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之戰】
南北朝時,宋鎮壓蠻夷反抗的作戰。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十二月,沔北諸山蠻起兵反宋,宋以建威將軍沈慶之等率軍2萬鎮壓。宋軍八路俱進,出其不意,伐木登山,群蠻驚恐潰逃。宋軍斬殺蠻兵3000人,俘2.8萬,降2.5萬戶。蠻餘眾築城憑險固守,宋軍連營山中。蠻眾夜間以火燒宋營,宋軍以所修蓄水池中之水滅火,以弓弩夾射,蠻兵敗退。蠻人山寨堅固難攻,宋軍乃長久圍困。蠻眾食盡,逐漸降服,宋將蠻眾全部遷往建康(今江蘇南京)為營戶。
沔北諸山蠻攻雍州。沈慶之隨劉誕至襄陽,奉命率後軍中兵參軍柳元景、隨郡太守宗愨、振威將軍劉顒、司空參軍魯尚期、安北參軍顧彬、馬文恭、左軍中兵參軍蕭景嗣、前青州別駕崔目連、安蠻參軍劉雍之、奮威將軍王景式等2萬餘人前去征討。宗愨自新安道入太洪山,柳元景從均水據五水嶺,馬文恭出蔡陽口取赤係鄔,王景式由延山下向赤圻阪,八道俱進。各路討伐兵馬皆營於山下以迫之,諸蠻憑借山勢居高臨下,連發矢石擊打宋軍,宋軍不斷受挫。沈慶之乃會諸軍於茹丘山下,對諸將說:“今若緣山列旆以攻之,則士馬必損。去歲蠻田大稔,積穀重岩,未有饑弊,卒難禽剪。今令諸軍各率所領以營於山上,出其不意,諸蠻必恐,恐而乘之,可不戰而獲也”《宋書·沈慶之列傳》。於是命諸軍斬木開道,8道並進,鼓噪登山。群蠻首尾難以兼顧,十分震恐。宋軍乘機直搗腹心,占據險要,諸蠻奔潰。沈慶之自冬至春,屢破雍州蠻,並用諸蠻所聚之穀以充軍食,前後斬首3000級,俘蠻民2.8萬餘口,降者2.5萬餘戶。
【相關詩詞|雍州】
唐岑參《西過渭州,見渭水思秦川》:“渭水東流去,何時到雍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唐孟浩然《登安然城樓》:“縣城南麵漢江流,江嶂開成南雍州。才子乘春來騁望,群公暇日坐銷憂。樓台晚映青山郭,羅綺晴嬌綠水洲。向夕波搖明月動,更疑神女弄珠遊。”
【東晉僑置雍州\雍州】
東晉大元中在襄陽今屬湖北僑置,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割荊州北部為境,治所在襄陽,轄境相當今湖北均縣、南漳以東,鍾祥北境以北,大洪山、棗陽以西和河南浙川、內鄉、方城以南、泌陽以西地區。梁以後縮小。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改為襄州。南朝時控扼南北,為漢水上遊重鎮。
雍州古九州之一。《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孔穎達疏:“計雍州之境,被荒服之外,東不越河,而西逾黑水。王肅雲‘西據黑水、東距西河’,所言得其實也。”黑水,或謂即張掖河,或謂即黨河(均在今甘肅),或謂即大通河(在今青海),諸說不一。西河,指今山西、陝西間的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