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臨軟件定義的世界
熱點觀察
作者:趙明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長為軟件產業大國,軟件產業正由大變強。2014年,中國軟件企業達到3.8萬家,從業人數達到480萬人,實現軟件業務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20.2%,高出電子信息製造業10個百分點,軟件業務收入占電子信息產業比重超過26%。產業結構加快向服務化轉型升級。2014年,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軟件業務收入比重超過了50%,新興服務業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以上數據表明,中國擁有全球最複雜和最具特色的IT應用需求,正在孕育一大批創新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在“互聯網+”新形勢下,中國軟件產業麵臨新的問題。中國軟件產業正在經曆由大到強的階段,起到支撐服務於“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行動計劃、專項規劃的作用。
主題緊扣“互聯網+”戰略
2015年5月13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開2015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以下簡稱“軟博會”)新聞發布會,宣布5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2015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以下簡稱“軟博會”),目前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
本屆軟博會以“軟件定義世界,兩化深度融合”為主題,軟件驅動世界的進程已進入深化發展階段,未來的軟件將不斷重新定義世界的萬事萬物。同時,軟件也驅動兩化融合戰略,並推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深入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為兩化深度融合、經濟轉型升級和信息消費提供有力保障,促進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陳偉司長介紹了本屆軟博會的有關情況。本屆軟博會有兩大背景:一方麵,軟件作為整個信息技術產業中增長最快速、創新最活躍的部門,正在定義整個世界。從產業自身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長為軟件產業大國,軟件產業正在進入由大變強的新常態。另一方麵,從經濟形勢看,宏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軟件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屆軟博會將對軟件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進行集中展示。軟件是驅動兩化深度融合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引擎。
傳承傳統 凸現新風
本屆軟博會各項籌備進展順利,基本結束。今年軟博會的特點表現在:軟件名城和龍頭骨幹企業踴躍參展;展覽內容豐富,展示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展覽形式多樣化,展示最新產品、應用和商業模式;舉辦多場專題論壇,深入交流新時期軟件產業發展方向。
會上,承辦單位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了軟博會籌備情況。
本屆軟博會使用北京展覽館7個展館,展出麵積超過3萬平方米。本屆博覽會將再次體現出國際化趨勢,國外、國內互相交流的特點。
目前報名參展的軟件廠商超過600家,美國、韓國軟件企業超過30家。軟博會期間還將舉辦高峰論壇、信息發布會和10個專題論壇。
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是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領域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廣泛的國際性軟件行業盛會,自1997年以來已舉辦18屆。
軟博會以其內容新穎、信息權威、突出應用效果、注重觀眾互動體驗等特點,得到社會各界好評,吸引全國各地觀眾、廠商和客戶參觀參展。
曆屆軟博會對於展示軟件行業成果,加強業界交流,拓展市場合作,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