的小巷,空間越來越小,仿佛已入絕境,但拐過一彎之後眼前豁然開朗。石洞曲折勾連,變幻莫測,可居、可行、可玩、可守。洞內的石頭千姿百態,常常使人產生一些奇怪的聯想。這裏早在2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漢代香火頗盛,祭祀不絕。人們根據各個洞穴的造型特點、神話傳說,再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分別給這些洞穴命名為“串心洞”、“通天洞”、“仙寶洞”、“觀音洞”等等。那高不可攀的“峰頂洞”便是飛鳥理想的安樂窩了,它們成群結隊,朝出暮歸,時而翱翔穀口,時而呱噪峰尖,喧喧鬧鬧地攪擾

玲瓏山摩岩題刻

著雲崖間的靜謐。

至於那兀立雲端的奇峰危石,更不乏誘人的魅力。玉皇頂、淩霞關、卡天門等,都別開生麵,獨有妙處。“天降石”、“飛來石”等,雖屬附會,卻也維妙維肖。偌大的一塊“天降石”擱置在一根孤聳雲端的石柱子頂上,背襯著緩緩移動的白雲,似乎柱在搖、石在動,有眼看要滾下來的危險。“飛來石”從天外飛來,濺落“瑤池”的姿態更是逼真。

仰天山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位於山東青州城西南46公裏,主峰海拔800多米,最高峰摩雲崮海拔848米,因千佛洞(古稱)有天窗,“一竅仰穿,天光下射”而得名。2000年2月22日,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準仰天山為國家森林公園。由溶洞、翠穀、峭壁、秀水、寺院、碑林、幽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