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雯麗扮演的女主角畢竟是莊園主家庭出身,是有錢人家的子女。但是在巴黎,即便普通人家的孩子、從事低檔次的工作,你一樣會從她們身上感受到那份雅致的舉止,尤其在餐館中。
中法餐館文化都很發達,但是服務習慣和被服務習慣有很大差別,這也是常常引起我心酸之處:在法國,侍者有風度,食客又比較寬容;在我國則相反。
在巴黎,有時會碰到比較漂亮的女侍者,她們穿著雪白的圍裙在人群中比較顯眼。給食客倒酒時,永遠是女客人優先,主人是最後被服務的,不管名氣大小,職位高低。
在國內,如果低級別的官員先被服務了,他就會忙不迭擺手,堅持先給高級別的官員倒酒,之後左一聲右一聲把服務員支使得團團轉,那些可憐的服務員想學優雅也難!
平民百姓也能有的風度
寫這篇文章時我心血來潮地找遍了家中的詞典,包括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2001年的《新華詞典》以及2003年的《漢語同義詞詞典》,竟然沒有找到“優雅”這個詞。
建國後的一部分時間裏,國人尤其不在乎這個西方人最在意的現代人特征,甚至會認為這是資產階級的東西,是矯揉造作。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子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氣質。
優雅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行為。優雅,不見得要長得靚麗,但一定得大方——不是那種“豪爽”式的大方;優雅展示的不僅是美妙的身段,更是它的肢體語言。尊重他人是一種優雅,具有同情心是一種優雅,寬容和責任感也是一種優雅。
以我對巴黎女人的觀察,她們這種由尊重和責任感等因素組成的優雅表現是多方麵的。如果一定要和中國女士相比的話,她們雖然不夠有孝心,和丈夫的父母甚至自己的父母保持一種相互尊重卻不夠親密的距離,但是她們不會像國內女孩子那樣,都已經是成年人了還常年讓父母為自己做飯,也不會雇用阿姨全天候帶孩子,而是自己動手照顧寶寶。
優雅並非出身高貴人的專利,也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優雅,可以像電視劇中公主那樣雍容華貴儀態萬千,也可以像街頭婦女一般樸實無華素麵朝天。開“奔馳”“寶馬”或者拎“路易威登”包,隻能說明你有錢而不是別的,平常人一樣可以做得優雅。
保持年輕心態
巴黎女人不尚嬌柔,用中國老百姓的話講還挺“皮實”。她們生完孩子第二天就敢洗澡,第三天出院,第四天就用車推著隻有貓那樣大小的嬰兒去超市買東西,連我這個什麼苦都吃過的男士看著都瞠目。所以法國人很少得產後憂鬱症,她們生孩子就跟玩似的。
和國內婦女太重視臉部護理因而麵膜銷量越來越多不同,巴黎女人更在意身材和心態,經曆的是與中國女人不同的演變過程。
法國女人的中年期長,五六十歲和四十歲看不出大差別。因此我們能看出法國男人的年齡,卻常猜錯法國女人的年齡。相反地,中國女人容易看出年齡,同齡男人則顯年輕得多。
巴黎女人不像北京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婦女那樣,動不動就去美容院做那種叫“費手”的麵膜,她們去健身房的次數更多——局部形象是需要的,但整體形象更重要。年輕時候她們不怎麼化妝,年紀越大越濃妝豔抹。不過,香水的銷量在法國可是相當高,並且持久。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牌子,香水會給她們帶來好心情——好多巴黎職業婦女都這樣說。
生過孩子的中國婦女很多不再注意自己的身材,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從心理上就認為自己不再年輕。臉和身材可以讀出她們的年齡,因此她們不太在意別人問自己多大了,還常常主動自嘲老了。巴黎女人不會這樣,就是老了,她們也不肯輕易認輸。很多年近古稀的老婦人盡管臉老得跟大猩猩似的,卻依然保持著玲瓏有致的身段,筆直的雙腿,高聳的雙乳,轉過臉去能吸引千軍萬馬。
巴黎女人自己做事自己擔當,獨立性相當強,愛就是愛,不嫌貧富;恨就是恨,沒有城府。一年前法國政府一個單身的女部長,在任期間肚子突然大了起來,激發了歐洲媒體無限的聯想,人們都想知道究竟誰做的種,甚至懷疑到風流惆悵的現任總統和西班牙總理。但是這個女部長為了保護情人就是守口如瓶,自己去例行產前檢查,自己進產房,直到孩子生下來也不透露其父親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