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第一次推行黨領電視辯論機製,與以往有點沉悶的拉票相比,這一屆的選舉可謂“精彩紛呈”,其中最有望拔彩頭的,就是布朗罵選民“精神病”這一插曲。
在4月29日最後一場黨領電視辯論前夕,布朗到英格蘭西北部小城羅切德爾掃街拜票。此前的幾輪電視辯論,代表工黨的布朗並沒有比保守黨的卡梅倫及代表自民黨的克萊格遜色多少,布朗準備在最後一輪公開辯論之前多積聚點人氣,他的所有公開拉票活動都會實時直播出去。
一個自稱全家人都是工黨堅定支持者的女選民走到布朗麵前,布朗優雅地伸出手,熱情地與她握手寒暄。但這位名叫吉莉安•;達菲的女性選民看起來有點激動,她語速又快又急,布朗還沒展開宏篇大論,話頭就不斷被她搶回去。
達菲向布朗訴苦說,城裏移民“蜂擁而來”。布朗正準備趁機宣講其移民政策,還未說上口,達菲把話頭轉移到福利製度上,說移民“一到這裏就開始領救濟”。同樣,在布朗還未來得及就工黨福利改革議題談點什麼,達菲馬上把話題又轉移到國債、財政赤字等大問題上,幾乎沒給布朗留下可以發揮“才能”的空間,搶了布朗的風頭。不過,整個對話過程,布朗一直很和氣,對話最後布朗還和她拉起了家常,並向她親切道別。
然而,布朗一上車,立即向助手發泄怒火,大叫“荒謬”,埋怨助手們不該安排他與達菲見麵,斥這位女性選民是個“bigoted woman”。
“bigoted woman”一詞,按中性來講,就是“固執的女士”,按貶義來講,就是“偏執的女人”,而“偏執”一般是“偏執型精神病”患者的症狀。布朗相當於罵選民為“精神病”。
令布朗和他的競選團隊萬萬想不到的是,布朗所戴的微型麥克風還處於開啟狀態,他與助手的這段粗魯的私人對話,被所有跟隨報道的轉播媒體聽到。更令競選團隊沒有想到的是,這段私人對話已經在電視上以“突發新聞”方式廣泛轉播了,他們還不知道。隨後在另一城市進行的一場與選民麵對麵的電話會談中,布朗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闖了“禍”,還在為其競選主張侃侃而談,但當主持人當麵播放了那段對話之後,布朗手捂著額頭,如泄氣的皮球,身子陷進了座椅裏。
布朗立刻給達菲打電話道歉,電視節目一結束,布朗又折回羅切德爾,親自登門向達菲道歉。
達菲在布朗之前就知道了她“被精神病”的事,一怒之下揚言,她們一家十幾口人支持工黨很多年了,但這次絕不會把票投給工黨。
在隨後一天進行的最後一場黨領電視公開辯論中,布朗大敗。有人說,小小的麥克風,就像是擊沉韓國軍艦“天安”艦的魚雷一樣,擊沉了布朗。
麥克風惹禍,布朗可不是頭一個。1984年,美國時任總統裏根準備在發表演講之前測試一下麥克風效果,以為此時麥克風還沒有與導播室接線,就胡亂說了一句:“我們將在五分鍾內轟炸蘇聯!”
裏根的驚人之語迅速飛過大洋。時值冷戰美蘇尖銳對立,美國又大興“星球大戰”計劃,裏根一句“妄語”,差點引發了世界大戰。
2005年,時任法國總統的希拉克也鬧過一回“麥克風門”。 當時,希拉克總統以為麥克風已關閉,記者不會再聽到他們說的話,就與鄰座的、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大擺“龍門陣”,拋開嚴肅政治話題,聊起雞零狗碎的事來。希拉克挖苦英國人不會做飯,不知道如何烹調,說英國菜如何難以入口。希拉克說:“英國菜是繼芬蘭之後,全球最難吃的菜。”普京問:“那麼漢堡包呢?”希拉克回答:“英國菜就連漢堡包也比不上。”
因英國堅決跟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英法兩國關係變淡,英法國民輿論互毆現象一時蔓延,在這樣情況下,連法國總統也加入了挖苦英國的行列,令英國人難堪和憤怒。一場不經意的私下閑聊,因“隔牆有耳”,而演變成一場公共事件。
這樣的“麥克風惹禍”事件,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被纏上了。據報道,今年3月,奧巴馬曆史性地簽署醫療改革法案,副總統拜登介紹他出場後,便上前擁抱他,並在他耳邊低聲說:“你終於做到了,這真是他媽的大事情!”豈料麥克風收音效果奇佳,弄得全場皆知。
看來,現代技術使公共人物處於越加透明的狀態,使其很難再扮演雙重性格的角色。如小小的麥克風真的成了“政治操守”的衛士,那麼,我們就得提醒政治人物們:小心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